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好书最美

2009-12-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一本科学教育的好教材

■王渝生

《科学的旅程》是一部关于科学发展的编年史著作――从古代的科学萌芽到中世纪的科学蒙难,从16世纪的科学革命到17世纪的近代科学,从18世纪的理性时

代到19世纪的综合时代,从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科学到20世纪下半叶的科学前沿,一共五编56万字,还有数百幅黑白和彩色的照片或插图,似乎平平稳稳、中规中矩,其实,与同类科学史著作相比,它自有其突兀之处。

首先,它对每一历史时期的科学发展,都是分三个部分进行考察: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科学与社会。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都纳入物理科学――实际上是物质科学之中。关于科学与社会,则把科学产生的背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光明与黑暗,主流与逆流……都描绘得入木三分,成为本书的亮点,即其独具的特色和优势。

其次,一般的科学史著作,讲到近代科学革命,都是以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作为天文学革命的标志。无独有偶,本书却与之并列了1543年维萨留斯《人体构造》的出版为标志的生理学和医学革命;而且从哥白尼到牛顿,从维萨留斯到哈维,分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门类,描述了从16世纪近代科学革命到17世纪近代科学诞生的全过程,得出了既是尊重历史的又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最后,本书的作者在书中的重大科学事件描述中,突出了人的因素,因为科学不仅是知识,不仅是知识体系,更是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而且,本书的描写重在科学发现的过程,包括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的交织,使读者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艰辛和伟大:科学需要献身精神,一般说来不需要牺牲生命,但需要你付出毕生的精力和足够的勇气去开拓创新;科学还需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但是科学也需要充分的幻想,幻想也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科学还特别需要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家都是童心未泯的人,其实,童心未泯就是人心未泯,就是人性未泯。(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聆听季羡林

■夏欣

据说近20年来,先后有100家左右的出版社出了200多种季羡林先生的文集。尽管如此,《风风雨雨一百年》――季羡林自选集的最后一册,还是挺特别的:书不大,却林林总总,图文相宜,收录的作品是他一生不同时期的全景记录,篇目由季先生选定并题序;文章立足“存真求实”,全无删改,也是先生自己的意思。书中的7个部分像一串串记忆的珍珠,把老人风风雨雨的一个世纪串起了一个美丽的圆。

在这本书出版仅几个月后,季羡林先生溘然离世,这本精美的书又成了先生的告别之作。

季先生为这套书写的代序《做真实的自己》,很短,很朴素,道出了“真实”在一个纯粹的学者内心的权重。文品如人品,季羡林先生首先是这样一个平平常常、坦坦荡荡人。他一生不求闻达,多次坚辞“大师”,把声望和地位都看成是别人的事。编文集的时候仍然强调“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都应该如实的表达出来”。“统统保留”的意思,就是“存真”。

季老说的“存真”,我想不全是把自己一生的起起落落照原样拿出来“晒”的意思,他是想把自己在生活、治学道路上的所感所悟、所失所得,留给后来人借鉴。在古文字学、东方学、佛学等等领域的精深学问之外,季羡林一生都有着浓浓的文学情缘,这于广大读者真是幸事。阅读《风风雨雨一百年》的感觉特别美好,无论书中灰黄色的童年记忆、留学十年学术研究的发轫,还是看他笔下的恩师、亲人、友人,听他谈人生、谈读书、谈中国知识分子、谈他的病和老年的思索,都亲切过瘾。

相信见过或没见过季先生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意念中都会有和蔼稔熟的一位长者在面前,话不多,声也不大,但打开话匣子就由不得你不凑过去听,听了必有所得,领略到真正的大家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作者系高级记者、新天地杂志社社长、总编)

以西方科学传统为镜

■周国平

陈方正的《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2009)是一部研究西方科学史的重要著作,在我看来,其重要的程度,在迄今为止中国学者所写的同类著作中,当居榜首。如同副题所示,该书的宗旨是欲寻求“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这个重大问题的答案,因而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科学史研究,作者循此对前人的相关著述做了艰深的梳理和考究,而结论则隐含在该书的正题中。这个结论便是,现代科学是奠基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大传统(“继承”)经历了牛顿革命(“叛逆”)后的产物。

长期以来,国人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科技为何在近代以降落后于西方?对于这个问题,李约瑟的观点具有广泛影响。李约瑟用皇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证明了中国古代拥有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由此得出一种认识: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只是到了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科学才超过中国,原因则应求诸资本主义兴起、社会制度差异等外部因素。作者对李约瑟的这个“中国科技长期优胜论”提出了严重的质疑。他首先改变了问题的提法,“中国科技为何在近代以降落后于西方”这个提法包含了从时代变迁中寻找原因的思路,相反,“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这个提法则提示了从西方本身的传统中寻找原因的思路,使得问题的实质豁然开朗。

本书中论述古希腊科学传统的篇章是最富有启发性的,西方科学的源头和现代科学之所以诞生于西方的秘密皆在于此种传统。现代科学之所以在西方出现,完全是得益于这个以探索宇宙奥秘为目标、以追求严格证明的数学为基础的西方科学大传统。

本书作者做的是西方科学史研究的文章,实际上也是以西方科学传统为镜,对中国文化传统做了深刻的反省。我本人认为,正因为此,本书对于一般地关心中西文化问题的读者也极具价值。事实上,中国科技的落后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我们在哲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领域同样是落后的,因此,从整体上反省中国文化传统的缺陷,从而寻求变革的方向,是每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的责任。(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倘不遇故,何以知新

■梁晓声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这三十年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辩、变、快。

“辩”是改革开放的端点,正如宇宙大爆炸是时间的端点。只不过,前者是真相,后者是推想。

在中国,1949年后,关于“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一辩起来,往往便上纲上线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更往往,有人必要遭殃。所幸,虽然有人咄咄逼人,有人承受压力,但并没有什么人又被打翻在地,于是家破人亡,这一点本身亦是一种进步。其辩,曰思想斗争也未尝不可,但视为交锋更恰当些。

那么,这是一部很“政治”的书吗?

当然具有政治色彩,但并不属于那种令人敬而远之的“政治书”。因为作者也只不过引领我们回顾一下,三十年来,改革开放之中国曾经历了哪些事情,那些事情对中国包括对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影响作用?

回顾以往,差不多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多少有些意义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人生坐标,几乎都不同程度的因而改变了。三十年后的今天,亲历了这三十年的中国人,现在是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又几乎都与三十年来其变之快不无关系。

而更主要的是,也许,此书有助于我们预见中国的明天,并对自己明天的人生,也能超前作出判断和准备……(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作家)

站在整个人类文明演化的角度

■詹福瑞

社会发展至今,全世界的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共同的问题,例如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全球生态平衡进一步被破坏,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不断扩散,文明的冲突,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等等。仅仅依赖某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文明都无法给出合理的答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促使我们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进行反思,整理人类发展进程的脉络。这本《简明新全球史》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可以有一个参照和借鉴。

《简明全球史》是一本站在整个人类文明演化的角度来编辑的历史教科书。不同于一般的世界史教材只是简单地将各民族、区域或者国别历史进行汇总,它关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不同文明相遇的历史脉络。不同的文明相遇后都会产生相互影响,无论是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这种相互影响,无论是帝国的扩张,还是远距离的贸易,还是文化的传播,甚至是疾病的蔓延,各个文明都在独自传承和相互影响下共同促进了人类历史的演进。正是由于文明的相遇和相互影响,人类文明不再是孤立的、相互割裂的各个部分的简单汇总,而是发展成为统一的整体。因此,必须采取一个完整的视角来考察人类文明的演化进程。《简明全球史》就是站在这样的立场进行选裁和编辑史料的,同时,本书在历史叙事中选择了一些为人熟知的历史人物,例如张骞、玄奘和多娜・玛丽娜等,通过他们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不同文明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今天的人类文明是历史上各个文明相遇、相互影响发展而成的整体,在方法论上就需要站在各个文明之外进行观察和阐述,才能真切地刻画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因此,无论是欧洲中心论,认为欧洲文明才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其他的文明都是停滞不前对人类文明发展没有贡献,或者是其他过分强调某一文明的优势的角度,都是不可取的。在这本《简明全球史》中,作者力图站在客观的立场,摒弃陈腐的欧洲中心论,通过史料再现人类历史的演化。

正是由于本书所关注的角度,作者通过资料来展示历史进程,却很少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或对历史经验进行归纳。鉴往知今是我们阅读历史的重要理由,但书中相关内容还需要读者自己体会和阐发。(作者系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教授)

捕捉西藏文明:像风一样的灵魂

■雷达

不是谁都可以评论这本《风化成典》的。也许这是一本只有藏学研究者才有资格评论的书。我对藏学没有任何研究,只是一个读者,由于做文津图书奖的评委,幸运地接触到了这本书。但我愿意说出我的感受。在我看来,这本原来只是准备写给西藏青少年阅读的通俗性文史著作,或者如作者所言,只是准备写一部有关西藏历史的“故事书”,却由于作者长期的积累和才情的卓异,也由于作者作为诗人和散文家笔致的越轨,使得这本书的写作超出了预定的目标,变成了一本集历史,传说,散文笔法于一体,把知识与考古,宗教与人情,远古与现代性杂糅到了难以命名程度的书。也许只能说,它是一本很好读,广博,灵动,含情,时见幽默,想象力丰富,能打通古今,不断加入作者自己心性和理解,笔墨洒脱的,可以与读者交心的书。

从大的框架看,它确实写了青藏高原的形成史、“拓殖史”,历叙了新石器时代、金属时代、有文字记载的吐蕃王朝,直写到20世纪50年代左右,而且不间断地使用交错、互动的叙述方法,写西藏历史的变迁不忘照应内地的文化演进。然而,我看作者无意于缩写严整的西藏文明通史,她只是想通过西藏历史上一些已成为文化密码式的人物、事件,来解读、来演绎西藏历史文化的底蕴。

作者马丽华说:自然界的风以可感的流动,人世间的风以岁月的形式,那样一些曾经,曾经的曾经,登场又谢幕,风水轮流转,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到历史经验,小到个人命运,这片高寒的土地上演绎过多少悲欣交集的鲜活剧目。在以岁月形式的风化过程中,大多成尘,不知何往;仅有少数人事,因其自身质地的缘故,沉积下来,风化成典――典故,典范,经典,名典。拂去尘埃,披沙沥金,才有了这样一本书的有限呈现。这番话把她的沧桑之感,思古幽情,择材标准,兴趣所在,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是的,她力图使冰冷的历史变得有温度,有灵性,可触摸。我之欣赏此书,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鲁迅先生曾说,创作总根于爱。马丽华从23岁进藏,一待就是27年,对西藏,深荷热爱之情,感恩之忱,将自己最美的青春献给了西藏,也收获了无比珍贵的精神产品。(作者系评论家、研究员、原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

蛋的诞生:关于《吴冠中画作诞生记》

■罗刚

钱锺书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幽默: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虽然这不过是他婉拒慕名者来访的推搪之辞,但也契合了英美新批评派以降的文艺批评趋势。从这一立场看,正确的路数应是忘掉母鸡,单用舌头咂摸蛋的味道。然而,母鸡和蛋之间的血肉联系,真的可以切断吗?《吴冠中画作诞生记》的编者,将吴冠中先生的文与画巧配姻缘,使读者在赏画同时,了解画作诞生之得失苦辛。作者在自序中写道“人们想了解诞生,虽然诞生过程甚苦”。这样的甘苦自述,哪一个欣赏者会忍心弃之不顾呢?

这些关于诞生的叙述,不但提供了画作的背景,从中还可以窥见作者生活经历、画风变迁的轨迹,乃至思想的吉光片羽。

哺育了作者童年的江南,一次次复现,无论油画的《江南人家》《鲁迅故乡》《静巷》《老墙》,还是水墨的《忆江南》《江南居》《水乡行》《双燕》,都是一往情深的“杏花春雨江南”,难怪他会觉得自己“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

这本画作诞生记,无疑会使读者对母鸡和鸡蛋两者都产生更深的理解,这也说明认识母鸡未必不是了解鸡蛋的捷径。当然,作者的解释并不是一家独大的权威,作者的原意也不应是生成新意义的障碍,我们可以尽管去认识母鸡,但切不可迷失了自己的舌头。(作者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一个视角看世界

■庄建

《小趋势》的作者马克・佩恩、E・金尼・扎莱纳以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为人们精心画了一幅变化着的美国社会新趋势的素描,素描反映的美国社会的当下小趋势,是丰富的,发展的,生动的,鲜活的。

这本书,或许可以成为一个通道,走过去,我们得到的收获,不仅仅是了解了美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多么巨大而又静悄悄的变化,还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观察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因为,作者这幅素描取自我们生活的时代,素描中反映的种种变化,我们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已经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或正在看到它们的到来。

“未来不可能跟预测的一样。原因是,大多数预测都是由传统观点所驱动的,而导致我们达成日常生活中的共识的就是这种传统观点,这些预测的基础通常都是一些大的、容易发现的现象,比如全球经济的蔓延。但是你更深入地观察,你看到的世界将充满各种不为人知的、很难发现的力量,实际上,带来明天大变化的正是这些小趋势的力量。”读过这本书后,作者的提示让我们感到亲切,因为,我们从自身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变化中得到的也是这样的体验。(作者系高级记者、光明日报图书出版部常务副主任)

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赵忠心

“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彼此深爱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面对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发出的感慨。许多面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阶段子女的父母,被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所困扰,子女也为此感到很无奈。如何消除两代人的隔阂?

著名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和她生活在德国的十八岁的儿子共同写的一本非小说类的书《亲爱的安德烈》,收集了作者母子二人三年中几十封往来的书信,给面临同样困境的家长和子女提供了一个“范本”,值得一读。

他们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作者与儿子在进行沟通、交流的书信中都是敞开心扉,讲的都是“肺腑之言”,前所未有的深入,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本书给家长提供了“润物细无声”教育范本,给孩子提供了了解家长的渠道,是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增强两代人相互理解的成功尝试。家长和青春期子女沟通是一件很艰难、也是求之不得的事,这对母子别开生面的书信沟通,会给面临此类困惑的家长和孩子以很深刻的启示。(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科学的表情

■杨虚杰

科学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还记得我们曾经“向科学进军”、“勇攀科学高峰”、“学科学、爱科学”,在过去的岁月里,科学通常是我们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工具,他神圣、庄严,同时也不苟言笑。我们很少想到,科学也有柔软的身段,俏皮的面容,欢喜的心境。《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本书,呈现出来的科学就是这样一副表情。

他们的文章全不按科普文章的常规出牌:常规是名词解释、科学原理、研究结果表明……他们却是从一个小的社会话题出发,其中的机趣、背后的故事就那么蔓延开来。必须承认,他们写得俏皮、轻松、灵动、喜悦、酷,看着有一些漫不经心、不动声色、有一些揶揄自嘲。还有,他们写的科学是课本里没有的,很难说清是数理化还是天地生,他们回答“我刷牙为什么总会掉一块牙膏出来?”,也回答“同样从冰柜中拿出,草莓为什么比巧克力冷?”

其实,这些松鼠们也老大不小的了,据说,现在已经有了百十号人,也许很快这个数字就会刷新。想想他们中有的是大学老师,有的是博士生毕业,有的在海外读学位,做科研,怎么也二十好几奔三十的了,可是没办法,这是一种时尚的表达,与年龄有关也无关。可贵的是,第一次,从他们开始,科学也可以这样时尚的写了。科学也可以呈现这样让人亲近的表情了。(作者系《科学时报》新闻中心主任助理、主任记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