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原版教材与本土教材的生存大战

2009-10-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陈洁 我有话说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发展,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与国际接轨”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外文原版教材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和广泛。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对于本土教材业的发展来说,又未使不是隐患。

以外文教材教学为骄傲

应该说,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普

遍还是以能够使用外文教材、实行英语教学为荣的。事实上,即使在全国范围内,也只有在少数顶级的高校,或者一线大学的顶级专业里,师资和学生的素质才保证能够使用外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

2005年11月的《北京晨报》曾有过题为《清华北大使用原版洋教材北京高校开双语课程》的报道,文中称:“哈佛、牛津、斯坦福大学的原版教材怎样?如今,在北京部分高校课堂,大学生们正同步使用原版的‘洋教材’。”可见,那时候高校使用原版教材还是一件新鲜事,被称为“时尚”。而且,在当时,不仅只有极少数学校能做双语教学的尝试,而且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学生英语水准和师资能力不足,授课效果差,30-50美元的洋教材对学生来说如同天价等。

而现在,随着国内经济形式稳定发展、国际开放程度加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使用原版教材。据悉,清华全校开设有一千多门课程,接近三分之一都采用或部分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尤其是核心课程,大多数都已“变脸”,覆盖各个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北大、人大、北师大和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流学校,采用外文教材的比例也都在5%-25%之间。

与此同时,国内原版教材影印本的引进和出版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中。据人大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引进原版教材的基本都是重要的大学出版社和教育社,从历史上看,主要分两步,首先是本世纪初,最初引进的多为计算机和理工科类的教材,比如网络技术、数据库、人工智能、离散数学等,也包括一部分医学类教材。因为这些方面,国内与国际的差距比较明显,也没有什么思想观念性的东西。早在200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就率先推出“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外优秀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教学用书”,出版计算机类教材的影印本,反响不错。

紧随其后的第二波引进高潮中,管理、经济等社会科学和政治哲学、西方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原版教材才涌入国内。可以北大的哲学类教材和人大的经管类教材为代表。他不客气地说,原版教材就是大学出版社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他们对于原版教材影印本的出版发行也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除了正规的购买途径,到了夜幕降临,五道口、北大附近天桥上,还散布着小商贩,买的都是原版书,其中一部分就是英美各国高校的教材,价格30-60元不等。据说,小书贩每晚的营业额数百元不等。记者在采访中,正碰到一位叫杨婷的同学正在购书,她自称是中国林业大学生物系的研究生,购买的是一本专业教材。她承认,本科在地方高校读书,没有接触过原版教材,现在学校也没有要求,但她想挑战一下自己,锻炼英文,同时也熟悉一下专业英文。这是她第一次自费购买原版教材,觉得自己未必都能看懂,但“凡事总有一个开始嘛,”她说。

对于原版教材,学生的态度各有不同。普遍表示欢迎,虽然这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处理专业的一位李姓同学称,他大一就开始接触外文教材,老师的板书只有英文,专业词汇也不懂,一开始觉得难度很大,但大三再使用原版教材FIELD AND WAVE ELECTROMAGNETICS(《电磁场与电磁波》)上课时,就觉得比较轻松了。他认为,使用原版教材可以直接与西方教育接轨,申请留学时,在专业选择和设计上有很大便利。国内的相关教材,也不过是转述外文资料的信息,专业术语的翻译还可能很怪,“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使用外文词汇和教材,没必要多费事。”该同学说。

但是,也有同学表示了不同看法。与李同学同行的另一位同学认为,现在有的课程使用原版教材有点“显摆”和“赶鸭子上架”的嫌疑,老师教得不顺溜,学生学得不轻松,他觉得如果能有好的本土教材,他还是更希望用本土教材。

原版教材的使用和出版两盛,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回国抢滩的海归教师增多、学生专业英文阅读能力加强、学生的经济消费能力增强、留学更加普遍……这些曾经限制原版教材的瓶颈,现在成为原版书盛行的原因。

本土教材出版业的忧患

毫无疑问,原版教材直接挤占了本土教材的出版发行空间。对此,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清华的李同学和林大的杨婷同学都提到,国内的一些高校教材,内容陈旧,知识更新缓慢,尤其是在自然科学和管理等社会科学等领域,与国外名校的名牌课程教材差距较大,在教学内容、体系上也缺乏与一流大学的沟通。一些大学的负责人和教师也认为,适当引进和借鉴国外名牌大学的原版教材,是中国高校走向国际化的一条捷径。

国内出版业的从业人员却对此表示了忧虑。就像留洋博士是“海龟”,本土博士只是“土鳖”一样。原版教材相对于本土教材来说,也显得更现代、更前沿,对这样一种现象,要一分为二地看。北大出版社的一位部门负责人认为,从中国的开放来看,引进原版教材是进步,但从长远来说,一个国家的教材出版,还是要靠本土教材。本土教材有天然的优势,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当然,前提是本土教材自己要争气,要做大做强。

广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吴科达指出,这就跟支持国货一样,一方面,我们要支持民族产业,但另一方面,市场规律高于民族感情,如果支持国货反而助长了国货的不思进取,那其实是害了国货。

同校的陈曦老师则提到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他说,从历史上看,20世纪初期,中国高校没有自己的系统教程,一方面,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直接采用外文原版教材,但另一方面,有识之士也一直在尝试自撰讲义、编写本土教材。共和国建国之后的1950年代,中国也是大面积采用苏联的原版教材,但很快就培育出了中文本土教材。可见,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时间短,各方面的储备不够,应该给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孕育发展。如果一味地偏向原版教材,不利于本土教材的发展。而事实上,即使完全使用原版教材,实现全英文授课,在教学方式、教育理念方面,也仍然存在中国化的问题。可见,最好的情况,不是在中国复制外国的教学小氛围,而是中国高等教育有自己的特色和味道。

拭目以待的未来

事实上,国内出版社对于引进外文教材,也经历了两次态度转化,第一次是从观望到积极跟进。2001年时,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曾召开“高校教材改革座谈会”,专题讨论引进外国原版教材的问题。当时的教育部官员、高教社领导和中图总公司董事长,讨论了引进原版教材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的困难等,而国内出版社因为版权、定价、销路等问题,还在徘徊和观望中。随后,因为有了一些成功的例子,各大高校出版社才开始积极跟进。

出版社目前正面临的第二次态度转化,是从热烈跟进、急剧发展到冷静思考、稳步发展。某高校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教材出版的特点,是受制于高校的课程设置,高校能否开设双语课程,能开设哪些课程,开设多少,原版教材就能引进和出版多少。从这个角度来说,原版教材的引进出版是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晴雨表。

现在的高校教育,正在越来越深入地进入冷静思考阶段。高校里,海归博士的待遇高于土鳖博士,在外国刊物上发表论文高于国内刊物,这些现象仍然存在,但已经有了对此的反思。中国的高等教育和教材出版,不能总是为西方的马首是瞻,也并非国外的月亮格外圆和亮。我们不能一味地厚西薄中,而是要在利用、借鉴的过程中,培育自己的本土教材,发展自己的高等教育。原版教材的引进、出版和盛行,将只是中国本土教材成长和成熟过程中的催化剂。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