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华国学研究院80年后重建

2009-10-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洪波 我有话说
清华国学研究院早已成为一段传奇,如今,这段传奇将续写新篇――80年过去后,清华将再办国学研究院。在11月1日成立大会举行前,将出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的刘东教授接受本报采访,介绍了相关情况。

读书报:清华国学研究院停办已有整整80年,为什么会在现在“重建”?

刘东:这与国学受到重视的大环境有关。实际上,早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早已成立了国学院。国学在民众中也很受欢迎,百家讲坛的热播,一些学术明星的走红,都已证明了这一点。但目前国学研究人才还比较缺乏,严肃、高深的研究还比较少,不利于国学持续、健康地发展。国学必须具备与世界先进文化对话的能力,这就要求它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也就是要寻找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严肃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

读书报:与老清华国学院相比,我们今天对国学的理解是否有变化?

刘东:什么是国学,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一个极端的看法是,国学就是“六艺”;另一个极端的看法则是,国学无所不包,一切中国学问都是国学。我们今天的理解,应该在这两种极端说法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实际上,国学是一个近代概念,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老清华国学院的几大导师,全是国内对西学了解最多的学者。比如梁启超,他不但是中学的通才,也是西学的通才,他对小说的引进、新闻的引进、政治制度的引进,都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又比如王国维,他早年专门研究康德、叔本华,还做了不少翻译。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都曾留学欧美,他们学问的根基是在留学时打下的。虽然他们都浸染于西学,但对中国文化的态度都不是消极的。他们不是要取消中国文化,而是要增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的能力,这才是真正中西合璧。老清华国学院开学时,吴宓在会上发言,对国学有一个定义:“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这是就国学研究的内容而言,而且这个内容范围的边界是确定的,但是,研究方法却是与时俱进的。80年来,研究方法当然有很大的发展。

  读书报:老清华国学院成功的一大秘诀在于延聘名师,请问目前清华国学院研究团队的组成如何?

刘东:老清华国学院的团队确实很强大,这个阵容,在当时没有哪个学术机构能与之相比,恐怕今后也难有与之匹敌的。另外,老清华国学院学生的水准也非常高。老清华国学院1925年成立,1929年停办,总共只招收了70多个学生,其中40多个后来都成了知名学者,如王力、陆侃如、高亨、谢国桢、徐中舒、姚名达、刘盼遂等,成材率如此之高,令人惊异。当时中国文化虽然遭遇了重大打击,但其命未绝,仍有一批好学深思的年轻人,从小浸润于中国古代典籍,打下了学问的底子,他们报考清华国学院,其实是带艺投师。另外,当时中国大学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清华国学院全无今天大学体制化的弊病,而是延续了中国古代书院的风格,这种风格,比较适合国学的传授。我们不好拿现在与以前相比,但老清华国学院的存在,对今天的我们是一种激励。

目前的清华国学院已有4人,我想我们这4个人都能够独当一面:其中陈来主要研究中国哲学,他是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刘迎胜、姚大力均以元史研究见长,他们是中国元史研究会的正副会长;而我主要研究美学、比较文学和国际汉学。当然,这个团队还会有新的人加入。

读书报:请问国学院成立之后会有哪些计划?

刘东:与老清华国学院以及现在国内其他高校的国学院不同,清华大学国学院不以教学为主,也就是说,我们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但会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开展研究为主。至于具体的计划,我概括为:“三个讲座”、“两个杂志”、“四个丛书”。

“三个讲座”包括:“梁启超讲座”(思想与宗教);“王国维讲座”(美学、比较文学和汉学);“陈寅恪讲座”(元史及边疆民族史)。这三个讲座分别由陈来、我、刘迎胜和姚大力主持,但不是我们自己主讲,而是邀请国际上的顶尖学者来讲,比如加拿大著名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和美国著名学者德里克答应我们的邀请,可能来清华讲学。

“两个杂志”是《中国学术》和《清华元史》。

“四个丛书”包括:“清华国学讲座丛书”;“清华国学院文存”(将全面整理清华国学院几位导师及其弟子的著述);“清华国学论丛”(收录与清华国学院有关学者的新作);“清华国学译丛”(将中国学者最好的著述翻译介绍到国外,如王国维《人间词话》、陈寅恪《唐代政治制度史论稿》已列入翻译计划)。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