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科学家在1958

2008-11-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何季民 我有话说
半个世纪前的《中国科学院年报1958》,像是一页页天方夜谭,相信谁看了都会发笑。但是从那时走过来的我们读了,就不仅是可乐,更多的会是心悸了。不过半个世纪后能在旧书摊上淘到它、欣赏它,无论如何还是一种缘份,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另类阅读。

那一年初,揭开了后来持续到1960年上半年的“大跃进”的序幕,中国

科学院也忙得一塌糊涂,科学家们要为“大跃进”服务,而要做的,都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2月份中国科学院召开了所长会议,中科院某院长发出了“科学界的精神总动员”,号召“……打破我们科学界的原子核……在今天不是应不应该跃进或能不能跃进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跃进的问题。”也就是说,“大跃进”无庸置疑,是不容讨论的,能不能、行不行不用您操心,科学家们只须考虑如何执行便了。

“总动员”最后发出了“我们要打赢地球”的豪言壮语,并送给科学家们一首“四言八句顺口溜”:……鼓足干劲1多快好省1一心一德1又红又专1重视劳动1服从组织1加强合作1实现规划。我建议:让我们把这四言八句作为我们大家的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科学,跃进科学的精神口号吧!”

3月,“科学规划委员会第5次会议”召开,某领导发表了“科学事业必须为生产大跃进服务”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科学必须为生产大跃进服务这个根本方针”,于是,中科院不可避免地像全国各地一样运动了起来,接下来的形势就像中科院“跃进小报”《风讯台》4月2日发出的社论“一个好经验”所说的:“……自从所长会议以来,24万张大字报就像燎原的烈火,烧遍了我们京区的各个单位……”

6月3日至5日,中科院举行了“北京区跃进大会”,骄傲地宣布“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中,‘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开始了!”这一时期里的任务包括:“……古人类学研究要在七年或更短一点的时间内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原来计划达到这样的水平需要二十年,在学部跃进会上才改为十年。他们提出要解决人类起源的地点、时间、人类发展的过程和发展阶段划分的问题;也要解决现代世界人种,特别是蒙古人种的起源问题……”还有,“苦战十年,研究清楚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方言,写出全国汉语杂志7500万字,编篡汉语大词典5000万字……哲学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文学研究所提出的口号是:在文学领域内插遍红旗,深入研究当前作家的作品和群众创作,促进社会主义的繁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科学,在十年或更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最先进的学术水平……社会科学部各所的论文、著作、翻译、资料等写作编译字数,都以千万计,数字是惊人的。”

9月“科联、科普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对于“我国科学技术工作发展的道路”,进一步明确为:“从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出发来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我们主张科学技术应当从发展生产,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用‘任务’来带动学科。”并且上纲到了是两条道路的斗争:“……而资产阶级学者则主张科学有它‘自己’发展的规律性,应从本门学科发展的需要来发展科学……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互相对立的道路……”

面对高不可攀的任务指标,科学家们只能被逼得胡思乱想,就像某副秘书长文章所总结的:“……最近又创造了一个易于发挥群众干劲的运动形式,就是节日献礼运动……每年搞四次献礼运动。一月一日、五月一日、七月一日、十月一日,逢节献礼。毛主席指示过一年抓四次,组织评比、竞赛、展览,抓两头带中间等工作方法。节日献礼运动,正好把这些方法联合起来加以运用了。一年搞四次检阅,形成四次高潮,十年四十次将把美国抛在后面了……”

于是,大家抢着献礼,生怕落后了。《科学通报》载:“应用物理研究所在‘七一’前的二十天中,突击完成了目前世界功率最大、频率最高的半导体晶体管。这个产品远远超过美国的二十兆周二十瓦的同类产品。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场致发光材料已经制成。这种材料可以涂在墙壁、天花板等处照明用……他们还用自己制造的光致发光材料画了一幅彩色毛主席像,神态栩栩如生……中国自然科学研究室的同志以三昼夜的功夫完成了‘破除迷信,发展科学―――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家小传’……历史研究所第二所以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哲学史略’等……”

10月4日,中科院“北京地区各单位举行了有一万人参加的规模巨大的中国科学院国庆献礼祝捷大会……是在今年五月跃进大会和‘七一’献礼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天正是苏联放射第一个人造卫星一周年的纪念日……一共献出了2152项科学成果,其中超过世界水平的有66项,达到世界水平的有167项……水利科学研究院在对三门峡水库淤积问题的研究上,推翻了国际上一贯流传的错误见解,提出了改进方案,这就可以提前10年使水库开始排淤,大大地延长了水库的寿命……”

次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举办,“自6月19日着手筹备,原计划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公开展出,后因保密关系,改至我院中关村新建实验大楼对内展出。于10月5日正式展出,11月9日闭幕,11月15日全部结束……实际展出时间有35日……共有展览品3000余件,其中主要展品有136项……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展品有63项,另有6项是国际首创,其水平目前还无法比较。”

到年底,中科院和建工部于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在哈尔滨召开“建筑新技术新材料会议”,推广用玻璃丝代替钢材、菱苦土代替木材、矽酸盐代替水泥和砖修建“四不用”的楼房;据载,来自中央各部和26个省、市、自治区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四不用”新技术大楼打破了“没有钢材、木材和水泥就不能盖大楼’的传统思想,是我国建筑技术的重大创举,是取得的重大胜利。

那几年的《中国科学院年报》未能正常出版,这1958年版也是迟到1960年8月才面世的,这时中国人开始尝到了勒紧裤腰带的滋味,不得不反思“大跃进”的灾难,因此其中想来特别“精彩”的北京地区的“跃进计划”已经看不到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