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原子弹!原子弹!

2009-06-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方在庆 我有话说
《原子弹秘史――历史上最致命武器的孕育》(上下册),[美]理查德・罗兹著,江向东、廖湘?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88.00元

《原子弹秘史》(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1986年在美国出版,1988年获得普利策“非虚构类作品”(Nonfiction)奖,1990年被《时代》(Times)周刊评为1980年代十佳著作之一。出版者认为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足以与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相比。本书陆续被译成了十几种文字在世界上流传。第一个中译本在1990年出现。我当时读后赞叹不已,只是对译者所说的由于条件所限,没有附上上千幅(实际上应为“百多幅”)珍贵的照片感到有点遗憾。现在上海科技教育社又推出了第二个中译本,且附上了128幅图片。美国出版巨头蓝登书屋(Random House)的“现代文丛”(Modern Library)系列曾评选过一个“20世纪100部英文非虚构类作品名单”。这本书与李约瑟(Joseph Needham)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库恩(Thomas Kuh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等书一样赫然在目。甚至《财富》(Fortune)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书”中也有它。

从科学家在理论上了解原子核裂变算起,到第一颗原子弹在“特里尼蒂”(Trinity,三位一体)实验场爆炸成功,中间不到20年。即使将时间回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开始关注原子内部的巨大能量时,也只50年的时间。而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法西斯的兴起及灭亡,世界历史重心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及接踵而来的美苏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作者理查德・罗兹(Richard Rhodes)将原子弹的问世过程置于迅速变化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中,让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诸多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全书厚达886页(中译本在去掉了文献目录、注释和索引后,还长达1052页),分为三篇。如果只看第一篇“深刻而必然的真理”,你大概以为作者是在讲述物理学发展史;第二篇“一种特殊的主权”主要讲述了原子弹的复杂研制过程,曼哈顿计划的具体实施;第三篇“生与死”则细述了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科学家们对原子弹的态度变化。

书中的主角是下面几位科学家:齐拉(Leo Szilard,通译“西拉德”)、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特勒(Edward Teller,也译“泰勒”)、玻尔(Niels Bohr)、费米(Enrico Fermi)、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迈特勒(LiseMeitner)、维格纳(EugeneWign鄄er)和劳伦斯(ErnestO.Lawrence)等人。当然作者对与这些人关系密切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海森伯(Werner Heisenberg)、哈恩(Otto Hahn)、贝特(Hans Bethe)、冯・诺伊曼(Johann von Neumann)、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康普顿(Arthur H.Compton)、弗里什(Otto Frisch)等人也着墨甚多。读者可以看到,为什么匈牙利在20世纪为人类贡献这么多有名的科学家,而他们又都是犹太人?玻尔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哪几位哲学家的影响?为什么卢瑟福、玻尔和爱因斯坦最初都没有看到原子能的威力?海森伯为何1941年秋要到哥本哈根拜访亦师亦友的玻尔?德国和日本在核武器方面都做了哪些准备?为什么没有像美国那样集全国之力去研究?它们为何没有成功?海森伯和仁科芳雄各起了什么作用?玻尔为何受到丘吉尔的冷遇?特勒是如何与奥本海默“结仇”的?战后他为何要在听证会上做不利于奥本海默的证词?他又是如何与军方“勾结”,在大多数科学家反对的情况下,得到美国政府支持而发展热核武器即氢弹的?为何身为副总统的杜鲁门在罗斯福生前居然对曼哈顿计划一无所知?曼哈顿计划所需的庞大财政从何而来?奥本海默为何遭到猜忌,被吊销安全许可?迈特勒是如何从理论上弄清楚核裂变的?希特勒上台后,她为何还留在德国,直到1938年才匆忙出走?……这些问题,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除了重点描写科学家、政治家外,作者还用相当地篇幅介绍了科学政策的制定者,如凡・布什(Vannevar Bush)和科南特(James B.Conant)等人,以及曼哈顿计划的军方负责人格罗夫斯(Leslie R.Groves)将军。对于分别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小男孩”和“胖子”的飞行员,作者也作了相当精彩的心理描述。作者有叙事天才,将如此恢宏的历史,不急不徐,娓娓道来,读者一旦拿起,很难放下。

如果说作者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的话,主要表现在第三篇和结尾部分。作者在第三部分采用了大量原爆亲历者的叙述(长达30多页),描述了原子弹所引起的惨绝人寰的经历。每读到此,心中就五味杂陈。只从字面上看,作者既没有指责,也没有赞扬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但用如此长的篇幅来叙述原爆所产生的可怕后果,对读者会产生明显的误导,让人们不去追究背后的原因。

作者在广泛研读文献的基础上,花了五六年时间才写成这本书。尽管本书得到了普利策的“非虚构作品类”奖,但作者旗帜鲜明地不喜欢“非虚构”一词。他认为最好用“真实”(verity)来代替“非虚构”。他不理解人们为何一定要用一个否定前缀(“非”)来形容对厚重的人类历史的“事实叙述”(factual narrative)。在他看来,这只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雕刻”(Sculpture)变成了“非绘画”(nonpainting),双簧管(oboe)变成了“非小提琴”(nonviolin)……这样的表述不是很奇怪吗?

这本书自出版后就好评不断。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生前曾说:“这是我读过的关于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发展的最好、最丰富、最深刻的描述。”诺贝尔获奖者赛格雷认为:“在有关这一题材的众多书籍中,本书是最好的一本。”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瓦雷茨(也是本书中的一位重要角色)认为:“我看不出有任何人能超越它。”这一观点至今仍可成立。尽管后来有不少新的材料解密,可以用来弥补本书的不足,但从大的框架来看,至今还没有一本书能超越它。考虑本书从问世到现在已过去了23年,作者当时就具有这样宏大的历史眼光,就更加让人敬佩。书中所描绘的奥本海默形象,仍然鲜活,丝毫不逊于后来出现的许多关于奥本海默的宏篇巨著。

作者理查德・罗兹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1937年他出生于堪萨斯的堪萨斯城。在他一岁多时,母亲选择自杀离开了人世。他与比他仅大一岁半的兄长随父亲在密苏里的堪萨斯城长大。父亲只上过三年学,是一个铁路锅炉工。罗兹十岁时,父亲再娶。后母对他们兄弟俩十分苛刻。他们经常被饿,拳棒相加更成为家常便饭。后来,瘦弱的哥哥勇敢地向当地警察局告发了后母,他们得以逃离苦海。他们被当地的一个慈善机构收养。后来罗兹上了高中,成绩很好,进入耶鲁大学,命运才得以彻底改变。

除了本书外,他还写有《暗日:氢弹问世记》(Dark Sun:The Making of the Hydrogen Bomb,1995,曾获得普利策奖的提名)和《愚蠢的兵工厂:核军备竞赛史》(Arsenals of Folly:The Making of the Nuclear Arms Race,2007)。连同本书构成他的核历史三部曲(希望不久能看到另两本书的中译本)。他的写作领域非常宽广,探讨的大都是影响人类生存的深层问题。至目前为止,他已有22本书问世。我国台湾地区出版了他的另外两本书:《他们为何杀人》和《致命的盛宴》。

任何对20世纪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由于这本书内容异常丰富,每个读过它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