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次愉快的合作

2008-12-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袁良骏 我有话说
1999年初,我在《中华读书报》发表了《学术化的随笔,随笔化的学术》,引用了鲁迅先生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二》中的这样一段话:

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但中国的有些译本,却将这些删去,单留下艰

难的讲学语,使他复近于教科书。这正如折花者,除尽枝叶,单为花朵,折花固然是折花,然而花枝的活气却灭尽了。人们到了失去余裕心,或不自觉地满抱了不留余地心时,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

追随鲁迅翁的这一思路,针对一些学术论文愈写愈枯燥、愈写愈无人看的“学术现实”,我发出了“学术化的随笔,随笔化的学术”的呼声,妄图对那种作茧自缚的“学术现实”有所匡正。但是,人微言轻,谈何容易!

喜出望外的是,拙文竟得到了时任福建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黄旭先生的关注。他通过我的学生梁展找到我,并约我到他下榻的中国外国语大学外研大楼一叙。原来他们早想出一套“学术随笔”丛书,我的文章很对他们的思路,便决定委托我进行编辑。

受命后,我即找到我的北大老师、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请他担任丛书顾问,并初步商定丛书名目为“学术随笔自选丛书”。原来还想请任先生为丛书写篇总序,但他因事忙和眼疾辞掉了。我先后找到了北大老师吴小如先生,学长严家炎、谢冕先生,北师大郭志刚、王富仁先生,《光明日报》社秦晋先生,鲁迅博物馆陈漱渝先生,上海华东师大陈孝全先生以及文研所同事林非、杨义、刘纳诸先生,得到了热情支持,都答应尽快为丛书编一本“自选集”并撰写自序。是年秋,趁去福建师大讲学之机,与黄旭先生、责任编辑孙汉生先生当面商定丛书出版工作。“丛书”次年出版,纳入福建教育社“木梨书系”的总体规划之中。次年春夏之交,丛书准时出版。我们为中国的学术事业略献绵薄,12位作者十分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

这次愉快的合作也有两点美中不足:一是任先生分文未取,总觉对他老人家不起。二是我仅在西四请黄旭兄吃过一盘毛氏红烧肉,虽系他的至爱,但毕竟太过“秀才人情”;一直说等黄旭兄、汉生兄莅京时再敬他们几大杯,但他们总是“三过袁门”而不入,令我至今未能如愿也。

  袁良骏: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