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公民:耶稣与孔子的共同建构

2008-11-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向平 我有话说
中国问题与人心问题的相互纠缠,可说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面对的共同难题。一方面,遭到严重破坏的中国文化传统亟待重建;另一方面,以中国经济之发展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基本路子,依旧不是最后的方案。一直为中国问题和人心问题所苦恼的梁漱溟,曾把中国问题与人心问题扭结在一起,差点没走上以伦理代宗教、从而复兴儒教的
道路。时下里中国人讨论儒教复兴,则似乎是梁漱溟问题在当代中国的延伸。

对此,不仅国内的中国人在思考,身处中国之外的华人也在思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杨凤岗先生的《皈信・同化・叠合身份认同――北美人基督徒研究》,提出了一种解决中国问题与人心问题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凤岗博士指出,在传统中国,一个具有全能主义特征的国家权力,曾经把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宗教认同等关系整合在一起,并以国家认同作为内核。所以中国人的人心问题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道德、信仰重建,往往要与国家权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旦有所舍弃,就会一事无成。个中原委,应当是梁漱溟这样的新儒家等前辈之努力,常常要归于失败的最终缘故。

然而,当中国人成为北美华人一分子的时候,固有的国家认同及其内涵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宗教认同等结构遭遇了分解,他们的身份就因此被明确地划分为三种:作为政治身份的中国人、作为文化身份的华人和作为血缘或种族身份的华裔。在他们的心里,“祖国”这个词,已经具有宗教文化的意义,国家或政治的含义越来越淡化,而文化身份的华人身份则越来越得以强调。因此,北美华人的这种身份意识,便已超越了传统儒家文化所包含的权力意义,即超越了制度儒家的权力要求和权威期待,保持和再选择的,却是人文儒家的文化理想。这是一种从地域性转向普适性身份认同、转向共同的华人文化,进入了超越政治、文化、种族或血缘皈信的认同过程。

实际上,北美华人基督徒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宗教皈信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全球化背景下身份建构与身份认同的问题。华人的基督教信仰团契,同时也就是团契传统文化与华人精神的社会资本。所以,凤岗博士说,在后现代多元化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基督教会这样的组织,北美华人想要保持传统中国文化可能会更加困难。北美的移民教会,既是皈信机构,亦是同化机构,并且是选择性地保持其成员建构福音派基督徒身份认同的社团组织。于是,基督徒身份的建构,既建构了伦理与宗教的互动关系(不是梁漱溟的彼此替代),同时也建构了北美华人的社会团体生活形式(不是全能主义架构中的单位社会)。在此,梁漱溟的中国问题与人心问题,在北美华人叠合的基督徒身份建构中,似乎有了可资参考的基本答案。

最后要指出的是,在“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具有强大影响的今天,凤岗博士的研究却显得格外的新颖独特。美国人、华人、基督徒,三种身份认同之间的错综冲突,却又同时呈现了“多向分层同化”、彼此叠合的适应模式。正是在这种叠合的身份认同模式之中,既有“碎片整合”、“混合整合”等身份认同方法,亦有杨凤岗先生特别推重的“叠合整合”式的身份认同模式。

这种彼此叠合的身份认同模式,能够集多重身份于一身,而未必失掉任何一个。拥有这种叠合身份认同的人,可以在各种文化环境中行为得体,依据环境的不同,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相应的行为方式,在美国人像美国人,在华人中像华人,在中国像中国人。身份认同组合的模式,多重身份的优越性,已经在北美华人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为此,漂洋过海的中国人,当他们成为华人基督徒的时候,它们就已经作为耶稣与孔子的共同建构之结果,超越了固有的权力架构,重建了自己多元化、多重性、自由叠合的身份认同。而全球化时代的华人基督徒,也就同时意味着是不断超越既定界限的世界主义者,是一位新型的“世界公民”。

在当代世界全球化的过程中,儒耶之间认同叠合的全球化文化现象,绝非局限在理论层面,而这种讨论与研究亦不应局限于人文理论领域。而杨凤岗博士对于北美基督徒的民族志研究,正好表明了社会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新方法,能够为基督教与儒教的对话与比较,展现一个全新的、宗教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是实证研究儒耶对话、中美文化互动的一大力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