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外中国哲学丛书西方发现东方

2009-08-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中国人的精神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文化财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西方人的视角审视中国,是了解我们自己的一条捷径。

《势:中国人的效力观》

余莲 

著 卓立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第一版

余莲,法国哲学家,著名汉学家。巴黎第七大学教授、当代思想研究所所长。著作有《迂回与进入》、《道德奠基》、《圣人无意》等。

这是一本话题独特,生动有力的探讨中国思想的书。

余莲是当代西方汉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是诗和哲学精神交融的杰作。

观点犀利新颖,完全从寻常事物讲起,抽丝剥茧,涉猎中国的治国外交、战争布阵、谋略权术、琴棋书画等等,引人入胜。全面性地探讨了历来中国人对效力的想法及实际应用。

《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

鲁惟一 著 王浩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第一版

鲁惟一,著名的英国汉学家。中国汉代史的杰出学者。其主要著作包括:《汉代行政记录》、《帝制中国》、《通往仙境之路》及其与崔瑞德合编的《剑桥中国秦汉史》等。

伟大的汉代帝国拥有广大的疆域、赫赫的战功、繁荣的经济、宏伟的制度。但两汉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怎样呢?该书聚焦于此,描绘了汉代人对宇宙运行的好奇、对社会秩序的探索、对仙境的渴望、对来生的重视、对方术、巫术和占卜的态度褒贬等等,展开了丰富细腻的汉代人的心灵世界。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

〔美〕芮沃寿 著 常蕾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第一版

芮沃寿,美国20世纪中期汉学研究的领袖之一。哈佛大学博士,耶鲁大学教授,佛教史和隋唐史的权威学者。

一个来自南亚大陆的宗教,如何在进入中国两三百年间就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宗教?作者考察了汉帝国的崩溃对于佛教传播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化的适应,以及中国文化对佛教的嫁接、挪用和再创造,通过这些因素的互动揭示了这一人类史上最为壮观而奇特的文化交流现象。

《中国思想之渊源》

牟复礼 著 王立刚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

牟复礼,美国著名汉学家、中国历史学家。其主要著作:《帝制中国:900B1800》,主持编写《剑桥中国史・明代史》等。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座宏大的宫殿,那先秦思想就是这座宫殿的基础。

该书是美国流传已久的一本介绍中国思想的必读书。书中对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有简明精微的介绍。同时又以宏观的话题,如宇宙论、世界观、知识论等贯穿在对诸子百家的介绍和分析中,既高屋建瓴,又曲尽其妙,是大家小书的典范。

《儒家的困境》

〔美〕狄百瑞 著 黄水婴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

狄百瑞,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教授,是海外研究中国思想的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高贵与文明》、《亚洲价值与人权》、《为己之学》、《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

随着东亚的复兴,儒家思想重新成为全世界学术领域的重要话题,东亚的崛起与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儒家的人格在现代社会中能起到何种作用?

作者认为君子的力量源于替百姓和上天代言的社会角色,但是君子却没有有效地得到百姓的托付,也没有从上天那里获得宗教性的支撑,而是一直陷入黎民苍生和专制皇权的裂缝之中,这成了历史上儒家最大的困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