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出版界如何面对重大题材?

2008-11-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舒晋瑜 我有话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重大事件的发生对中国出版业提出了挑战。怎样才能多出版能留得住的经典,避免如过眼烟云般的急就章?近日,《国殇・军魂――2008四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大型画册(中国摄影出版社)和《英雄遍地》(巴蜀书社)、《中国军团》(海峡文艺出版社)等图书的陆续出版,让我们重温重大事件的同时
,也带给出版业众多思考。

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众多文艺工作者将镜头笔触伸向灾区,各种地震题材的文艺作品纷纷问世。尤其地震诗歌“集体井喷”,被舆论看作是“全民皆诗人”的诗歌浪潮,而王毅的《英雄遍地》就在其中。“举国上下冒出难以数计的地震诗歌,存在题材、思想、样式雷同,语言不精致、抒情流于表面等问题在所难免,但王毅的诗歌涉及题材领域无疑是宽广和丰富的,因其思想性而具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星星诗刊》主编梁平表示,由灾难引发的感性抒情和理性思考的诗歌尤为可贵。汶川地震100多天后,中国摄影出版社推出记录这段历史的大型画册《国殇・军魂》,作者是参加过自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采访的著名摄影家、解放军报高级记者乔天富。他在家中失去3位亲人的情况下战斗在第一线。他是第一批进入地震灾区的记者之一,也是第一个乘直升机进入地震中心汶川映秀镇的摄影记者。作家王晋军认为,乔天富画册里的摄影作品做到了真实刻画英雄人物及事迹,真实纪录灾难中的闪光人性和灾难实情,让英雄们感到并非在孤军作战,让所有生者更坚强,让更多的人为帮助灾区奉献绵薄之力。王晋军说:“从画册透露出的重要信息是:作为一名摄影家,乔天富在这场灾难拍摄中学会了以人为本的采访思维,学会了充满人情味的拍摄方式,学会了对受访者的最大尊重。如果说这场灾难和新闻传媒对这场灾难的报道注定要记入史册的话,《国殇・军魂》毫无疑问就是这部史册中一道独特的侧影。”

正如海峡文艺出版社前后推出的《生命之重――中国百位诗人献给汶川的100首诗》与《中国军团――2008北京奥运会冠军风采》,以大地震为题材的图书封面多为凝重的黑色,而北京奥运会题材的图书,封面则充满喜悦。海峡文艺出版社社长何强表示,面对重大题材,出版有两个角度,一是迅速反应,二是沉淀精品。“在出版《生命之重》时,我们希望给诗坛留下相对完整的文本和读者喜欢的精品,所以选择了老中青三代诗人的诗歌。很多地震题材的图书用了新闻照片,我们选用了油画,与诗歌的意象比较契合。”何强说,面对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他们事先做了市场调查,关于奥运题材的图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介绍历届奥运会的,一类是与奥运相关的旅游产品,因为当时奥运会还没有开始,所以介绍今年奥运冠军的图书是市场空白。“北京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肯定会作为一种符号留下来,而在报纸网络显示出来的信息会被很快淹没,出版者的责任就是要留住有价值的文本,所以我们决定跟奥运同步,选择了既对体育熟悉,文字也精彩的作者,从8月8日开始运作,28日《中国军团》就推出来了。”何强表示,做奥运题材的书,他们也体现了奥运的速度。用万伯翱的话说,《中国军团》作为献给这一历史性事件的礼物,也为我们的读者永久品味北京奥运会所带来的欢乐和启示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值得保留下来的文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