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文澜:一图胜千言

2009-06-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红娟 我有话说

谁也不知道在1949年的时候,有多少家长为自己呱呱坠地的婴儿起名为“建国”,而今建国们都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刚好浓缩了一个时代,比戏剧更具戏剧性。六十岁的爷爷奶奶到了该给孙子讲故事的年龄,

一部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最新出版、由摄影家王文澜担任主编的《百名摄影记者聚焦中国》摊开在祖孙的膝头,几百幅黑白图片呈现的一幕幕历史过往足以令身边少不更事的孩子对爷爷肃然仰视。

黑白画面中,小姑娘坐在昏暗的乡村小学教室里,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望向前方,好像在抄写着老师留在旧黑板上的粉笔字迹。1989年摄影记者解海龙在安徽贫困农村拍摄的这张照片很快被全国报章转载,从此它一直作为“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20年来,希望工程已经援建了上万所希望小学,资助了超过400万的贫困学生。王文澜说:“这就是照片的力量”。

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在序中深情写到:正如谚语所云,一图胜千言。历史是不可复制的,有什么比一幅幅生动的图片更能体现我们的过去呢?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对梦想的追求,了解昔日的中国不仅仅是为了怀旧,而是从活生生的细节中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书中的248位摄影家来自中国的每一个省区,他们拍摄的362幅作品涵盖了建国至今的每一年,他们有些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留下的历史影像将世世代代留存。

本书从2009年3月中旬开始创意,两个月内从编辑到出版,身兼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的王文澜借助网络等各种媒介海选了大量图片,最终甄选出362幅作品,它们的作者既有摄影大师也有自由摄影师。其中有一半作品是鲜于面世的,如宋庆龄坐牛车、梅兰芳看报等,王文澜将这些图片编辑得纯净到位、感人至深。他的编辑立场没有更多地从宏大角度出发,而是更突出了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即使是体现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变迁,也处理得并不坚硬。他在本书的大部分篇幅中通过新旧两幅照片的对比,以行云流水般的思路将一幕幕历史人性化展现,凝重中还裹挟着幽默。

“自打1963年从事摄影工作开始,摄影家蒋铎逢年过节都要到天安门前拍摄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参观者,终于在2009年的早春,72岁的蒋铎拍到了他觉得最成功的作品,他把它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王文澜说,“我在感受这些作品的同时还感受着这些摄影家的摄影人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