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师表和人格是教学艺术的根

2009-12-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白金声 我有话说

手捧刘显国会长的新作《坚持心中的梦――刘显国教学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我感慨万千。

刘显国,20年前就研究教学艺术。特别是1995年,他,毅然放弃了内地的一切,只身义无反顾地从川东竹

海中走出来,南下鹏城,成立了华夏教学艺术研究会,在教学艺术这座神圣的殿堂里,独步高阔,独领风骚,在全国基础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刘显国研究教学艺术与众不同。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呆滞的,而是灵动的。即学术报告、教学展示、著书立说“三管齐下”,创造了三个中华教育之最:几十本教学艺术著作、几百场教学艺术演讲、几千人教学艺术大会。同时,他还创办了一份《教学艺术》杂志,发行量节节攀升。有人这样评价刘显国,说他是中国当代研究教学艺术的第一人,此话并不为过。

翻开《坚持心中的梦――刘显国教学艺术》这本著作,细细研读刘显国探索教学艺术的理论,我们不难发现,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师表和人格是教学艺术的根。

请看书中的几段论述:

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源于教师的基本素养、刻苦的磨练和不屑的追求。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能使学生学得扎实而又灵活、轻松而又愉快,使学生陶醉于一种艺术享受而对课堂教学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教学艺术绝非一种简单的教学技能,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我们不能仅重视训练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应追求一种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德、识、才、学各个方面都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艺术才能有良好的表现,教师的功力方能尽显。

教师要在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否定过去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艺术的磨练与提高。没有这种人生的冲动与生命的激情,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就会缺乏动力。

刘显国上面的三段话明显地告诉我们: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在于用情感激发情感,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灵魂塑造灵魂,用人格造就人格,用生命提升生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打好人生底色。教师带进课堂的不只是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师表和人格。教学艺术只能给学生以真、善、美的感染,而教师的人品、学品、师品则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拿刘显国会长来说吧,他出生在“竹地多竹”的四川大竹,从小就接受了竹子的灵气,感悟了竹子的风骨,竹子的中通外直、四季苍翠的不凡气质和形态深深地感染了他。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韧精神,这个“地主崽子”读完了高中和大学。毕业后,阴差阳错,先教中学,后教小学。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出任大竹县教研室主任,后来又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为了寻找人生的支点,他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课程视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和远大的职业境界,锲而不舍地倾心追求,创造了当今教学艺术研究的辉煌。

浩浩宇宙空间,群星闪烁,璀璨夺目,充满着神奇和梦幻;悠悠历史长河,古往今来,兴衰更替,流淌着文明和理想。刘显国为了教学艺术,忘记一切不快,淡泊个人沉浮,在天、地、人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坐标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西南北风”,这种精神何其高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