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苏州大学出版社:承载江南文化的出版之舟

2008-12-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吕慎 我有话说
“苏州属于所有爱苏州的人。”这是流行在苏州的一句俗话。50%的外来人口生活在这座有着2500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苏州包容与滋养着从古至今热爱这座城市的人们。苏州大学出版社拥有和苏州一样的秉性,海纳所有钟爱江南和苏州文化的读者和作者,亮出了“江南文化”的金字招牌。

江苏是出版大省,竞争也格外激

烈。一家建社时间不太长的大学出版社,地处中国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长江三角洲,能扛起“江南文化”这个品牌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样的出版江湖中打出一片天地,不仅要立得起,还要立得稳,非得有点绝活不可。活是人干出来的,接触了苏大出版社的掌门人,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苏大出版社的高敏社长,外表平和沉静、温文尔雅,言谈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稳健。这位在出版业当中拼杀了多年的女性,跟记者聊的主题是“力”――这个多少有点孔武的词汇。她把这些年的工作总结为三个“力”:通过发展壮大实力,通过改革增强活力,通过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评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员为谋求事业发展尽职尽责、多做贡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事业的迅速发展。创新的根本是人才,苏大社的人才可谓阵容豪华:从总编辑吴培华编审说起,他可算出版方面的专家,从策划选题到审读编稿,从培养学生到理论研究样样精通,今年又获得了韬奋出版奖。全社目前拥有的博士、硕士占到总数的40.9%,高级职称者占编辑总数的将近70%。

作为第二批体制改革的大学出版社,苏大社不仅有备而来,而且已经先行开动。高敏社长认为,苏大社从建社之初计划性的东西就很少,一开始就面对市场,产业化水平相对较高,改制正逢其时。副总编辑陈长荣编审告诉记者:“苏大社依托百年高校,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立足文化名城,体现江南地域特色。出版社服务教学科研,逐渐形成大教育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初步形成地域文化研究特色。”做出文化出版的品牌,不仅要有眼光,更要舍得投入。只要是看准的好选题,苏大社都将之作为工作的重点。近年来,他们出版了一系列影响力和辐射力都很强的精品,例如《扬州文化丛书》、《苏州文化丛书》、《江苏特色文化丛书》、《太湖文化丛书》、《苏州之路》等,这些图书充分挖掘江南地域的文化底蕴,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获得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的《中国丝绸通史》,规模宏大、体大精深,代表了苏大社把握学术前沿和整合出版资源的超群水平。苏大社始终抓住教育出版这个高校出版社的根本,出版了一系列精品教材和高水平学术专著。1998年出版的我国第一套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系列教材,被列入教育部推荐教材。国际知名微电子技术和半导体专家施敏教授的《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国学大师钱仲联教授的《广清碑传集》、《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著名作家王蒙、莫言等参与撰写的《新人文对话录丛书》等都获得广泛赞誉。多年来,苏大社的教材、学术著作出版量始终保持在60%以上,成为苏大社的主要增长点和快速发展的支撑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服务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建设,这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使苏大社快速前行。十多年来,苏大社经营效益不断实现新的跨越,自2004年起,图书销售码洋连续超亿元,销售回款率近90%,国有资产年年增值,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出版大楼,建成了12000多平方米的储运中心,为实现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心有多诚,路就有多广。苏大出版社依托苏州大学的学术资源、苏州城市的文化资源,放眼整个江南文化,赢得了市场,赢得了读者、学者的认可和尊重。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作者和读者都把苏大社的成功归结于其“服务精神”。“做出版就是做服务”,这一观念在苏大社已深入人心。高敏社长对记者说:“把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贯穿于出版工作之中,苏大社16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很好地诠释了科学发展观,而且更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