English

《高级迷信》及其“争鸣”方式

2008-10-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孙雍君 我有话说

《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关于科学的争论》(第二版),[美]保罗・格罗斯、[美]诺曼・莱维特著,孙雍君、张锦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42.00元

《高级迷

信――学术左派及其关于科学的争论》这本书,是科学家阵营对人文类学者的各种“科学批评”展开反批评的开山之作。

多年来,随着所谓“广义STS研究”的发展,围绕科学事业而展开的各种研究进路逐渐向世人呈现出某种整体风貌,并汇聚成被国外学者称做“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的“统一战线”;其所给出的各色研究结论,在科学家看来,都属于“科学批评”(science critique)之列。公允言之,科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呼应的正是人类欲全面理解科学事业的愿望与诉求:科学事业对人类发展及福祉的影响毕竟太重要了,只有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驾驭科学技术并使之为人类造福。所以,才会有众多学者挺身而出,从哲学角度解说科学何以可靠、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从社会学角度解说科学事业应如何组织发展、如何评价和激励,从心理学角度解说科学创新何以可能、如何实现,从法学角度解说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利益应如何分配,从经济学角度解说应如何评价科技事业的投入与产出,从伦理学角度解说科技发展与价值观变迁间的关系,从文化角度解说两种文化之争、少数族群的权利、“科学霸权”的形成与影响……

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这些“解说员”从身份上看大致都属于“非科学家”之列;即使偶有具备科学训练背景的学者,如卡尔纳普、库恩等,人们对他们的认识也主要是凭借其“科学批评”言论,而非通过其科学成就。这就带来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科学批评”家们作为“局外人”对科学事业的认识结论,能否代表作为“局内人”的科学家们的意见?换言之,众多“科学批评”言论是否具备合理性?“外行人”对科学事业的指手画脚究竟是切中了时弊,还是哗众取宠隔靴搔痒?要想给出这类问题的答案,不能单凭“科学批评”家们一家之言,至少也要听听科学界的意见。可惜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来自科学界的反批评声音。而这本由美国生化学家格罗斯与数学家莱维特共同撰写的著作,正是科学界对各种“科学批评”展开反批评的开山之作。

为什么由这两位作者的这一部著作首先“揭竿而起”,其中也许有太多的偶然因素,但观诸上世纪末的“科学大战”(Science War)中的代表人物及论战文字,不论出自科学家阵营还是非科学家阵营,都要提到本书及其两位作者的观点,就可看出本书所给出的反批评意见的深刻,以及影响之深远。就以已时过境迁的“科学大战”而言,今天的人们若想反思这场论战何以发生何以不可避免,后世的人们若想评价这一切,都绕不开《高级迷信》一书。

本书也是首次将各种“科学批评”的视角与观点集结在一起“示众”的宣传画廊。后现代主义、社会建构论、女性主义、深层生态主义、文化批评等思潮,近年来都有较丰富的“科学批评”成果问世,其社会影响亦颇有蒸蒸日上之势。但按照贯穿其间的某种思想脉络将这一切串起来的尝试,以笔者视域而言,本书尚属首次。

科学家与本书所谓“学术左派”之争,其实质是否真如某些学者认为的是“两种文化”之争的最新翻版,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阵营争夺有限学术资源和话语主导权的表现,且搁置勿论。我的看法是,其中的确涉及许多严肃而又深刻的学术问题:如何看待科学的价值与社会功能?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精髓是什么?科学权威的来源与合理性何在?……两位作者用自然科学训练所培养出的严谨思路来处理他们所欲讨论的问题,从提出问题到立论解答,皆有坚实的事实作基础;同时立论决不恪守中庸之道,反而畅快淋漓,直抒胸臆,招招见血。这种锋芒,对于那些早已习惯了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不痛不痒以至于不知所云的“批评”风格的中国读者来说,无疑极具冲击力,会让大家读来大呼痛快。

《高级迷信》属于论战文字,有咄咄逼人的气息自在情理之中,但作者在处理“对事”与“对人”的关系上,却表现得相当高妙:对事铁面无情,对人却处处留有余地。学术的繁荣离不开争鸣,但观诸国内学界,争鸣不是没有,但要么不温不火,要么盛气凌人乃至“凌身”,总之是不区分“事”与“人”。这本引进之作,在如何进行学术争鸣方面可为国内同行树立某种新的典范,诚如作者所云,“我们论战的对象不是敌人,而是自己的朋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