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进色彩斑斓的女性世界

2008-10-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乔以钢 我有话说

女性与情感,自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不过,面对“女性情感”这样的书名,依然可能产生疑问:何以女性的情感就有单独提出的必要?表面上看,如此质疑是有道理的,因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个体之间无论国族、肤色、身份和性别有着怎样的不同,总是具有作为“人”的共同性的;而社会生活在人们心灵中激起的喜怒哀乐

等各种情感,在男性或女性的文学书写中,似乎也同样得到了鲜活生动的表现。然而,“女性情感”成为这套丛书之一种,又绝非轻率之举。它并不意味着认同有关性别的本质主义理解,而是基于人类性别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女性散文创作的实际。

毋庸讳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从不否认女性富于情感,文学作品也一向喜欢渲染女子的情浓、情痴;而西方传统文化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更是明确地把女人看作情感的动物。不过,当这种对女性情感的认知自觉不自觉地与男性本位观念和男性中心意识联系在一起时,所谓“女性情感”的内涵也便渗入了特定的性别文化意味。

在中国,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的女性文学创作初兴于20世纪初到“五四”时期。女性的散文创作也由此开始出现新的面貌。随着生活空间的拓展、社会阅历的增加,特别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她们的情感和体验日益丰富。从民族国家、思想文化、宇宙自然,到个人生活中的微波细澜,大千世界里的一切如天光云影般映入女作者的情感波心。散文作为一种颇能传达人们心灵感受和精神欲求的文学样式,在她们笔下获得了丰沛的生命,闪烁着别样的灵光。

显而易见,这里所收录的,不过是20世纪以来女性散文创作中极少的一部分。但即令如此,其情感容量和艺术风采也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量文本现实昭示我们,那种认为女性散文题材狭窄、多以私人生活为中心抒情写意的一般印象是多么的靠不住。

这些散文出自百年间不同的历史阶段。创作者的时代际遇、自身阅历、社会身份、思想文化背景、文学素养及个人气质等诸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性别观念和性别意识的内质也并不完全一致,女性世界之色彩斑斓,正可从中窥见一斑。战乱岁月的国族情怀,对政治、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反思,日常生活中亲情、友情的倾诉,有关两性情感的体验,贴近自然的心灵体悟、面对宇宙的哲思冥想,如此等等,无不以艺术的方式进入到女作家的散文视野。她们笔下的爱恨与歌哭、失落与追寻、叛逆与挣扎、幻灭与涅磐……构成了现代人精神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赋予女性散文以血肉和灵魂。这些饱含女性生命气息的作品,或简洁质朴,或细腻旖旎,或清丽隽秀,或深沉辽远。而无论外观如何,融会其间的,总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担当。真醇的情感质素和异彩纷呈的艺术表达,给人以心的温润,美的享受。

可以说,女性散文不仅一定程度上映现出百年来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思想观念、情感心理、日常生活,而且刻下了与之密切相关的现代女性主体建构的羁痕,写出了在社会生活发生剧变的百年间中国女性的艰难成长,以及她们的思考和困惑、美好和缺憾。另一方面,虽然女性散文的内涵有时是相当个人化的,但其内核与百年间的时代生活、思想文化语境以及女性的性别境遇,终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总起来看,女作家笔下有关情感的散文书写既有生活在20世纪百年间的中国人相通相融的一面,也有现代女性的独特之处。例如部分女作家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对男性本位文化现实的激情批判。值得肯定的是,她们并没有因此而走向两性对立,而是在批判男权的同时,十分可贵地坚持了女性的自审,显示了文化人格的健全和有关性别问题思考的深入。这种以追求两性平等为基本出发点的女性性别意识及其文学表达,不仅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精神空间,而且映现出女性散文别具一格的风姿。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女性情感”之提出的意义得以凸显。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