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间再无“美利坚”

2008-11-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季宣则 我有话说

《美国通史》(第12版),[美]马克・C・卡恩斯、约翰・A・加勒迪著,吴金平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198.00元

读书人最尴尬的事莫过于提笔忘字,得意忘言。非词不达意,而纯是意

不由言。我大概也算读过几年书的人,写下“世间再无美利坚”这个题目,我颇有些心虚。因为这个美利坚合众国,不但没有消亡,也不是正在一现的昙花,而是生机勃发。近期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显现了美国的影响力。很多时候,我都在苦思冥想,“为什么偏偏是美国”。

当代史学大师克罗齐说过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碰到的社会问题需要警惕、借鉴别国的历史教训和经验。我们回过头来看20世纪前后美国的社会百态,也当惊诧于与现在的中国何其相似。一种想法在我心头萦绕不去,美国有什么致命的优势和“武器”?

美国在发展或者说崛起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警醒,当然有更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美国在处理社会转型期遇到的重大社会问题时对现阶段的中国非常有意义。《美国通史》通篇贯穿着美利坚民族的包容特性和受到全社会尊崇的规则。包容和规则之治也许是美国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两大法宝,也是最可能接近美国何以成为自己的确切答案。

该书作者马克・C・卡恩斯、约翰・A・加勒迪似乎一直在努力寻找美利坚成为合众国的答案,有时,像大多数人一样,他们也重复心中的疑惑,“移民被同化了吗”?在移民潮时代,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愈演愈烈的移民问题、城市接纳问题、断裂了的阶层问题无限迫近美国社会。大部分美国人认为:“现代社会孕育着新的希望也暗藏着危险。未来在召唤着人们,可也在威胁着人们。”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法把握,使多数年轻人既心生胆怯又满怀兴奋。这是一个变迁时期的典型病例和社会缩影,任何处于转型阶段的社会在各个方面都会发现自己的影子。唯一有效的办法是接受现实,积极应对,并且全社会组织动员。幸亏美利坚民族天生具有粘合力和凝聚力,相同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和精英(他们是那个时代真正的绅士)主导社会并获得尊重促使整个美国社会逐渐改善。而两次世界大战早期都能置身事外,埋头发展经济,完善社会制度,是美国完成自我成就、自我救赎的重要因素。

美利坚民族的包容性不仅在于其价值、思想体系方面善于整合会通,在社会体制方面则始终遵循规则之治。这个规则之治,不单纯指向法治,还包括官员、医疗、商业、服务、体育等诸多领域。规则之治在美国社会受到的尊崇程度如何,只要看一下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的人有多少人从事过律师这个行业就清楚了。二百多年前,美国建国时签署《独立宣言》的共有52人,其中25人为律师;制定美国宪法时,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共有55人,其中31人为律师。另外,在美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有半数以上的国会议员、70%以上的总统、副总统、内阁成员均为律师。

“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美国的规则之治是二百多年每个美国人参与的结果。读史使人明智,阅读历史是为了观照当今,观照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个社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经历着有史以来最深刻也最为剧烈的转型。我们现在所经历的社会变革,都是由晚清开始的社会转型的继续。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干,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得些自己满足”(鲁迅《习惯与改革》)。

我们并不缺少民族包容性的传统文化,而且我们民族的同化力远比任何一种文明更能浸淫人心,我们其实不惧怕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我们只是对规则之治缺乏信心。规则之治其实有很多缺陷,比如程序繁琐、行文如仪、效率不高、不利于应对突发事件等。但无论有怎样的缺陷,规则之治却是人类发现的最不坏的社会治理方式。英国首相丘吉尔评价民主制度时说过,民主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却是迄今为止最不坏的。规则之治何尝不是如此。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明智的年代,这是愚昧的年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我们这一代人必须以自己的行动、信仰和责任匹配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要问这个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自己为这个国家作了什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