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底层写作更注重精神追问是《猎人峰》的成功之道

2009-07-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鲁大智 我有话说
本报讯 被贴上“底层写作”标签的代表性作家陈应松,在《猎人峰》中如何表现了底层生活?他的苦难写作对于中国文学有何意义?这些成为近期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湖北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陈应松长篇小说《猎人峰》研讨会的探讨主题。

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小说叙述始终围绕着鄂西北贫瘠山区农民的

苦难进行,非常沉重地袒露了真实的生活场景。评论家贺绍俊指出,我们能感到陈应松对苦难的震惊,从这种震惊中传达出他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但陈应松并没有止于震惊,更重要的是他被苦难中搏斗的精神所震撼。恰是这种震撼,使小说超越了一般的问题小说,在对现实批判之外,作者还有更深的精神追问。苦难叙述在陈应松的小说里不仅是一个现实性的主题,也是一个超现实的主题。贺绍俊说:“在神农架生存,不仅要拿起获取物质的武器,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精神的力量。陈应松更关注的就是这种人文的精神性,也因此在作品中带来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非现实的、超现实的东西。神农架的苦难生存也创造了荒诞、魔幻、超现实、妄想,这为陈应松的沉重叙述带来了难得的灵动。”他认为,陈应松处理乡村资源的方式,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思想传统。

小说《猎人峰》讲述的是神农山区遭受猪害,农民为保卫秋收的果实与野猪展开的一场殊死搏斗,充满了原始森林的传奇和魔幻色彩。但这种传奇和魔幻并没有减弱对当下山区农村的现实关注,恰恰相反,《猎人峰》更成为一部有力的现实主义作品。与会评论家对陈应松在长篇小说领域的探索进行了分析研讨。很多评论家谈到,陈应松的《猎人峰》延续了他的“神农架系列”中篇小说的风格。不仅写出了森林与大山的神秘、神奇,人性中的善良与野蛮的搏杀,还探讨了狩猎这一人类最古老职业的生命内蕴,表现了鄂、川、陕边地神农架这一特殊地域巨大的生存诗意,也是一部真正为猎人立传的寓言式小说。

陈应松对神农架充满深情,他说:“我对神农架只有崇敬,没有亵渎。那里有我这一辈子寻了多少地方准备着向它倾吐的所有赞歌,那里也有我这辈子经受过风霜雨雪后对人生的所有经验性总结。我之于神农架,是越深入越喜欢,它是我的一个隐形的精神伴侣。”他认为小说家只有广踏地气,进行田野调查,写出来的作品才有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