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庆30周年特刊

2009-12-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书的因缘,说到底还是人的因缘,感情的因缘。值得深长回味之外,非笔墨所能表达矣!

钱志熙

真的非常感谢北大出版社,在我最初摸索着走进学术殿堂时,曾给我鼓励和支持。我自己觉得生命中最丰盈的一部分,已经和北大出版社联系在一块了。

温儒敏

我的第一本学术书《中国小说美学》

叶朗著

出版时间:1982年第1版

改革开放后,我感觉学术的春天到了。致力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是我过去的夙愿。在研究中国美学史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明清小说评点,很有趣。到北大善本室查资料,一边看,一边抄,抄了好几本,图书馆的人都很熟悉我。鲁迅、胡适、郑振铎等,对中国小说评点与注的价值重视不够,这是传统的偏见。我在北大开了中国小说美学课,受到学生极大的欢迎,教室满满的,过道里也是人,连讲台上也坐了两个人。我整理上课讲稿,就是在北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小说美学》。这本书紧紧跟教学结合在一起,先讲课,影响大,后出书。另外,传统研究注重诗说、文论,对小说不重视,中国注重诗歌理论,有“意境论”,西方小说理论发达,有“典型论”,这很片面,当时觉得有必要对一些片面的观念进行校正。

当时北大出版社条件不太好,在郊区的一个小印刷厂,错误百出,我去校对了七天七夜,改错,有时越改错误越多,我还跟着一个校对员去印刷厂花了一天时间校对了一遍。书印出来后很好,第一次印了五万,马上发完了,很快加印了三万。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著名作家萧乾、梁斌都来过信,当时全国多家报刊发表评论,这种情况很少见。《中国小说美学》对我意义很大,有朋友说我第一本发生较大影响的书是《中国小说美学》。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的第一本学术书洪子诚

《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

洪子诚著

出版时间:1986年第1版

当时对出版社有点害怕,怕被退稿,那时出书不容易,出版社找黄子平审稿,写了个意见,还可以,出书了,还不错。当时影响也没有太大,我的那些问题又不热闹。后来才有人觉得有参考价值,很多问题提得比较好。

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很重视学术,关注学术深度,不怎么关注时髦的东西,这是出版社的风格。当然这并不是说我的书就有学术深度。

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的第一本学术书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袁行霈著

出版时间:1987年第1版

我最早和北大出版社发生关联是1982年,我和另外一个老师合编的《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在北大社出版,后来是《中国文学史纲要》。

第一本个人学术专著应该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你可以看一下林先生的序,比我整本书都重要,真是一篇好文章,后记中有一段话谈治学经验。为了《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封面,当年和乔征胜老师一起去城里看封面,封面上的“诗歌”两个字选自篆书,我们去复印,剪贴,设计成这个样子,出书后人人都说好,放在书架上很显眼,在80年代初有这样的封面已经很不错了。整个过程很愉快,跟乔老师有密切合作。

袁行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主编。我的第一本学术书乐黛云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乐黛云著

出版时间:1987年第1版

我与北大出版社的关联很早、很深。我主编的《茅盾与中国现代作家》是北大出版社的1号书,当时北大出版社刚刚成立。后来,我的第一本学术专著《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于1987年出版,那时我从美国刚刚回来。北大出版社对比较文学很支持,跟别的出版社不一样。张文定先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支持、出版比较文学的著作,出了一大批比较文学的书,在全国的出版社里出得最全、最多,当时开风气之先,影响很大。

我和张文定主编的那套“北大学术讲演丛书”里的詹姆逊的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对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有史景迁的《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后来也影响很大。很多书当时看不出来,三五年之后才能看出意义。

乐黛云,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我的第一本学术书温儒敏

《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

温儒敏著

出版时间:1988年第1版

我的第一本书应该是《郁达夫年谱》,1980年交给香港一家书局出版,王瑶先生还亲自作序,不料后来这家书局破产,书不能发行,连稿子都未能要回来。第二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定稿大约是在1985年,两年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印行,但这是我与钱理群等学兄合写的教材。

我真正在北大出版社出的第一本学术专著是《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该书是博士论文,1987年通过答辩。那时北大文科的博士生很少,整个中文系第一届读博士的就陈平原和我两人,所以论文很引人注目。恰好那时北大出版社在筹划“青年学者文库”,推举学界新进,在当时这也是领风气之先的,负责文库的张文定先生非常热心来拉稿,便把《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当作文库的头一批书出版了。那时出版一本书很不容易,记得连书后附录一个索引,也是和文定先生反复推敲才做成的。这本书写得匆忙,有“做文章”的痕迹,自己不是很满意,不过题目比较重要,有些问题是头一次认真讨论,影响比较大。后来得过奖,又被韩国翻译过去出版,甚至还引发了好些以思潮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

真的非常感谢北大出版社,在我最初摸索着走进学术殿堂时,曾给我鼓励和支持。我自己觉得生命中最丰盈的一部分,已经和北大出版社联系在一块了。

温儒敏,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我的第一本学术书曹文轩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

曹文轩著

出版时间:1988年第1版

我的第一本书是我的讲稿,讲的是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这与一贯的作家作品论之研究路数有很大的区别,听讲者似乎很感兴趣,于是一连讲了四轮,堂堂爆满。北大出版社的宋祥瑞先生听说了,问:“你有没有将你的讲稿出版的打算?”那时,我还没有出版过一本学术性的专著,听了他的话很兴奋,问:“能出版吗?”他说:“给我看看吧。”

我就夜以继日地将讲稿改成了书稿,然后交给了他。没过几天,他敲我的窗子――那时的出版社有一些编辑室因为还没有办公的地方而临时将办公地点设在我窗前的木板房里。我将窗子推开了,就见他笑眯眯的(他永远很厚道很真诚地微笑着)。我有点儿紧张地问道:“能出版吗?”他说:“能。”他将稿子从窗子里递给我,说:“你再改一改吧。”

他走后,我翻开稿子来看,那上面已经被改动过,并在旁边提了不少意见。似乎不是一个人的笔迹。后来我才知道,这本书是由他与张文定先生一起来承担责任编辑的。那些红色的蓝色的圆珠笔以及黑色的红色的铅笔在稿子上写下的字,我依稀还记得。书改了几稿,很快就出版了,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当时不像现在出书这样容易,在我那样的年龄上出版专著的人就更少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不少荣誉和实惠。关键是,它为我打开了学术的道路。宋祥瑞先生、张文定先生以及北大出版社,是需要我一辈子感激的。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著名作家。我的第一本学术书吴志攀

《金融法概论》

吴志攀著

出版时间:1992年第1版

1992年应北大出版社之邀,将我在课堂上讲过多遍的讲义《金融法概论》整理出版。

那时,我已开始用电脑写作,电脑是286的兼容机。这架台式机架在家中走廊吃饭小桌和暖气之间的木板上。每当写作时,键盘才拿到桌面上来。当时家住在中关园一室一厅房,一家三口人,住在一室里,厅里吃饭和接待学生,我写作业在厅里。

我在这本书中,使用了一些历史资料。写作也是沿着时间延续的线索,让叙述的内容逐步展开的。我采用这样写作的方式,心情很愉快,好像不是在写教科书,而是在写“历史故事”。

出版社的编辑非常照顾我,除了要求我符合有关教科书的格式外,编辑尽量保持了我的个人风格。这是我写的第一本书,心里感到没有底数。后来在编辑的帮助下,心里感觉好多了。写作的紧张感和疲劳感渐渐消失。顺便要提一句的是,这本书的封面,是按照我建议的设计做出来的:黑底金字的书名,没有任何其他装饰。出版社编辑尊重了我的要求。书出来了,我看到样书时,就知道我建议的设计失败了。我的朋友和同学,看到这个封面都认为失败了。但大家给我面子,不好意思当面对我说。学生们对这本书的叫法更让我记忆深刻:“黑皮书”。

后来我的书,封面设计完全交给编辑,一切都由编辑决定。结果每次封面设计,都比我想象的要好。《金融法概论》后来修订了四版,经过16年,还在不断修订和出版。责任编辑李霞女士换成了冯益娜女士,后来是邹记东先生。我非常感谢他们。

吴志攀,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法律总顾问,兼任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最高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员,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银行法》起草小组顾问。我的第一本学术书钱志熙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钱志熙著

出版时间:1993年第1版

话说我已出版的六七种书,其中有三种就是我的母校北大的出版社帮我出的。第一部《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原是我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后,又开始进行大幅度的改写,同时找出版社出版。须知当年出书,比今天要难上许多倍。恩师陈贻?先生比我更焦急。他托我大师姐同时也是我副导师的葛晓音先生去北大出版社问,想在“青年学者文库”中出。她帮我去问了,出版社回复说是该文库已结束出版了。只好作罢!可巧有一天,张文定先生去陈先生家拜访,陈先生就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机会,文定先生听后,一口慨允。说还可以放在“青年学者文库”中出版。先生随即将这个消息告诉我,并且吩咐说:“先不要告诉别人啊!”这话一辈子都不会忘!于是我在没有与出版社签订任何合同的情况下,继续修改。

一年后将书稿交出版社,指定由王春茂先生担任责编。王先生原是文献专业的老师,学术功底深厚,编辑的水平高而且十分认真!完全是北大老一辈传下来的那种认真!好几次去他家里,与他商榷一些文句,有时也包括个别的观点。有些我向他解释,他接受了,有些我接受他的建议,作了一些修改。责编!责编!这才是真正的责编!一本书里有他的心血!这本书是1993年出的第一版。

前几年,又是张文定先生,建议将它再版,并且仍由王先生担任责编。于是2005年出了《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修订版。第一版封面设计出了一点问题。拿到手稍微有点沮丧。第二版则出得十分漂亮,用王羲之《兰亭序》作封面!这本书后来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还得了第二届青年社会成果奖。在学术界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值得自我感慰的是,母校出版社提携了我,而我也能对得起这种提携。若干年前,张文定先生跟我说,你个人写一部诗歌史,我来帮你出。兹事体大,需要许多年,我一直没有下决心写。但他的这番盛意,我是永记着的。恩师陈贻?去世后,我们想用编纪念文集的方式来纪念恩师,最后还是张文定先生帮我们出版,都是北大出版社掏钱!没花系里一分钱,也没花我们自己的一分钱!还记得张先生那时说:“这几天我想起陈先生的往事,也很难受。”书的因缘,说到底还是人的因缘,感情的因缘。值得深长回味之外,非笔墨所能表达矣!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的第一本学术书张辉

《审美现代性批判》

张辉著

出版时间:1999年第1版

《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国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出版于1999年底,转眼已10年。这本书,在我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也是我独立出版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对我个人的学术生命而言,这是一个难忘的开始。

说它难忘,首先因为它集中小结了自己至少从1990年代初期起便已开始的对审美现代性问题的一系列思考。从1991年至1994年,我在南京大学师从赵宪章教授攻读文艺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题为《形式理性批判》。在那时,便已尝试从梳理“形式”这一20世纪西方美学关键概念出发,从美学(即感性学)的意义上反思工具理性所主导的西方现代性。此书列入“北京大学青年学者文库”,并受到上山出版基金的资助。这尤其要感谢乐老师、温儒敏老师、陈平原老师的大力推荐。温老师当时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是他向责任编辑张冰女士推荐了我的这第一本书。也是从出版这第一本书开始,我和张冰女士成为好朋友,并开始了与北大出版社的更多有效合作。

说起来,自己此后许多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作品,都与这本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我的《冯至:未完成的自我》一书,将博士论文所提出的问题向纵深有所推进,由“面”的研究返回到冯至这个个案,一个独特的“点”;我的《德意志精神漫游:现代文本解读》一书,试图在细致解释现代德语文学文本中,寻求现代性问题的症结之所在;而最近即将杀青、并将继续交北大出版社出版的《〈悲剧的诞生〉疏证》,则通过对勘尼采《悲剧的诞生》5个中译本与近10个英译本,力图将中德美学与诗学关系的研究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文本实证层面。

不仅如此,甚至我的另一个学术兴趣,即文学解释学以及由此延展而成的对经典特别是古典作品的阐释实践,也与我在博士论文中逐步形成的对现代性的判断有关,与我认为在现代世界中应该保持诗与哲学的张力、古代与现代的张力这个基本认识密切相关。

毫无疑问,这确是一个富有意义的、难忘的开始!

张辉,北京大学中文系暨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我的第一本学术书王曙光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

王曙光著

出版时间:2003年第1版

我在读本科期间即与北大出版社的前辈有所接触,当时的社长彭松建先生既是优秀的出版家,也是卓有建树的经济学家;当时的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张文定先生,更是我熟识十多年的长辈,在很多次闲聊中让我见识到老学长的从容而豁达的胸襟素养;以后的总编辑温儒敏教授和张黎明先生,前者是我从教多年的前辈学术大家,后者是我二十年前就相识的学长。1998年我留母校服务以来,在研究与教学的过程中与出版社同仁有了更多的交往,受惠于出版社甚多。检点箱箧,我竟然发现,在十年来我发表的专著、教材和译著中,竟然有三分之一(五册)出自北大出版社。如果说北大出版社对我有“提携之恩”与“知遇之恩”,那绝不是矫情的话,而是肺腑之言。

我特别要提到我的博士论文《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的出版中所经历的事情。这篇博士论文写于我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期间,2002年底回国通过论文答辩,旋将30万字书稿交北大出版社。当时学术界对金融自由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状态,坊间还没有以“金融自由化”为题的专著出现。当时符丹老师将书稿交总编会讨论时,部分与会者对“自由化”一词提出质疑和担忧。幸而符丹兄在会上对拙著的学术思想对与会者作了充分的解释,又得到张文定先生的鼎力支持,此书才得以顺利付梓。实际上,该书正是对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的传统金融自由化理论的重新审视与批判,认为传统金融自由化理论着重于解释金融自由化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层面的意义,而对于金融自由化对于经济增长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却缺乏深入分析,未能全面考察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控制、金融危机防范以及金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该书经叶楠编辑精心校对,出版甫一年,初版三千册即告售罄,次年又出了第二版。母校出版了我的博士论文兼第一本学术专著,这是值得我感铭终生的。

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