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2009-09-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信刚 我有话说

时间:2009年7月25日

地点:新闻出版总署

主持人:郝振省

丝绸之路这个名字其

实是欧洲人想出来的,是一位德国地理学家经过考察之后,认为:在欧亚大陆上,丝绸的贸易曾经作为欧亚大陆最重要的交往方式,因而提出了丝绸之路这个说法。他把丝绸之路定为从洛阳、长安出发,到中亚的撒马尔罕。有其他的学者又认为其实丝绸真正的享用者是罗马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欧洲贵族,所以丝绸之路的终点应该是地中海沿岸。

我们可以把丝绸之路分三段:第一段是从洛阳或者长安到敦煌;第二段是从敦煌到撒马尔罕;第三段是从撒马尔罕到地中海。这其实不是简单的一条路,而是一种交通的渠道,包括东西方之间的许多条道路。

从丝绸之路的命名我们也可以看出,它是西方的学者研究出来的,我们才知道了自己的这部分历史。所以人类的文明始终是互相交流的。

丝绸从洛阳、长安到敦煌,再从敦煌穿过玉门关,运往西域,但是丝绸之路上不光是丝绸,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比如,为什么叫玉门关呢,因为西域的美玉从这里进入中原。

走过丝绸之路的人

第一个是张骞,没有张骞就没有丝绸之路,可以说张骞是中原第一个了解到在沙漠和高山的那一边还有一个非常兴盛的文明的人。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原因是汉朝和匈奴长期对峙。一般说早期的文明有两种,一种是农耕文明;另外一种是畜牧文明。畜牧文明的发展跟农耕文明在时间上是差不多的,但由于地理环境不一样,所以采取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一旦形成了两种生活方式,他们之间既有互通有无的情况,同时也会有摩擦和冲突。汉朝早年的时候,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就采取和匈奴和亲的政策。经过70年的养精蓄锐,汉武帝想要解决北方的大患,张骞去西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希望有一个国家和中国合作从侧面牵制匈奴,另外希望自己能饲养出很好的马。起初他的使命没有成功,大约在河西走廊就被匈奴扣留了;他娶了匈奴的妻子,11年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逃了。他逃出来以后没有回长安,他就继续往西走,找到了大月氏的居地(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边境两边),后来又到了大夏(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处两侧)。匈奴人把大月氏从原来的地方赶走了,而且杀了他们的国王,所以大月氏和匈奴有仇。但张骞去找大月氏的时候,大月氏已经安定下来,不想再去攻打匈奴了。张骞只好回来复命,他是沿着塔里木盆地之南,走另外一条路回来的。不巧回来的时候也不顺利,还是被匈奴抓住,但最终又逃了出来,回到了长安。虽然他的具体使命没有完成,但是在文化交流上做了很大的贡献。

首先,他第一次让中原的汉帝国对外部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以前都是道听途说,他很系统地做了观察和报告。

其次,他开辟了丝绸之路。以后的商人多是沿着张骞的路线,可以说丝绸之路就是张骞两次从西域回来之后才开始有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正的文化交流。物质上,他带回来优良马种(汗血马),另外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农作物和事物传了过来,石榴、胡桃、胡麻、胡豆、胡瓜等移植中土,同时我们的丝织品和铸铁的方法也传到欧洲。文化上,经过丝绸之路,印度的佛教哲学、希腊的雕刻艺术等都传入中国,对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非常大。

第二个人是鸠摩罗什,和从东向西走的张骞相反,他是从西到东。鸠摩罗什的父亲是流亡到龟兹国的印度贵族,母亲是龟兹国的公主,年轻时就读过很多佛典,佛学修养很高,扬名西域。后来中原政府把他接到了中原,让他主持翻译佛经。他把许许多多的佛经翻译成汉语。比如《阿弥陀经》、《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金刚经》,还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译经总数据《开元释教录》为74部384卷,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翻译的,也有他的弟子。他是总翻译,负责校对,一般是他先用口说,别人写出来,最后他再校对。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他翻译的。

第三个重要人物是玄奘。尽管鸠摩罗什在公元5世纪初作了很多翻译,但是到了唐朝的时候对佛教的理解越来越深,各个教派也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所以玄奘决定去印度学习,带回佛经自己翻译。到印度他学习梵语,学习佛法,造诣很高,印度的老师都认为他是所有的学生里最好的,就给了他一个讲坛,让他宣讲,18天没有人能把他辩倒。

从印度回来以后,玄奘受到了唐太宗的重视,让他做一个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的职位。但是他请辞了,他说我去西域18年带回来这么多的经文,只有我会梵文,如果我不翻译的话别人不会翻译,后来唐太宗给他建立一个藏经的地方。他自己除了翻译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创立了法相宗。

玄奘去过很多地方,花了5年的时间游历印度,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他回来后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在里面记述了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许多情况,这本书对唐朝在西域的扩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本书对后来的印度也有很大影响。印度后来有的历史湮没了,反倒从《大唐西域记》里找回很多当时的资料。19世纪印度是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英国考古专家根据《大唐西域记》,找到了著名佛寺那烂陀寺的遗址,还有释迦牟尼的遗物等。根据玄奘的记述,找到孔雀王朝阿育王的遗迹。所以玄奘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是很大的,在印度的国会里专门有描绘玄奘西行的画像。

最后我要说的重要人物是一个家族,成吉思汗家族。蒙古的历史大家都清楚,蒙古族当时生活在今天的俄罗斯和蒙古国交界的地方,是一个松散的部落群体,后来铁木真统一了很多的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初步具有国家的形式。他成立了蒙古以后,直接接触到的是河西走廊,他四次攻打西夏,这是党项人建立的国家,在现在的甘肃、青海一带。又往西打到今天的哈密、吐鲁番这一带,也就是进入了丝绸之路了。当时统治丝绸之路西段的是势力很大的花剌子模,成吉思汗派了一个贸易使团到这个国家进行贸易,花剌子模的边臣看不起成吉思汗,杀了使者;后来成吉思汗就向西打到里海,把花剌子模的国王给追到一个小岛上,在那里死去。后来整个西域都在蒙古的统治之下。以后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一直打到多瑙河,灭了已经有400余年的基辅罗斯,即今天俄罗斯的前身。当时基辅罗斯的首都在今天乌克兰的基辅,这里被蒙古人统治了200多年。另外一个蒙古分支的统帅是旭烈兀,蒙哥的弟弟,他们沿丝绸之路向西打到巴格达,当时这里是已经统治了中东五百年的阿巴斯王朝的首都,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中心。

蒙古人为什么打赢了?首先,蒙古的军队全部都是骑兵,没有步兵,机动性非常高。而且他们对马的控制非常好,他们都会用两只脚控制马,两个手可以空出来射箭,而且他们使用的弓又轻又强,这个很重要。

其次,他们解决了一个辎重给养的问题,蒙古人的方法是一个骑兵带着五六匹马一块走,没有后勤部队,士兵们换着马骑,饿了就把马杀了,利用马骨做成箭,所以蒙古的军队永远是身上的箭非常多。而由于蒙古的军人从小训练的关系,能够吃苦。这就使蒙古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

另外,从战法上来讲,蒙古人采取了“惊骇”战法,蒙古军队对不投降的城市采用“屠城”的手段,就使很多城市出于恐怖而投降,并不是每一个城都打硬仗。

蒙古人从中亚和西亚带回了很多的士兵、军人、商人、工匠和基督教教士,也学会了管理国家的行政经验。这些人对于后来蒙古灭金灭宋都产生了很大作用。比如南宋守襄阳守了很久,后来蒙古军队就调集了西域的将领和抛石机攻破了襄阳。

蒙古人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交流,它把很多东西都带到西方去了,西方的很多东西和文化也过来了。蒙古人后来接受了景教与藏传佛教,从回鹘人那里学会用粟特字母书写蒙古语。最初粟特字母是粟特人借用中东传过来的阿拉美字母,然后将这套字母传给回鹘人,回鹘人传给蒙古人,蒙古人再传给满人,所以满族的字母是从叙利亚来的,这是文化交流的另一个例子。

中国的印刷术,火药,特别是让西方所惊讶的纸币传到了欧洲,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又传到中国。朱元璋刚刚开国的时候就下令我们要继续用“回回历”。因为当时中国的历法已经不如阿拉伯的历法好。总而言之,蒙古的西征从客观上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在丝绸之路上设立了许多驿站,从地中海到北京只需要15天。

丝绸之路上的民族

丝绸之路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多元民族在这里融合。究竟先后有哪些民族呢?我这里讲三个民族。

第一个是吐火罗人,这个概念大家比较不清楚,我之所以愿意讲吐火罗人是因为刚刚过世的季羡林先生,他的专长就是吐火罗文。吐火罗人大约在2000年前进入河西走廊,当时最大的一支力量是月氏,被匈奴打败以后迁移到葱岭一带,后来灭了当时的大夏国。在总体上讲,吐火罗人的典籍、经书和商业文书都是用他们的语言和印度的字母拼写的。他们跟楼兰人、于阗人、吐鲁番人都属于印欧语系。吐火罗人很早就信了佛教,后来又信摩尼教,也信景教。大致说吐火罗人的语言跟拉丁人、希腊人比较接近;距印度语、波斯语反而远。

接着我要说说粟特人,就是唐朝时一般所说的胡人。他们本来居住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一带的地方,在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说一种属于东伊朗语的语言,跟今天的伊朗人讲的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中国的史书中把他们称为“昭武九姓”,按照音译分别姓石、康、安、何、曹等。粟特人在中国做生意的很多,整个丝绸之路上都有粟特“胡商”。他们的宗教是琐罗亚斯特所创的祆教,祆教的经文是以阿拉美字母拼写成的粟特语,阿拉美字母诞生在今天的叙利亚一带。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突厥人。他们本来住在大兴安岭地区,源于丁零、铁勒、柔然,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人在和唐朝的战争中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东突厥后来内附于唐。西突厥向西到达葱岭以西。这部分突厥人在10世纪首先伊斯兰化,然后回头征服塔里木盆地一带。向西走得最远的一支到了小亚细亚,即今天的土耳其,他们统治当地的希腊人并且和他们通婚。所以今天的土耳其人血统上当然有原来突厥人的成分,但希腊人的成分更多一些。

中亚的伊斯兰化一直到15世纪才完成,哈密是最后一个被伊斯兰化的。今天的突厥语分布非常广,除了维吾尔人之外还有乌兹别克人、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以及俄罗斯境内的许多民族。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

首先是佛教。虽然佛教不是张骞通西域时带进来的,但是,佛教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在东西文化的交流中传到中原的。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影响相当大,对包括中国人的生死观、世界观都有影响。所以后来晋朝时的佛教徒自我宣传时就说汉武帝让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带回佛教。

第二个我想说祆教,这是公元前6世纪琐罗亚斯特所创的宗教,后来在波斯盛行六七百年,粟特人基本上都是信这个教的,今天的伊朗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但仍然有祆教。

另外一个是波斯人摩尼在公元3世纪创立的摩尼教。这个教在粟特人、突厥人和蒙古人之间很流行,在唐朝的时候就传到中国来了。后来,唐朝一个皇帝――唐武宗在灭佛的时候连摩尼教一起给禁了。但是禁而不止,在民间仍有信徒,后来又传到南方去了。宋朝时方腊农民起义,他起义的号召就是摩尼教。

基督教。当时传入中国时叫做景教,是始于5世纪君士坦丁堡主教聂斯托里的一个基督教派,这位主教观点不被主流势力接受,就开始向外传播。后来传到了中国,8世纪的时候在唐朝长安立了一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在622年的时候创造的,据中国的回族说,伊斯兰最早传到中国应该是在唐太宗的时候,至少在8世纪安史之乱的时候唐政府向大食借兵,就有穆斯林来到中原,还有“胡商”中也有穆斯林,包括从海上来的“蕃客”,他们的后代就是今天中国回族的祖先。当然大批的穆斯林是蒙古军队从中亚带回来的。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的后代就形成了现在的回族。比如说郑和就是穆斯林,是随蒙古军队来中国的中亚人的后代。所以郑和身上有中亚民族的血统。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首先我要讲一讲东西方的艺术交流。我们知道,中国佛教艺术的成就很高,这是受到了中亚、西亚的影响,最著名的是犍陀罗艺术。而犍陀罗艺术又是希腊艺术影响的结果。在佛教的初期,佛教徒们认为佛的光辉的形象不是艺术形式可以表现的,所以他们根本不注重艺术的表现。后来佛教传到希腊人统治的大夏以后,大夏人按照希腊文化传统,开始对佛主塑像。这个地方就是犍陀罗,也就是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从这些图片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些雕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这些衣服的纹路。比如佛像的头发。而这些艺术后来又影响到中原,我们中国的佛教艺术也就间接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

而反过来,在这种文化交流中,中国艺术也对中亚、西亚的艺术有很大的影响。蒙古西征的时候,很多中国的绘画传到了中亚、西亚,他们也开始学习中国绘画的手法。比如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的细密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绘画的影响。

第二点,我想谈一谈造纸术的传播。在唐玄宗的时候,当时的安西都护府的都督高仙芝与阿拉伯――大食的势力在中亚的怛逻斯进行了一场战争,因为当地居民的叛变,唐朝军队被打败了,后来因为中原的安史之乱,唐朝的势力开始慢慢撤出了西域。就在这场战争中,唐军的战俘里有一些造纸的工匠,他们就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世界。撒马尔罕成为伊斯兰世界造纸的中心,出产的纸质量很高,直到18世纪,进行绘画时还要找撒马尔罕出产的纸。造纸术大约在公元750年传到撒马尔罕,在公元900年左右到了开罗,公元1000年时传到了今天的摩洛哥,1100年传到西班牙,之后再传到法国和德国。造纸术的西传,使得纸得以在西方世界普及,取代了羊皮和纸草,成为制作书籍的材料,就使书籍的成本大为降低,教育因而更加普及,带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

丝绸之路新的意义

在今天演讲的最后,我套用杜甫的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以此来形容今天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曾经辉煌一时,但是,从公元16世纪起,由于海上航路的开通与繁荣,往日繁忙的丝绸之路渐渐沦为世界上最为闭塞的地区之一,颇有“落日照大旗”的苍凉。然而,到了今天,21世纪,由于交通工具与通讯手段的发达,比如正在建设的“欧亚大陆桥”,也由于能源的重要性,这一地区又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大国纷纷视之为战略重点。中国作为这一地区的一部分,对它的重视和了解也应逐步增加。可以说,旧时丝绸之路上的“马鸣风萧萧”又获得了新的意义。

主持人:按照主题讲坛的安排,现在开始互动交流,请现场听讲的同志提问题和张教授互动。

提问: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听到张教授的演讲,也非常荣幸有机会和您交流,我想问张教授一个问题,中国图书和中国文化走出去,从政府的角度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张信刚:去年奥运会前有一个北京大学举办的冠军论坛,我也做了发言,我正好在基辛格的后面。由于过去200到300年间,欧洲属于强势,西方的文化被东方了解很多,我们没有一个受教育的人不对西方有所知,但是很多求知欲很强的西方人对中国的文化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东西方之间有着文化上的严重的不对称。我觉得,如果政府组织一些力量来做文化交流的事情,可以稍微改变一下这个不对称,当然不只是书籍,还有电视、电影、广播等等。

提问:谢谢张教授的演讲,我在外交部工作,在您刚才的演讲之中更多的是强调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实际上从历史和现实来说,中亚、南亚实际上是文明文化冲突很激烈的地方,您从这个文化角度怎么判断美国学者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从现在来说,阿富汗也好,伊拉克也好,事实上存在很多的冲突,怎么来看待文化之间的冲突问题?

  张信刚:亨廷顿的《文明之冲突》是1992年写的,是冷战刚结束的时候写的,先是发表在美国的外交期刊里。他所预测的不同文明之间必然会引起冲突,这件事情没有任何事实可以证明它。历史上,文明之间有冲突,但更多的是交流。特别是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比如这次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就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的互相依存,你的经济和我的经济是一起的。所以,我觉得文明冲突论未必能站得住脚。

  提问:非常感谢张教授的精彩演讲。这些年张先生做的工作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可能是中华文明的部分,我想问一个题外的问题,在我们向西方介绍、传播中华文化的时候,您认为中华文明最核心的是什么?如何从精神层面理解中华文化?另外一个问题,凭您的多年的经验和体会,您认为中华文明能为世界文明做出哪些贡献?

张信刚:我想释迦牟尼也在想这个问题(笑),这个问题很大,但是一点也不奇怪,我们都愿意别人知道我们的好处。我的经历让我了解一些西方人的想法。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和“平衡”的概念,“和”并不只是说大家和和气气的,而是事情不要做的过度,对敌人也不要过度的凶狠,吃东西也不要过度。另外中国文化讲求整体的平衡。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可以向外国介绍“和”与“平衡”,让人类不要走极端,要温和一点。

第二,我觉得中国人的韧性比较大,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哲学里面,很早就有道家的一种辩证的想法,比如否极泰来、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居安思危,等等。有了这种思想,千千万万历代的中国人民在苦难的时候,就能够挨过去,他们能够挺住,因为他们相信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有周期性的。如果相信绝对的思想,认为坏就坏到底,很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对于任何人的人生,或者对于治国都有益处。

提问:我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我注意到您的教育背景,您以前是学土木工程的,后来学生物医学工程,但是您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是什么使您作为理工科的学者却把注意力投向了中国文化研究的方向上来?您觉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今天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张信刚:第一个问题,我对文化的兴趣来自于父母和长辈对我的影响;也来自我个人的爱好。我许多好朋友都是人文学科背景的,比如文学院的教授,我并不只跟工学院的老师、同学交往。

第二,文化对每个人的自我认知非常重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是来自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很重要,当他不知道他是谁的时候,可能就会迷失自我;当他知道他是谁,他会有动力、会有信心,这个信心和动力跟自己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绝对是有关系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