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作为收割者的垦荒人

2008-12-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鲍尔吉•原野 我有话说

畅销书作家经营学术著作,两者的反差,让人感到皮皮执意追求有难度的写作,蔑视俗套,挑战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读者永远是毫不怜悯的裁决者。对这样的变化,与其称赞作者的才情,称赞其勇气,不如看一看她给人们带来怎么的文学和思想。阅读不存在同情心。

2.《安东尼奥尼猜想》不是让人厌倦的有关安东尼奥尼的电影简介,也不是看影碟者的混乱心得。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对安东尼奥尼和皮皮来说,都不是材料,更不是作料;是可以被表现但不见得被理解的世界,是浑沌中依稀可辨的秩序,是与我们擦肩而过的生活的可能性,是自己毫无察觉的泪水与叹息。

这本书的阅读动力是透过电影思索人生本真的命题,隔着雾,如同在河水里亮着的汽车灯。这也是安东尼奥尼的原初创作动机。透过对影片的分析,皮皮也许是最了解安东尼奥尼内心世界的少数人之一。

皮皮所猜想的不光是安东尼奥尼以及他的故乡,是猜想他想说什么以及和世界的关系。《喊叫》中的一对同居者,男人阿尔多因为女人伊尔玛的外遇而自杀。皮皮说,因为爱,所以躲不开死亡。皮皮更深地看到了安东尼奥尼的创作姿态:节制、迷惑、尊重命运的轨道。

《夜》男女主人公都处在危机中,他们时刻想从婚姻这所死屋里跑出去但还没开始跑,没跑的原因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汽车在雨水中显露光泽,痛苦像一条蹑手蹑脚的狗在人心里出出进进。关于外遇、调情、寂寞、捅不破的窗户纸、酒,还有痛苦在影片中弥漫。皮皮说:“当人们被爱情捕捉,便被自己的激情控制,想进一步确认和增加爱情。但是,到最后经常看到的景象是爱情消失了。”

在分析这部片子之后,皮皮写道:“《夜》给我这个机会,看到痛苦过后的纯净和平静。”

《安东尼奥尼猜想》,皮皮著,三联书店2008年8月第一版,26.00元
3.这本书的读者不一定是安东尼奥尼电影的爱好者,其文本本身自有魅力。作者在“安东尼奥尼”的框架中严谨考究,而在猜想里面激情充沛。是说,学术随笔也可以写得透辟、醒脑、诗意,同时不伤害学术品格。阅读中,我常为这些“不安东尼奥尼”的句子打动。

这一段述评非常精彩。

“在男人女人丈夫妻子关系出现问题时,如果我们暂时离开各自的性别,只是作为人,去面对共同的问题时,更容易获得意外的理解。”

“暂时离开性别”,精彩。

这样的妙语或者说警语不是为读者设置的俏皮话,是沉淀之后的珊瑚,书中处处可见。她这本书不同于学院风格的术语集成,她忠于自己的内心。对安东尼奥尼的猜想,更多地指向哲学思辨,关于自我,关于孤独,关于无限中的有限,当然还有关于婚姻与爱情的思索(如独白)。

皮皮对安东尼奥尼的影片已经烂熟于心。她所追求的是更高的目标――透过这些故事、人物,安东尼奥尼究竟在推演什么,表达什么以及测试什么?在这样一个“场”里,皮皮找到了一个别人没来过的陌生地带,她在其中思索,回味,猜测,也有冲撞,她在捕捉安东尼奥尼灵魂的辫子时,露出了自我的辫子。两条辫子都要重新散开,编上,再散开……

评论其实是所有人的权利。所有的人一生都在评论自己与世界。当年,庄子和孔子都对生活与思想发出高超的评论。并不是评论家写下的文字才叫评论。真诚地,符合学理地,独特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幸福的体验,对作者与读者均如此。皮皮已经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前面说到的,只涉及这部书前三分之一的内容,后面留给读者以主人翁的姿态与本书对话,那是作者更希望的事情。在这本书中,人们会看到一个热爱中国的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地图。在那儿有一个收割者的身影,僭越的小说家皮皮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谷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