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审视与文化寻根

2009-04-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谭佳 我有话说
  《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叶舒宪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性问题几乎成为西方所有社会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热点问题,它吸引了众多知识分子的注意力而成为一项热门的

、严肃的研究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急遽发展变革,“现代性”成为汉语知识界最时髦、流行的话题被不断界定和讨论,大批相关著作产生。相对于社会学、政治学、思想史和文化研究,在文学研究领域,对“现代性”的探讨更多呈现出理论运用、诗学探讨特征。有别于此,叶舒宪教授的新著《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在哲学、文学、人类学的跨学科视域中,诉诸“文化寻根”途径来反思当下文化问题、介绍西方新近文化思潮和运动、剖析相关文学现象,有着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和现实警示意义。该书以新世纪的文化格局为出发点;从批判现代性角度全面探讨“文化寻根”内涵、表现、意义等问题;最后以对全球文化寻根视野下的中国人文传统的讨论为结尾,旨在反思现代性危机、为探讨人类精神家园如何重新找回与宇宙自然的精神和谐状态。

该书的亮点之一,是对西方新近文化活动的介绍和剖析。20世纪后期最具有普遍性、世界性的文化运动之一 ――“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已经波及到全球的宗教、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国内理论界以及广大公众对这一影响巨大的文化运动尚缺乏整体性认识和深入了解。《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针对这种缺失,提出从对现代性危机的回应这个理论高度,来理解文化寻根运动的思路,深入到几个重要方面勾勒出文化寻根思潮的整体轮廓,总结其所体现的西方价值观念的突出变化特征,为新世纪全球化格局下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积极的理论反思性参照,这些学术追求可谓非常难得。

更深层方面,作者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剖析与流行的观点针锋相对,处处彰显全球意识和历史反思性。百年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在西方冲击下进行,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西方化,这使得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发展倾向不仅表现为古今矛盾冲突,而且也表现为中西价值冲击。与当下诸多文化反思性著作不同,作者并没有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作简单价值判断,而是有效地避免陷入常见的三个误区:强调“东方转向”不光是“东方主义”的表现;文化转向与文化认同不光是学院派的问题;全球化作为文化融合过程,不光是西方化,而是伴随着地方化和本土化。其间的张力突出体现在“全球地方化”这一个新的合成词中。由“全球地方化”的互动关系视角看待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这就比单纯强调全球化的流行观点更加具有洞见性。以此为基础,作者反思了以西方为中心的社会科学模式宰制下的知识生产问题,旨在为东方知识界的重新定向、重新寻求文化认同寻找新契机。这种跨文化的双向审视和启发本土文化自觉的拳拳之心,给这部书带来一种特别的阅读效果。

除了深刻、前沿的学术性,具有厚重的人文追求和贴近当下的现实意义,是该书的另一大亮点。受制于学科本位主义的束缚,传统的文学研究者,习惯将自己的学科视野作为观察点,从广阔的参与社会作用中,收敛为相对狭隘的文学意义和追求,不自觉的从当下的文化转型中“退席”,自封在一定的学院派研究领域,缺乏社会反思和批判的能力。与之相对,本书具备了现代知识社会学的解读和批判色彩,在学院化的体制生产中仍能凸显“匹夫天下之责”。作者试图在新的文化事件、社会现实面前,从当下历史语境中找到文学研究的新范式和人文导向意义。正如作者在该书中写道:“文化寻根的意义就在于重新唤醒人类的敬畏之心,重新估价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不利影响,调整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使之适应在这个唯一产生了生命的星球上可持续生存的需要。”的确,作为人文学者,如何在知识经济主导下的工具理性时代、在社会危机和动荡之际发挥反思和批判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界更恰当地面对、运用传统文化和本土资源,更自觉地思考“文明”与“发展”问题,这是现代人面对的最为迫切和困窘的难题。无疑,本书作者在这些方面呈现出的思考,代表着人文研究的新高度与知识整合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