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吕芬成为最年轻的“不朽者”

2009-11-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法兰西学院11月12日正式接纳作家、医生和外交家让-克利斯托夫・吕芬(Jean-Christophe Rufin)入席,57岁的吕芬由此成为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也是唯一一位20世纪下半叶生人。

 

 1952年6月28日,吕芬生于布尔日,学医后加入人道主义医疗志愿队,赴非洲等地工作,2007年起任法国驻塞内加尔大使。

吕芬工余从事小说创作,成绩斐然,尤以2001年龚古尔奖获奖之作《红色巴西》最为知名。此书李焰明中译本于2008年3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小说以苦命孤儿兄妹受骗加入16世纪法国殖民船队,远征里约热内卢外海的一个小岛――所谓“南极法兰西”唯一的立足之地。这是一段今日法国人几乎完全遗忘的殖民历史,最后的结局是可悲的失败。吕芬并未借此控诉殖民主义的罪恶,相反以多少带些喜剧性的眼光,审视了一番殖民大潮的荒谬。当殖民地不可一世的欧洲文明因为圣餐和圣油问题摇摇欲坠时,少女科隆布却逃向丛林深处,过起了赤身裸体、无拘无束的生活。

去年6月,法兰西学院投票将吕芬选入,对号入座,承继已故传记名家亨利・特罗亚的28号坐席。在12日的入座式上,吕芬致辞,赞缅特罗亚前辈。

法兰西学院由黎塞留主教创办于1635年,入选院士采行终身制,有“不朽者”之称谓,且只有40人的席位。现任院士去世后,方可增选新人。

吕芬当天面对三十多个老前辈,略显少年调皮:“首先请求诸位免我的罪:我不相信不朽。”

对他而言,不朽意味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不断涌现,更生不息。“然而,如果说我质疑不朽,那么我坚信的是永恒的青春。”话至此处,已艳光四射,但他再出巧言:“我们并非永恒青春的受益者,而是保证青春永在的工具。”他大赞在座诸位师长,集体铸就了一个青春的不死之躯:“感谢你们全体,生生不息,战胜时间。你们以激情、才华、作品和非凡的人生,造就了学院。”

由于不久前两位老院士莫里斯・德吕翁和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先后去世,学院四十把交椅现仍空两席。

2002年,程抱一成为法兰西学院首位华裔院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