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游荡的人探索的书

2008-10-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余中先(本报书评人) 我有话说
瑞典文学院10月9日宣布,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68岁的法国作家让・玛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 Marie Gustave Le Clézio)。颁奖公告称,获奖者勒克莱齐奥是“一位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一位书写诗意历险、感官迷醉的作者,是对在主导文明之外和之下一种人性的探索者”。

所谓“对在主导文

明之外和之下一种人性的探索者”,我想大概是指,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多以漂泊流浪的边缘人物为主角,这些人物有意识地生活在现代主流文明之外,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具感官性、直觉性,对生活更有强烈的热情,通过探索他们的生活和世界观,勒克莱齐奥表达出了自己对原始的文明传统、野性的古老文化的关注,以及对当代世界工业化文明的置疑和对抗。

勒克莱齐奥1940年出生在尼斯,完成中学教育后,他去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学英语,1963年在尼斯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64年在艾克斯普罗旺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论文以亨利・米肖为题。1985年在佩皮尼昂大学撰写了有关墨西哥早期历史的博士论文。勒克莱齐奥曾在曼谷、墨西哥城、波士顿、阿尔伯克基、奥斯汀等地的大学教书。自1990年代后,他轮流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非洲的毛里求斯岛、法国的尼斯居住。

勒克莱齐奥的小说处女作《诉讼笔录》(1963)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也由此开始了一系列描绘现代文明与人性冲突的小说创作。作品以浓厚的神秘气氛、深远的哲理寓意、新颖的写作手法独树一帜,出版后获勒诺多奖。小说主人公亚当・波洛从家出走,“寻找与大自然的某种交流”,在世人眼中,他只是一个终日无所事事,在海滩、在城市中流浪的人。他和狗一起游荡,擅自住入了一所无主的房子,最后因在大街上发表“怪诞”演说被警方视为“精神病人”而送入病院,与世隔离。所谓“诉讼笔录”是亚当目光所及记录下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小说从亚当奇特的感觉方式出发,表达了主人公对现代文明的强烈的逆反心理,从而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文明的排斥与否定。

他随后的小说包括《大洪水》(1967)、《可爱的土地》(1967)、《飞逃之书》(1969)、《战争》(1970)、《巨人》(1973)、《他方游》(1975)、《沙漠》(1980)等。他在这些小说中指出了西方城市文明所面临的问题和人们的恐惧。《大洪水》同样写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主人公大学生沦落为流浪汉,因腻透了一切,竟用两眼直视太阳,直至失明。《可爱的土地》从主人公桑斯拉德的孩提时代写起,一直写到死后,作品展现的是一个充满对阳光和植物、动物的生命的追忆的世界,只是人被排除在了这一世界之外。《沙漠》突出地描绘了年轻姑娘拉腊“在当今的西方世界里与不公正和贫困所进行的力量悬殊的斗争”,这位拉腊与《他方游》中的娜加娜加十分相似,她是非洲荒漠中“蓝人”(他们习惯身披蓝纱,在日光的暴晒下,他们的皮肤成了靛青色)的后代,在哑巴牧羊童身上找到爱情和希望之后,她告别了非洲,到马赛去经历更悲惨的城市生活。她在马赛当了封面女郎,但过着流亡生活,怀孕后便毅然决然地回到荒漠,走在祖宗的土地道路上,并且按海潮的节奏生下了孩子。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

  勒克莱齐奥很早就开始关注环保和生态问题,同时也很关心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中人们的生存境况,可以说,环保与自然、社会发展与原始文明是他的关注焦点。《战争》写现代人在生活中处处受到噪音的袭击,犹如在原始丛林中受到猛兽的威胁,庸庸碌碌的日常生活就像在打一场仗,“战争开始了,没人知道它发生在哪里,也没人知道它是怎样发生的,但它已经开始了”。作品的生态危机意识十分明显。

他有很多作品以非洲和美洲为背景和题材,那里不仅有他熟悉的国度,还是他的关切所在。这从《哈伊》(1970)、《寻金者》(1985)、《奥尼查》(1991)、《帕瓦那》(1992)这些小说以及散文作品《迭戈和弗里达》(1994)的题目便可见一斑。

他的小说还有《流浪的星星》(1992)、《金鱼》(1997)、《革命》(2003)、《乌拉尼亚》(2006)、《饥饿间奏曲》(2008)等。《流浪的星星》以小女孩艾斯苔尔和母亲一起去寻找传说中的自己的家园――圣城耶路撒冷的途中的种种遭遇为情节,展示了她以及她的亲人、朋友,在希望、绝望、等待、死亡以及宗教等方面的感受和心态,对战争和人性这一主题作了深刻的表露。《革命》是一部历史小说,也是一部成长小说,其小背景就是主人公对家族历史的探索。青年主人公让・玛罗出于好奇,开始动手调查其家族的神秘历史,慢慢地探清了种种的秘密,最后,他终于克服了自己的腼腆,得到了心爱的女人的爱心。正是祖上让・欧德斯精彩的日记记述,姑婆卡特琳・玛罗精彩的口头讲述,以及让・玛罗的亲身探索,构成了一个家族所经历的革命历史。

除了长篇小说之外,他的文学创作还包括短篇小说、故事、游记、随笔、儿童文学、评论文章等。其中短篇小说集《发烧》(1966)、《少年心事》(1978)、《巡逻及杂事》(1982)、《曙光别墅》(1983)、《春季与其他季》(1989)多以漂泊不定的边缘人物为主角,小中见大地体现出他的文学价值,即从直觉上热情洋溢地赞美小人物,赞美他们对自由、野蛮、原始的自然状态的追求。

他获得过的文学奖项包括勒诺多奖、拉尔博文学奖、保罗-莫罗大奖、摩纳哥大公国文学奖等。他的《乌拉尼亚》在2007年获得了中国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法国卷)。《乌拉尼亚》讲述了一位法国地理学家在墨西哥勘探地貌时,发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这个地方的人都是来自全世界的流浪者,人人平等,没有贫富阶级差别,孩子们的天性没有被压抑。人以自然的天地为依托,顺天地而生,人与人的关系也是最自然、最本真的形式,一切都回到了人的灵性尚未被物质与文明玷污的混沌之初。但这个理想国在人类社会的围攻中被迫迁移,去寻找其出路。作者通过对这个理想国的描述来讽刺当今社会的弊病,读来耐人寻味。

从文学创作的主题上看,勒克莱齐奥善于描写那些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们的精神生活,比如流浪者(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诉讼笔录》中的亚当)、小偷、逃犯、偷越国境的人,还有那些心灵纯洁但行为“怪僻”的少年人,表面腼腆却内心冲动的少女等。透过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作者力图反映出人类心灵中与貌似合理的发达的现代文明相对立的向往自由、回归自然的本性。这些作品的批判色彩很浓,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批判整个现代社会。

从艺术手法上说,勒克莱齐奥有着不懈的追求与开拓,可以说是刻意求新、求奇,而又不拘一格。观察入微、描写细腻是他的最大特色,使人想起“新小说”的“客观”描绘手法。他的早期作品结构往往显得松散,堆积杂乱,内容不连贯,比如行文中夹有剪报、电话簿页、物件列举,甚至排字游戏;这些明显具有形式主义的内容,好像是一个新潮作家摆弄出来的时髦玩意,旨在标新立异。不过,他后来的作品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在对物件的细的、静的描写中,我们还能看到新小说的痕迹的话,那么人物不连贯、无意义的对话使人想起荒诞派喜剧,而许多跳跃性极大的比喻可说是象征主义式的。他那寻梦寻宝的题材属于传统的范畴,但他平铺直叙的手法很难简单地归类于哪一个流派。

勒克莱齐奥来过三次中国。他的《乌拉尼亚》在中国获奖后,他来到北京,参加颁奖仪式,并与中国学者进行座谈。他在获奖演说中,表达了对中国的深切感情。“我一直保留了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兴趣,对我来说,它代表了东方思想的摇篮。阅读中国的古典文学,鉴赏中国的京戏和国画对我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我尤其喜欢中国现代小说,比如鲁迅和巴金的小说,特别是北京小说家老舍的小说。我发现老舍的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

我们也可以说,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也“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