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单一到多元: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走过30年

2008-12-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陈香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如何评价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又如何为下一个30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开启找到路径?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与广东出版集团新世纪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在京召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儿童文学学术研讨会”,高洪波、束沛德、金波、樊发稼、曹文轩、张之路
、秦文君、王泉根、朱自强、方卫平、白冰、刘海栖、刘健屏等作协儿童文学委员、部分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以及少儿出版社的代表共40余人参加了研讨。与会代表认为,“从单一到多元”、“跨越式发展”为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最显著的特征。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协儿委会主任高洪波表示,30年的儿童文学最可宝贵的经验就是,“将儿童文学从成人意志、成人教育目的论为中心转移到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主体”。“走向儿童”,超越和挑战将儿童文学视为单一教化工具的观念,让儿童文学真正走向儿童并参与他们的精神生命世界的建设,是新时期儿童文学革命性的变革。同时,冲破公式化、概念化、工具论藩篱的儿童文学,“在创作和出版上呈现了多元共生、百家争鸣的格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作协儿委会副主任王泉根表示。关于近30年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作协儿委会委员朱自强提出,“比较而言,上世纪80年代更多显示出向文学性回归的势头,在90年代,向儿童性回归则成为普遍意识。进入新世纪以来,儿童文学出现了多种‘分化’的态势:幻想小说从童话中分化出来;图画书从一般幼儿文学中分化出来;儿童文学分化出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通俗(大众)儿童文学从作为整体的儿童文学中分化出来”。朱自强认为,这样的“分化”是一种多元的、均衡的发展状态,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向成熟所应该经历的一个过程。而如何认识“分化”中的多种儿童文学写作,并为各种写作提供评判的标准和尺度,在笔者看来,正是目前儿童文学界应当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也正是在这样纷繁的背景之下,近日,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与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合作推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为对30年中国儿童文学进行全面回顾、展示、探究和解读提供了重要参考文本。其中,《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集中展示了3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30位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作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则忠实记录了30年里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