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卫西谛如何玩转影评这玩意儿

2008-11-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杨莎妮 我有话说
影评这玩意儿,我小的时候,叫观后感。如果老师指定写观后感,即使电影再难看,即使放映过程中睡睡醒醒多达数十次,也不难敷衍成篇:影片通过……描述了……展现出……表达了……反映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现在再没人弄支红圆珠笔跟我后面圈圈点点勾勾画画了。看了电影后,往博客或论坛上一敲,少则一个字:

“赞”,“烂”,多则天马行空洋洋洒洒数千字。

不过我这是玩儿,卫西谛不同,他写影评的态度格外认真。他新出的《未删的文档――卫西谛电影随笔》就是一个证明。他在后记中说:“因为我从前是学土木工程的工科学生,后来做过几年电力工程的结构设计,和电影完全无关。尽管我开始写电影后,‘被迫’读过一些专业方面的书,但由于缺乏理论训练,在很多方面是无法深入……”过谦啦过谦啦,读书中文章可以发现,卫西谛的影评是很见功力的。不过我总觉得,一篇影评,很重要的还是要说出自己独特的观影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可以与人分享的。

有时看电影,一带而过的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个配角,很可能因情节的匆忙行进而被忽略。但卫西谛能够抓住一个个微小的细节,见人所未见。如他在《更接近真实的冰冷――〈钢琴教授〉》中所写:“在母亲对她进行着最亲密的爱护和最严厉的管制下,使她在爱与恨的压迫中欲望逐渐扭曲。在影片中相对应出现了另一对母女,Erika的女学生与家长,这种设置犹如剧情的复调。当女学生的手受伤不能演奏时,那位母亲向老师哭诉:‘我们牺牲这么多……’Erika立即纠正她说:‘是‘她’牺牲这么多。’这说明她对这种‘替代’和‘掌控’是本能的反感……”

是啊,就是这样。记忆里我在若干年前看《钢琴教师》时,心情像被团团乌云压在深井里,沉重得握紧拳头,却又无处可击。这种感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电影中人物一个一个的动作、一句一句的台词积累而成的。影评中的分析,就像把观者心中的死结不紧不慢地打开,使人明白了自我感受的依据。

据说,影评人有个不是秘密的秘笈,那就是“没有经典”。因此在《未》中,卫西谛也多次对那些经典电影,进行了某种批评,如在《意大利工人在中国――〈消失的星星〉》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导演在‘含而不露’地处理他的主人公的内心,但略显含蓄使得影片在情感上失去了张力和粘合度”。又如在《阳光照进现实――〈密阳〉》中,“或许是因为《密阳》的主题之于前面两部成功的作品更拔高、更内在一些,剧作上的难度加大,我个人觉得影片主要的缺陷大概在于前后的不平衡。前半部分铺垫为了强调生活化而显得有些冗长,后半部分则有些突然,尤其结尾处稍显仓促。原先紧密的时间流突然产生一种断裂感。尽管并不破坏电影的整体性,但毕竟没有《薄荷糖》那般精巧工整;也不如《绿洲》那样完整浑圆”。――诸如此类的见解,颇能予人启发。

  《未删的文档――卫西谛电影随笔》,卫西谛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30.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