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回归学科本质突出专业特色

2009-06-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笑歌 我有话说
近几年高校英语专业蓬勃发展,机遇和问题并存。外语教育界开始对英语专业教育进行反思: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是什么?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是什么?英语学科究竟是人文学科的分支,还是应该走市场化复合型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5月在大连举办了第三届英语专业院系主任高级论坛,近3
00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回归学科本质,突出专业特色”的主题展开热烈探讨。

国家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戴炜栋教授回顾了我国外语学科的发展历史,点评了外语专业学科建设情况。他指出,现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在师资水平、教材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因为规模发展过快,招生数量剧增,缺乏教学规范,出现许多问题,例如重语言知识传授、轻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不少专业毕业生仍有知识面过窄,技能单一,社会适应性不强等弱点,针对上述问题戴炜栋教授提出了十条学科发展的战略性意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平教授作了关于“英语专业的改革与展望”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从国际视野中审视国外英语专业的基本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办好英语专业的启示,并从我国英语专业的历史沿革去探讨我国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及其现状,指出我国的英语专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一直在不断探索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强调语言能力与学科知识相结合、重视拓展相关学科知识。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邹申教授的发言主题为“英语专业教学与评估”。她从权威的角度,解读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她深入剖析了教学大纲所体现的培养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要求,介绍了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情况和近期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改革设想以及具体操作方案。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报告了她承担的国家社科项目“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维能力现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她和她的课题组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测量大学生思维能力的理论框架,并依据该理论框架设计了测量思辨技能的量具,通过试测和正式测试,检验了量具的信度和效度。参加试测的学校有3所,参加正式测试的有11所,涉及的学生近3000人。该项目比较了英语专业与其它文科学生的思辨能力,初步结论为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思辨能力高于其它文科类大学生,但随着年级的提高,两类学生在思辨能力上的差异在逐步缩小。

代表们还就如何体现英语专业特色回归学科本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英语专业教师发展与科研能力、英语专业测试与评估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大连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院长朱源教授和英语学院副院长常俊跃教授,分别以“英语专业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为题作了发言。他们的讲座结合大连外国语学院自身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通过本次论坛,与会者基本达成共识,即英语专业还是应该体现强烈的人文主义倾向,应该以文学、语言学、文化等领域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同时还要加强人文通识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通晓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学、文化,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独创精神,真正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等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