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父母先是“常青藤”

2009-04-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何怀宏 我有话说
《一岁就上常青藤》,薛涌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27.00元

薛涌的写作领域涉猎政治、历史、文化和教育等多个领域,秉持他一向思想锐利、内容新颖、叙述明快的风格,赢得了许多读者。他最近又推出了他的新著《一岁就上常青藤》,其中不仅有对美国教育的抵近观察,更融入了上过中西

“常青藤”名校的他自己和太太教育女儿的切身经验,而这后面又始终有一个中美比较的框架,相信中国“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一定会对此书深感兴趣。

“一岁就上常青藤”,如果是按照中国的“虚岁”算法,孩子的年龄从母腹中就开始计算,那么,一岁就是从降生开始算了。这样早就开始教育,而且是目标高远的、旨在今后进“常青藤”名校的全面教育,会不会太早就让孩子加上沉重的负担?记得我以前见过一个宣传方案“教育从零岁开始”,也就是从“胎教”开始,其中称“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认为后天教育能够造就一切,对此说法我深感怀疑。

读完《一岁就上常青藤》解除了我的许多疑问,薛涌介绍了国外学者的一些研究,他们认为,智商基本是先定的,后天干预其实很难改变。但后天教育还是很有可为的,关键的是要因材施教。而且,“一岁就上常青藤”,实际是指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要做孩子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重新变为孩子,和他一起去成长,一起去接受教育――包括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因为,“常青藤原则”就是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就是平等,就是把自己摆在孩子的位置,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能力,以及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等。

换言之,“一岁就上常青藤”,而这“常青藤”首先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父母。在进入“常青藤名校”之前,必须先有“常青藤家教”。父母必须用心荫护和教育孩子。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能够包办各种教育,而是指父母要用心给孩子创造一种很好的“常青藤”氛围,帮助孩子利用各种尽可能好的受教育、训练和熏染的机会,以便让孩子首先培养出“常青藤素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潜能和特点,关键是父母必须非常用心地观察、体会,发现孩子的潜能,不错过发展孩子的这些潜能的最佳时机。

孩子甫生其自然资质是由遗传决定,非人力所能为;到他进入大学之后就基本放飞了,不太能管也可能不用管了――如果你已经给他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他将更多地受同辈人的影响,也主要和他们合作与竞争。所以,父母能够最有为、最发挥作用的时间段其实只有孩子从一岁到十八九岁这一时间段。当然,孩子不一定都要进名校才能成功,也不一定成功才能幸福。但如果孩子有某一方面的素质而未能及时开发以致最后萎缩了,那就是“父母之过”了。

但要跟孩子“亦师亦友”可不容易,一定要非常用心。而这本书是一部很用心的作品,有理论、有实践,更重要的是有心灵的投入和亲身的体验。薛涌将教育目标分为三部分:灵魂或价值观、品格或行为规范、智力。这本书很少谈课堂教育,谈如何在学校里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名列前茅,而是希望全面的培养孩子,把孩子培养为一个完美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这也就是常青藤教育的理想。中国早就在说“德智体全面发展”,后来还有“素质教育”,可是中国的父母行动上一直重视的可能还是智育,甚至是应试的智育。这后面自然有各种考试、考级、尤其是高考的指挥棒在起作用,也和社会上人们追求的比较单一的教育目标、单一的成功定向有关。而薛涌书里所谈到的对孩子的教育许多正是品格的教育,素质的教育,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情心、志愿者精神、不为贫穷而自卑、自信心、团队精神、法律意识、组织能力的培养等等。

还有就是体育,如薛涌所述:体育是西方精英教育的核心,“常青藤”原本的意思就是指体育联盟。体育教给孩子遵守规则的法律意识、和队友合作的团队精神、激励和团结全队的领袖才能、必胜的决心和竞争的勇气、正确面对失败(自己和他人的失败)、以及尊重对手的“公正游戏”(fairplay,可惜长期被作为“费厄泼赖”污名化)的精神。所以,体育不仅是为终生的健康生活和德育智育打下基础,而且本身也是一种德育和智育。体育不仅培养一种追求卓越的身体能力,也培养一种追求卓越的德性和智慧能力。

这里可能出现一个问题:在一个追求平等的现代社会里,尤其像在美国这样一个相当大众化、讨厌乃至有时敌视精英的社会里,旨在培养精英的“常青藤教育”是否犯忌?精英教育是否还有必要?与否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确,一种孤立、隔离的精英教育是很可能出现问题的,在政治的领域、基本权利的领域也应该努力争取和保障平等。但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也可能是自然而然地最具有精英倾向、或者说追求差别的倾向的。这后面也有一种人性的东西在起作用。父母自然更关爱自己的孩子,也对自己的孩子有期望,但凡孩子有些特异之处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即便在一个“大众社会”里,也不是谁都愿意做大众的―――或自己已经是大众了,至少让孩子不再是大众,而是要让他力争“出众”。进度、内容完全同等的教育一定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不仅精英不喜欢,大众也不喜欢。再底层的父母也指望着孩子哪一天能出人头地,扬眉吐气。而精英事实上也大多是从草根里冒出来的,从底下拱出来的。奥巴马作为一个肯尼亚留学生的儿子最后当上了美国总统,体现了典型的机会平等的美国梦;而他迭经哥伦比亚、哈佛大学的教育,又是典型的“常青藤精英”。

所以,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很出色,但即便就是为此目的计,也还得注意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今天中美之间最值得重视、最需要赶超的差距可能还是在整个社会的教育文化水准。美国中小学的一般校舍外观上可能不如现在中国的一些名校,但是,一到内部和细节、以及规矩和管理方面,就马上感到了我们的不足。还有像看到各种各样热火朝天的课外班;以及布局合理、服务周到、的确像是“公民学校”的社区图书馆;以至到了穷乡僻壤也干干净净的厕所,你就会感到中国教育的赶超之必须和不易。

薛涌的书里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有批评。不过我以为今天中国的传统教育其实早已经式微,“读经”是很稀少的现象,稀少到不忍心去批评。中国社会现在努力在学的其实是现代西方的教育,只是有些可能仅学到了皮毛。传统教育也是精英教育,但主要是一种培养人文精英的教育。它的确比较单一,但是让一些(仅仅很少数)读书种子在他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记诵一些可能终生受用的东西可能还是不错的。今天的社会其实没有人文精英垄断资源的危险,所以,我倒以为可以给人文研究型人才、包括给从小诵读经典留一条活路。

薛涌写到,女儿刚出生时,护士把包裹好的孩子递给他时说的一句话:“接好了,这是你未来二十年生活的中心!”生养一个孩子不容易啊,可是,有什么事业能比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幸福和成功的人、充分展现出自己的能力的人更为伟大的呢?那些成功地培养了孩子的父母,尤其母亲是真正的英雄,她所取得的成就胜过一打博士学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