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影点燃读书欲望

2009-06-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重庆市南岸区 李北陵 我有话说
去国际影城观看《南京!南京!》,让我获得一次久违的心灵震撼。我确信《南京!南京!》是近年来少见的集各种电影流行元素于一身的优秀电影。可朋友告诉我,看了《南京!南京!》,不看《拉贝日记》是一个遗憾。

经不起蛊惑,我再次走进了影城。看完两部视角和风格截然不同的电影,竟觉得更不尽兴。尤其是那部被

称为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的《拉贝日记》,让我看了心生一串疑问:那个善于利用纳粹符号来实现自己人性关怀的拉贝,究竟是个有什么样背景的人?拉贝为什么要和其他西方人在南京建立国际委员会,为数十万的南京老百姓们提供一个寻求庇护和依靠的安全区?作为德国法西斯党成员的拉贝,怎会有那样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个英雄般的人物,后来的命运怎样了?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翻开了图书《拉贝日记》。这才知道,拉贝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1882年11月出生在德国汉堡的约翰・拉贝,1908年来到中国,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雇员,先后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经商。拉贝和他的家人在中国生活了近30年,他的子女和外孙女均出生在中国,与中国人民结下了亲密的友谊。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医生、教授和商人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被推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在极其危险艰难的战争环境中,他借助德国纳粹党员和多重政治身份,与一些国际友人奔走呼号,奋不顾身地抗议日军的暴行,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施暴的行径。拉贝有长期记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记述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令人发指的暴行。在写作日记的同时,拉贝还精心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照片作了翔实的说明。《拉贝日记》的记述虽局限于“国际安全区”,但却都是拉贝的亲历和见闻,因此成为难得的史料。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英雄般的人物,后来却命运凄惨,战后数次遭到关押。当年消息传到南京,南京还曾掀起一个不小的捐款热潮,为他凑齐了几千美圆的赎金,让他恢复了半自由的身份……

对比电影和图书,很容易发现,电影与日记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前者出于商业目的,情节有虚构,而后者是当时亲历亲见亲闻的记叙,是宝贵的史料;二是前者是艺术,有编剧和导演根据自己理解的“加工”,带有主观的色彩,而后者是历史记录,是所见所闻的真实记录,彼时彼地个人情感情绪的真实表达,更为可信;三是前者受到影片时间的限制,在两个小时的片子中不可能将日记中的详尽记叙一一表现出来,而后者不受此限制,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中记下的史料极为丰富。读《拉贝日记》,我想进一步研究南京大屠杀、中日历史。

电影和图书,满足不同的需求。电影点燃读书欲望,这也是电影意想不到的“附带功能”。谢谢《南京!南京!》,也谢谢《拉贝日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