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影是什么?》:电影的“圣经”

2008-11-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蔡宛若 我有话说
巴赞这部文集并非一部初衷便为撰写成书而刻意准备的严谨的电影理论专著,书中各个篇章最初都是杂乱地分布在各种报纸、周刊、杂志和小册子中,最终才结成厚厚的四卷本文集。巴赞逝世后,《电影手册》编辑部和巴赞夫人根据巴赞遗愿,从四卷本文集中选出27篇文章,编成《电影是什么?》的定本。然而正是这本只有27篇文章的
《电影是什么?》,后来被西方电影学界誉为“电影的‘圣经’”,也为巴赞赢得了“电影的亚里士多德”的崇高称谓。

“二战”结束后的法国,国民教育中断了8年,整整一代青年因为战争的原因而丧失接受正规教育机会,他们面对着蜂拥而至的国外电影,贪婪而饥渴地在里面汲取精神营养。安德烈・巴赞也是从这时开始起步,一经接触电影,便对电影事业迸发了近乎狂热的执著。他给工人、社会青年和学生放映电影、撰写影评,并以此作为自己终身志业。比起埋头书斋的学者,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新艺术门类的传教士。

巴赞最大的贡献是在于用他敏锐深刻的洞察力,从哲学本体论高度研究摄影影像和电影的本性,有力地论证了电影是与经典艺术可以平起平坐的新型艺术门类。正是他热心全力地推动,发现并重新评价的一大批优秀导演,“让人们开始用马尔罗、萨特、加缪同样的严谨,让人们像谈论拉辛、夏多布里昂和雨果一样谈论罗西里尼,谈论希区柯克,谈论奥逊・威尔斯”。

在巴赞的文字中,有针对性的影评较多,而抽象立论的文章并不多见,《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完整电影”的神话》是其中的两篇,它们被置于文集的开头。这两篇文章为他的现实主义理论电影体系打下了基石,而且可以推演出他的影像本体论、电影起源心理学和长镜头理论。

在随后的文章中,从《电影与探险》到《卡比利亚的夜》,巴赞通过具体的影片,用“激情而清醒,钻研而分析,好奇与严谨”的态度,以他的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为基础,告诉读者,什么样的影片能让他痴情入迷?什么样的影片能打动他的内心?为什么他对约翰・福特的西部片情有独钟?为什么他愿意为德・西卡、费里尼等新现实主义导演献上不吝篇幅的褒扬呢?为什么他重视罗西里尼胜过了希区柯克、喜欢雷诺阿超过奥逊・威尔斯?巴赞采用蒙田式的文字,详尽地论述自己的理论同时,给大众作了电影艺术方面的启蒙。

1958年,巴赞刚刚去世不久,继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之后,世界电影史上又出现了规模空前的第三次革新运动――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虽然巴赞没能亲眼看到这个新电影运动,但他的理论却为“新浪潮”作了开路先锋,他也被誉为“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他创办的《电影手册》,聚集了成为“新浪潮”电影主将的年轻导演和影评家,如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夏布罗尔等。

尽管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都先后成为了历史,但他所倡导的新现实主义的形式和风格,已广泛地渗入到各种电影制作之中。人们之所以对这位并未实际从事过影片制作的影评人和电影传播人如此不吝赞美之词,不仅是因为他是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体系的奠基者,更因为“有一种文字,让人信仰电影”。若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文字,拥有怎样一种力量,读者尽可从这本《电影是什么?》中寻找答案。

  《电影是什么?》(特别修订纪念版),[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4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