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诗家歌元旦几度《满江红》

2008-12-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杨建民 我有话说
1963年元旦,有感于中国与苏联及其它一些国家关系激化,同时看到经过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经济领域贯彻落实,再加上知识分子和干部政策的配套,国民经济带动整个国家形势日渐好转,73岁的诗人郭沫若,以“一九六三年元旦书怀”为题,填成一首《满江红》: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这首词,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怕困难的精神――“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对苏联等国的反华潮流,给予了蔑视和嘲笑――“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当然,词中充分赞扬了毛泽东的伟业及思想――“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立极”:树立准则)。应当说,此词对于中国人民顶住外部势力压力,充满信心去夺取胜利,是有很大鼓舞作用的。所以,此词的发表,便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这首《满江红・一九六三年元旦书怀》在《光明日报》刊出后,正在广州视察全国形势的毛泽东读到了。应当说,郭沫若词的内容及精神,较好地概括了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毛泽东读后也颇有感触。于是,这位诗情四溢的领袖,兴致勃发,也欣然命笔,一口气填出一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毛泽东的这首词,气势逼人。对外部势力的反华,极度蔑视。用了“苍蝇”“蚂蚁”“蚍蜉”这类形象比喻,同时,对国内国际形式,也表达了急切改变的意愿:“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从题目看,毛泽东用了“和郭沫若同志”,其实无论韵或句子,都完全自出一格;相通的,是精神。

这首词,郭沫若很快就读到了,他立即手书录出,以书迹的方式,发表在元月九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当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中。当然,得到毛泽东的和词,郭沫若十分兴奋。这种兴奋状态,后来在多个场合表现出来。

几天后的元月14日,郭沫若又乘兴填出一首《满江红》,题目与前词相仿:“迎一九六三年春节”:

宇宙春回,迎佳节,天高气爽。花市上,龙翔狮舞,东风骀宕。四海红旗映朝日,千家爆竹腾欢浪。三年来,克服大灾荒,山河壮。

农工业,潮新涨。文艺界,花争放。看科研,攀到更高峰上,原则焉能谈贸易?雄心不作当仁让。漫夸它,纸虎核牙张,教埋葬。

这首词,元月25日春节当天,郭沫若在出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党派知名人士的联欢会前,挥笔书出。在当天拜访老舍先生时,再书此词。显现了他兴奋的心情。

春节当天,郭沫若还携夫人于立群,前往同行,历史学家翦伯赞家中拜年。进门寒暄过后,郭沫若看到翦家客厅北壁西半上,张挂着一幅齐白石的“玉兰”图,东半却是空白,显得缺少照应。郭沫若即高兴地指着空墙说:我给你写首诗,把这里补起来。这当然是谦虚的“补壁”之说。郭沫若平时求书者甚多,有时不堪其扰。此时主动提出,翦伯赞自然十分高兴。笔墨侍候。郭沫若大笔挥动,一幅精绝的书迹便呈现出来。书迹内容,正是那首刚刚被毛泽东“和”过的《满江红》。虽然此时毛泽东的“和词”并未正式发表,但郭沫若的兴奋心情,于此也真清晰可见了。

受到毛泽东相“和”诗词的心情,郭沫若久久未能平息。当年12月初,《毛泽东诗词》出版,其中就收有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这是此词的正式发表。郭沫若读后,情不可遏,他再次填一首《满江红》,题目直接定为《读毛主席诗词》:

充实光辉,大而化,空前未有。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典则远超风雅颂,阶级分清敌我友。沁园春,水调有歌头,羌无偶。

嫦娥舞,瘟神走,梅花笑,苍蝇抖。今史诗,将使地天恒久。宝剑擎天天不堕,红旗卷地地如绣。济同舟,万国尽朝晖,新宇宙。

这首词,大力赞扬了毛泽东诗词鲜明的政治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可以较好反映郭沫若当时对毛泽东的心情。

1963年过去,又是“元旦”时节,郭沫若的《满江红》情怀仍激荡澎湃。他除去为新年撰写三副对联外,同时再填一首《满江红》词。题目作“回春颂”以庆1964年元旦:

济济一堂,万人殿,群星高朗。进行曲,国歌洋溢,东风骀荡。全面回春尧舜喜,一声报晓乾坤亮。自力能更生,长鼓掌。

天难挠,人难枉;农工业,潮新涨。大反华,一任乌鸦合唱。八字方针联本末,三重革命增屏障。巍巍乎,领导甚坚强,大哉党!

这首庆元旦“满江红”词,与头年那首“满江红”《元旦书怀》,有异曲同工之处。发表出来,郭沫若似乎有所期待。可这次,大约事过境迁,心情不一样了,毛泽东并未再次唱和。

但是,对于毛泽东唱和过的《满江红》,郭沫若仍久久不忘。1964年春,陈毅元帅向郭沫若求字。郭沫若便从那首《满江红》中,抽出两句,以应元帅嘱书:

天垮下来擎得起,

世披靡矣扶之直。

对此词的珍爱心情,由此可见一斑。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他在新出版的《沫若诗词选》里,将原本的题目《一九六三年元旦书怀》移作副题,主题目直接称《领袖颂》。这一方面突出了词的主旨,同时可以见出郭沫若对此词的特别看重。

“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万象更新,肇始于此。所以,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此感慨不已。诗人郭沫若,当时由《满江红》填起,感怀世事;继而为毛泽东唱和,激发兴会,以致春节再歌一曲《满江红》。并四处赠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待毛泽东和词正式发表,又以《满江红》唱颂,并在第二年元旦,再唱“迎春曲”,重填《满江红》。可以说,形成了一个《满江红》心结。诗人兴会,读者领受。在元旦这个喜庆的节日,人们愿意有更多深刻反映人民心声的迎接诗词,如郭沫若在1963年“元旦”奉献给读者的那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