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上热议《大江东去》何以“江湖”、“庙堂”通吃?

2009-09-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方文国 我有话说
网民表示,网络小说获“五个一工程奖”,这给网络文学拓展空间提供了有利契机。它的成功不能简单认为是网络文学渴求认可得到的回应,它更是网络文学多元竞争力的标榜和网络文学力量的展示。网络文学的发展壮大,给中国文学提供了多样发展空间,也盘活了文学的“棋局”。

本报讯 

经过为期15天的媒体公示,在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宣传部日前确定了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7―2009)获奖名单,其中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报送、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网络小说《大江东去》顺利当选。这是目前为止网络文学获得的国家最高荣誉。是什么原因让网络上蹿红的小说摇身跻主流文学才敢问津的荣耀?近日,新华网发展论坛发起了题为“《大江东去》何以‘江湖’、‘庙堂’通吃?”大讨论,众多网民参与了这个话题。

《大江东去》何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中脱颖而出呢?该书责任编辑、长江文艺出版社何性松表示,《大江东去》本身就与以往网络文化中的那些“娱乐至死”、“云雾飘渺”、肤浅透顶的文字迥然不同,它语言通俗质朴,情节真实丰富,深入生活、契合现实,以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宋运辉、雷东宝、杨巡、梁思申来代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几种主要经济形式:国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国资本,生动描写了这些改革开放实践者们的挣扎、觉醒与变异,完美展现出历史转型新时期平凡人物的不同命运,编织出一幅工人、农民、小市民、个体户到企业主、政府官员、知识分子纵横交错的社会网络。当然,还有一个不能不提到的“大环境”是,适逢今年祖国60华诞,改革开放30周年也刚过去,《大江东去》自然会引起更多更大范围的关注。

《大江东去》之所以能迅速走红,赢得专家、读者的肯定与喜爱,并得以成为出自网络的主流文学的代表,作者阿耐这样告诉记者:“写《大江东去》的过程,也是我梳理反思提高的过程。目前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自己对世界认识的提升――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也更宽容。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因为有对前30年经济和社会的总结回顾,面对目前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我可以有更理性的判断,有更从容的应对。”

网友“建军”认为,处“江湖”之远但忧其“君”,是《大江东去》脱颖而出的一个法宝。此类宏大叙事的现实题材在网络小说里属“非主流”,而此中精品更凤毛麟角,所以其从众多趋同的网络小说中脱颖而出很正常;加之现在主流文学的曲高和寡,“接地气”而来的网络文学便有了施展才华和赢得大众的空间,《大江东去》紧扣时代脉搏、有生活基础的文字作品引发社会共鸣后自然取得如此社会效果。简言之,《大江东去》在网络和主流文学中的稀有属性,是其“通吃”关键。

网友“哀伤天使”表示,《大江东去》被如此认可,是它本身的成功,也是网络文学的一次标志性胜利。很多人都认为网络文学“上不了台面”,主流文学及其个别作者对网络小说有时更是嗤之以鼻,所以它的成功“突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大江东去》给网络文学拓展空间提供了有利契机。它的成功不能简单认为是网络文学渴求认可得到的回应,它更是网络文学多元竞争力的标榜和网络文学力量的展示。这是网友“啥都无聊”的看法,它以点带面地让人们更多地从《大江东去》个案关注到整个网络文学的未来走向。

新华网发展论坛版主认为,在网络文学走过十年的时候,《大江东去》在官方和民间两大视野中的突起,从某种程度上见证了网络小说从垃圾文学到市场传奇的转变,也让大家看到了新时代文学生命力的另一种延续,更给阅读者带来新的、丰富的文学体验,甚至在这十年,给特定读者在特定阶段深深的触动和影响。网友“但是”说,草根对表达的渴望、主流文学的不景气、网络出现的恰逢其时,都促使网络文学诞生和成长,随着它的发展壮大,竟被网络作家们“打”出一片新天地,给中国文学提供了多样发展空间,也盘活了文学的“棋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