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著文立说,不可不慎

2009-02-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邱洪瑞 我有话说
《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至于顿丘》一文发思古之幽情,内容颇有可观者,然其语误频出,从而大大地影响了该文的可读性,令人叹惋。

首先,从语法及逻辑方面来看。

  1.淇水河历史上曾发生过改道的现象,史念海先生根据《水经注》的有关记载考证,蒋村一带包括刘庄、张贾

店、瓮城、余营、东王村等村庄,村民在打井时发现了大量的“白蚌壳的粗砂卵石层,而且埋藏的深度都大体相当”,把这些村庄连成一线分明可以看出这里就是淇河故道。

这句话很难读通。其一,“考证”一词的前后均涉考证之根据,语义混乱。其二,“发现了大量的”与其后引文部分的关系不伦不类。其三,“把这些村庄连成一线分明可以看出这里就是淇河故道”当断不断。因此可以改为:

  淇水河历史上曾发生过改道的现象,史念海先生根据《水经注》的有关记载考证,蒋村一带即淇河故道。蒋村一带包括刘庄、张贾店、瓮城、余营、东王村等村庄,村民在打井时发现了大量的“白蚌壳的粗砂卵石层”,“而且埋藏的深度都大体相当”。把这些村庄连成一线,分明可以看出这里就是淇河故道。

2.这里也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一般说来越是生活富裕的地方也越是物价相对较高的地方,由此可以想象,顿丘一带曾有的商业繁荣、生活富足。

一般常识的交待不当出现在“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之后,可以改为“这里也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顿丘一带曾经商业繁荣、生活富足。因为一般说来越是生活富裕的地方也越是物价相对较高的地方。”或者直接删去“这里也透露出这样的信息”。

3.像晋文公重耳、郑子产、鲁叔孙豹、孔子等,都曾远游四方,艰苦而浪漫的旅行,一方面他们遭受了生活的种种挫折与磨难,但另一方面,他们也获得了意志的磨砺和锻炼,由此增长了见识,宽阔了胸襟,而拥有了被称为“天下”的独到目光。

涉嫌句式杂糅,当在“他们遭受了”及“他们也获得了”前面分别加上“使”“也使”。另外这种叙述不尽符合史实,根据《左传》,子产很年轻就做了郑国大夫,尽管曾经作为使节出使他国,却谈不上什么“远游”、“艰苦”、“挫折与磨难”。

  4.其次,这是一场深刻而自由的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一场”与“爱情生活”不能搭配。

  5.所以《毛传》解释蚩蚩是“敦厚貌”,而《韩诗》释为“美貌”,比起朱熹《诗集传》解释的“无知之貌”,更符合《诗经》的原意,符合当时的社会真实。

“蚩蚩”的三种解释,作者用“而”“更”连接,不知道到底那种解释更“符合《诗经》的原意,符合当时的社会真实”。可在“更符合”之前加一“都”字。

其次,从语义及词汇方面来看。

  1.昔日繁华热闹的顿丘城,已经归于沉寂了,连废墟也已经消逝了。

“连废墟也已经消逝了”语义表述不当。上文言“蒋大哥迟疑了一阵后,还是把我们带到了村西边二百米的一片田地上,他指着一片茂盛的庄稼地说:‘这就是顿丘遗址,地里尽是砖头瓦块。’功夫不负有心人,顿丘终于找到了。”“顿丘遗址位于善化山下,放眼望去,沃野十里,满目葱翠。”既有遗址,岂无废墟?

2.这里就可以考证那位来自顿丘的头脑活络精于算计的蚩蚩之氓的文化来源了,他就是来自有着商业传统的顿丘城,是往来于朝歌与顿丘之间的商人。

既然已经有明确的论断,就不必再用“考证”一词,直接用“证实”或“推测”即可。“文化来源”与上下文也不协调,可改为“身份”。

  3.而只能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原谅的,甚至想起来让人会心一笑的小聪明小技[伎]俩。

“甚至”后当加一“是”字,语义方安。

  4.顿丘与卫都朝歌之间有近二十公里的路程,痴情的少女竟然越过淇水将心爱的商人送到了他的家乡顿丘,虽是乘车往返,其真诚也见一般,因此“氓”才匆匆催促她确定结婚的日期。

“一般”当作“一斑”。另外,根据《诗经》,“来即我谋”在前,“送子涉淇”在后,那么这里揭示的因果关系未必准确。

  5.车子经过两公里之外的屯子镇,渐渐有了些商业气息,一些小商小贩,沿街吆喊,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有种想法:说不准他们哪位就是“氓”的后人呢?

从上下文语义看,这里不该用问号,应当改为叹号或句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