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55岁的建工社:过去、现在和将来

2009-12-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菁霞 我有话说
2009年11月,北京世纪国建宾馆,大会议厅里灯火辉煌,一派喜庆热闹的场面。斯时斯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成立55周年的庆典活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陈亚明等领导专程到会祝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新闻
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建筑学界泰斗吴良镛等人为建工出版社55华诞题写了贺辞,约翰・威利出版公司、瑞士博克豪斯出版社、澳大利亚IMAGES出版社、英国PAL鄄GRAVEMACMILLAN出版社等多家国内外出版机构也纷纷发来贺信。

明亮宽敞的大厅里,坐满了来自各方的贵客。主管单位领导、优秀作译者代表、出版界同仁,济济一堂,见证着建工社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半个多世纪里,这家略晚于新中国建立的出版社,凭着为建设、建筑行业提供的专业化、高品质图书,在历史的风雨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在这个有着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本报专访了建工社社长王?云,我们的话题也就从建工社的历史发展,产业链的培育,专业化出版方针,版贸、销售渠道的建设、拓展等谈起。

新中国建设事业的见证者

建工社见证了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历程。1954年,为响应出版总署筹建专业科技出版机构的号召,同时为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基建高潮的需要,建筑工程部(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前身)决定办刊物,成立出版社。草创期的“建筑工程出版社”,仅有两个编辑部:《建筑》杂志编辑部和图书编辑部。图书编辑部主要译介苏联的科技图书,1959年,组织编撰的《俄汉建筑工程辞典》出版,成为建工社出版史上的第一部辞典。

说起建工社的社名题写,也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天我们见到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九个疏朗秀美的大字,是1976年郭沫若在中国科学院院长任上亲笔题写的。

文革中,编辑、出版业务基本陷于停顿状态,编辑部人员陆续下放到全国各地。到1978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建工社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全社上下怀着激动的心情投身于百废待兴的科技出版事业。

在时代的大潮里,无论是个体的人,还是组织、团体,其命运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事实上,建工社55年的发展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城市建设史、中国现代建筑史的缩影,也是现代中国建筑理论与思想史的缩影。纵观新中国六十年的城市建设与建筑业发展,几乎没有一个历史时段不是与建工社的图书出版事业息息相关的。

整整几代规划师、建筑师、结构师、设备工程师,以及从事建筑教育、建筑历史、建筑理论的大学教师与专业学者,特别是大学建筑系、土木工程系的学子们,无不是汲取了建工社所出版的学术论著、国外译著、教科书、设计与施工规范及科普类书籍的知识与学术乳汁成长起来的。“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见证了新中国六十年的城市建设史与现代建筑史。特别是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轰轰烈烈的中国建造史。”在一篇纪念性文章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贵祥教授高度评价了建工社的功绩和作为。服务建设行业发展、推动建设科技进步,建工人以此作为自己的宗旨和目标,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千百万建筑工人学习业务、投身建设的迫切需要,建工社编辑出版了《建筑工人技术学习丛书》,总印数超过1300万册,成为普及读物中的经典。1980年《建筑施工手册》(第一版)出版,这部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建筑施工方面的综合性大型工具书,被誉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十部著作”之一。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标准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手册》也不断修订再版,目前第五版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建筑设计资料集》、《城市规划资料集》成为我国建筑设计与规划人员的必备手册,被读者誉为“圣经”。《室内设计资料集》出版16年来发行量近50万册,至今魅力依旧。

回顾历史,一组数字清晰地勾勒出了建工社的成长轨迹。1978年,出版新书118种,出版码洋535万元;1993年,新书品种342种,码洋突破1亿元;1999年,新书品种459种,码洋突破2亿元;2002年,新书品种528种,码洋突破3亿元。“十一五”期间,每年出版新书近千种,重印率近70%,出版码洋将突破6亿元。截止到2009年6月,总资产达4.45亿元。

55年来,建工社累计出版图书16000多种,总印数2.8亿册,其中,300多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五个一工程”、“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毫无疑问,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建工社不断焕发活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1993年,建工社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表彰为全国首批15家“优秀图书出版单位”之一;1998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2008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2009年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首次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中,被评定为科技类一级出版社,获得“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荣誉称号。

打造培育完整的产业链

经历了55年的风雨历程,建工社已发展成为一家成熟的专业大社。而在几个小时的访谈里,王?云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即是专业化的出版方向。选题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础。建工社坚持将为建设行业服务作为主要出版方向,已出版的图书,以及现有近5000种待出版的选题,主要涉及建设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内容,形成了显著的专业出版特色,在建设行业和图书市场上获得了很高的认可度。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建设行业,近几年来,建工社注重加强市场调研,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对行业的热点问题及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做好选题规划和年度选题计划。“十一五”期间,《世界建筑史》、《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中国园林史》、《2008北京奥运建筑丛书》、《工程建设节能减排丛书》、《新农村建设丛书》等23种(套)图书列为国家重点出版项目,有43种教材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365种教材列入部级规划教材。

“出书要对读者负责,要出就出有深度和高度的图书”。自2006年接任社长以来,王?云将建工社的出版理念和理想高度浓缩,提出要将“为建设行业和社会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核心价值观,力争成为“最受人尊敬的出版社”。这背后,正是建工人对专业化出版方向的坚持和坚守。

实际上,对王?云来说,走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的路子,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与此紧密相关的,则是继续按二八定律走规模经济的发展道路,还是按照长尾理论走范围经济的发展道路。虽然现在规模经济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现有的市场竞争中,“要是不按长尾理论,将来增长就很困难”。所以,王?云坚持专业化出版,也是从产业链来考虑的。因为在他看来,现在的行业竞争已不是单个产品或单个出版社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

近年来,建工社调整经营战略,整合资源,着眼于大建设领域,向相关新专业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充分利用有限的书号资源,寻找和挖掘兼具市场和社会价值的图书,提高综合效益。而在整个产业链环节中,销售渠道的建设,建工社的做法和经验也为业界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为最早一批自办发行的出版社,建工社的渠道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1995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建工社开始进行专业出版物代理连锁经营,对代理站、连锁店实行“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进货”。在建设、规范渠道的同时,建工社在服务上狠下功夫,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密切了与新华发行集团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了社店凝聚力,加快了销售渠道的提升与拓展,使读者满意率日益提高。

当前,建工社的代理连锁站点已经发展成为遍布全国的网络系统,销售总量每年保持15%的增长,成为全国经营专业科技图书知名度高、运作规范的专业渠道。在当前图书市场普遍存在“高造货、高发货、高退货、难回款”的局面下,建工版图书保持了“发货持续增长、退货率低、回款及时”的良性发展态势。据开卷数据统计,建工版图书在建筑专业图书零售卖场最高达到57.2%的市场份额;综合代理连锁系统销售总计,建工版图书在国内建筑专业图书市场占有率约达50%。

版贸方面,建工社20多年前就设有外事室。但过去只是单纯地卖版权,现在则发展为共同策划,针对海外读者的需求量身定做。如根据读者需求,将原10万字的《园林古韵》压缩至2万字,并加配大量精美的图片,得到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认可,受到海外读者的好评。现在,建工社已与全球50多家知名出版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10年来,引进出版了1000多种国外经典著作,向海外推出了400多种国内优秀作品。其中,《中国的世界遗产》英文版首印达到15000册。《2008北京奥运建筑》更是达成多项版权输出项目,中文版、英文版、俄文版、法文版陆续推出。2007年,建工社成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成为其中首家专业出版社。

“当社长的滋味”

1994至2006的12年时间里,担任副社长的王?云分管过生产、销售和出版运营等不同板块的工作。如今在一把手的位置上,他需要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来考虑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提到詹姆斯・柯林斯的《基业长青》,从中,他在思考、探索企业的寿命问题。企业寿命是由什么决定的?王?云的答案是企业的价值取向,对于建工社而言,即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他将之视为一个企业应该始终坚持的最根本的理念。“一个人的一生,就像爬山似的,你不知道山顶在哪儿,但总有一天得下山,爬山的过程很重要,这才是最快乐的事情”。改制以后,如何达到总署要求的“成为文化市场主体”和“专、精、特、新的出版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传统出版增长趋缓,随着业态变化,如何发展数字出版;如何在市场的竞争中胜出等问题,没有一天不萦绕在王?云的头脑中。“有时晚上做梦,也和白天的现实交织在一起”。他戏谑地描述当社长的感受――虽然辛苦,但是,痛并快乐着。

很快,建工社将迁入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新办公楼。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建工人正欲扬帆远航,在通往科学发展、基业长青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