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秋的非典型阅读

2008-11-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邢宇皓(《光明日报》“书评周刊”记者) 我有话说
深秋午后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纱帘照进来,纯净温暖,又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一如读过《分手信》([美]尼古拉斯・斯帕克思著,李仪芳译,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后的感觉。说实话,读这部小说,是被出版商印在宣传册上的几句话所“迷惑”。一口气花了几个小时读完。一个很老套的爱情故事,老套到在每一个情节转弯
处,你都能猜到最后的结局。但是你还是忍不住要读下去,因为这个故事纯净而又温暖――这是一个在烦躁冰冷的世界中匆匆穿行的现代人所需要的心灵抚慰;因为这个故事有着淡淡的惆怅――“阿甘”式的男主人公的无私付出与永失所爱,正显示了人生的悖论。不过,对于一个人,尤其是正直的人来说,或许充满悖论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不是吗?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相信所有中文系出身的人都曾经讨论过这个话题。读李洁非先生的《典型文坛》(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让我对这句话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者选取了12个当代文坛“样本”为典型人物,连带他们身边各式各样的人物,一道置于“典型环境中”加以审视。在失去了依靠笔墨的力量主宰“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命运的“特权”之后,他们的命运该由谁来主宰呢?他们的命运就像一部过山车,有跌宕起伏,有惊心动魄,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也由此展开,但,只有走到终点,回头看时,我们才能真正看清它运行的轨迹。正如作者所言:“历史,不会只因为我们经历了它,就自动被了解;只有重读和反思,才会成为一笔财富。”

“典型”与“非典”,有时也并非泾渭分明。美国人马克・佩恩和E.金尼・扎莱纳在他们的著作《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刘庸安、贺和风、周艳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中所探讨的,就是“典型”的“非典”问题――作者在书中探讨了美国社会中的75种群体,既然人以群分,显然,这是“典型”,而这75种人群每种所占美国人口比例,往往刚过1%,又是算不上“主流”的“非典”人群。显然,作者力图强调“小众”需求的不容忽视性,然而,该书副标题依旧“傍”上“大变革”,是否透露出作者对“小”的不自信?其实,即便与大势所趋无涉,在部分人群中发生的“小”变化,仍然值得人们关注。在一个多元选择的时代里,没有哪种力量是“潜藏”的。这本书,如同观察美国当代社会的万花筒,读来轻松而有趣。

相对而言,读《中国通商图:17-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英]詹姆士・奥朗奇编著,何高济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便不那么轻松了,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实际上是一本画集。这本书英文原版于1924年在英国伦敦出版,刊行不过区区750册。它是当年作者对400多幅从17世纪到1860年间有关中国的画作背后时代背景的点评和资料汇集。这部作品吸引我的,是那些充满了殖民主义者异域感受与想象的画作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之间所产生的巨大反差,尽管其中大部分画作完全与“通商”扯不上关系。而作者在对画作评注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当时人们的言论与报道,虽然是二手材料,但仍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