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2009-07-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 王荣生 我有话说
  《驶向深蓝――新中国舰船工业腾飞纪实》,宋宜昌、远航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38.00元

由我作序、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驶向深蓝――新中国舰船工业腾飞纪实》一书,犹如慢慢展开的

一幅历史长卷,展现了中国海军装备和中国船舶工业波澜壮阔的60年发展历程。作为新中国造船业的亲历者、参与者,以及后来的决策者,我深有感触:中国海军从无到有、海军装备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船舶工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造船大国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船舶工业经过60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在世界海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49年夏,武汉解放不久,我报考当时新成立的中南交通学院造船专业并被录取,后院系调整至上海交通大学。1953年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到武昌造船厂工作,开始了我为之奋斗的造船生涯。岁月匆匆,从入校到今,已经过去了整整60个年头,我的学习与工作也始终与新中国的造船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1968年4月底,时任武昌造船厂副厂长的我突然接到原六机部军管会发给武汉军区的电报,任命我为核潜艇项目的生产总指挥。在整个建造过程按照周恩来总理“不要赶任务,要以搞好为准”的批示,精心准备、精心施工,完成了生产车间“大跨”的建造以及下水准备等工作。建造过程中,原海军司令苏振华将军和政委肖劲光将军曾深夜听取过我的工作汇报,并到基地视察。第一艘核潜艇于1971年底下水,1972年正式编入舰队。在此需说明一下,原来核潜艇项目的总设计师和建造总指挥均由彭士禄同志担任,后因工作变动,我担任了生产总指挥,我的学长黄旭华同志担任总设计师。

1977年底、1978年初,受“十年动乱”影响的船舶工业仍然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在计划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船舶工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外交困境地:国内军品任务锐减,民船订单不多,几十万人干着急,不知路在何方?

1977年12月6日,对于中国船舶工业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日子,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同志接见了三、五、六机部(主管船舶)和国防工办的主要负责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

“打入国际市场”这一战略决策,揭开了船舶工业保军转民、开拓国际市场的序幕。但是,打进国际市场,对于当时长期局限于国内、一直以军工生产为主的船舶工业来说,谈何容易!从哪入手呢?六机部领导经过分析后决定,首选香港地区为突破口,邓小平同志听取汇报后表示同意。后来得到外贸部和香港新华分社的积极支持,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在1980年5月15日与联成航运公司签订了2.7万吨散货船“长城”号的建造合同。签字仪式结束后,谷牧和廖承志同志接见了总裁包玉星及随行人员。

履行合同、建立信誉、建造好第一艘2.7万吨散货船,成为中国船舶工业打进国际市场的关键问题。当时我是六机部造船局局长,主管军品的生产。在短短的几天内,柴树藩部长一连三次找我谈话,研究这艘船怎么造出来,并问我有几成把握,要我以造船专家的身份发表意见,有什么说什么。我提出当时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国内对国际标准和规范不熟悉,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而且“长城”号的设计必须由造船局亲自主抓;二是国内现有的配套设备不能满足规范和船东的要求,必须引进专利技术,进口部分设备。

柴树藩部长要我整理一个书面的意见交给他,并深沉而坚定地告诉我:“造这艘船就定下来了,第一艘船的成败是关键的关键,为了认真履行合同,经请示国务院领导,要求指定一人抓总。党组研究决定,由造船局抓总,你是局长,要以主要精力把这件事抓好!”

1981年9月14日,“长城”号在大连胜利建成下水。交船后经反复检验,历经太平洋、大西洋恶劣海况的考验,首航成功,完全达到了合同要求。船东包玉星高兴地说:“没想到质量这样好,完全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英国劳氏船级社主席说:“‘长城’号的建造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跨入了一个新纪元。”

“长城”号散装货船是我国第一艘按国际标准建造的出口船舶,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按照国际标准建造的第一艘大型出口船舶,它率先叩开了中国船舶走向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创了中国船舶出口的新纪元。香港市场的打开,架起了中国船舶工业通向世界的桥梁。1980~1982年,我国签订了77艘出口船合同,给处于困境的船舶工业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实现了打进国际市场的目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1982年5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同时撤销原六机部的建制,由柴树藩任董事长,冯直任总经理,我是副总经理之一,是班子中的“年轻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由六机部138个直属单位和交通部15个直属单位组成。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是我国第一个打破地区和部门界限、按行业实行联合和改组的专业公司,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用经济组织代替政府部门,围绕“两个转变”对行政机构进行经济管理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一重大改革,迅速适应了打进国际市场的需要,给船舶工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由于领导人判断准确、协调灵活、决策果断,我国突破性地实现了船舶出口。随着中国船舶工业打进国际市场,如何提升中国造船能力摆在了造船人的面前。当时我国还没有3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坞,大型船坞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瓶颈。柴树藩同志构想着做大中国船舶工业的蓝图,即在大连和上海分别建造两座30万吨级以上的造船大坞,为此他积极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建议,并获批准。柴老在遗嘱中希望将他的骨灰分别撒在大连造船新厂和上海外高桥造船基地。

这本书中所涉及的绝大部分事件,如“五型”舰艇、中国船舶产品走向世界等是我亲身经历或参与的,大部分人物是我所熟知和接触过的,感到很真切,它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的场景。

中国船舶工业的壮大腾飞与祖国的发展强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60年波澜壮阔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绩,是中国工业战线和广大中国造船人默默无闻、埋头苦干、艰苦奋斗、辛勤努力的结果,他们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仅是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历史人物。因为,在中国的国防事业中,在中国的船舶工业中,有太多的无名英雄,他们的名字不为世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