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千山夕阳:王振忠谈徽州学研究

2010-01-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菁霞 我有话说

王振忠

  采访手记:在徽州学研究领域,王振忠可谓小有名气。受过多年系统的历史学科班训练,他在研究中严格地依据材料说话。难得的是,在学术的严谨之外,作者还保有

一份深厚的人文情怀,这使得他的论著多了一些文采,而在文采的背后,是他对研究对象的热爱,以及对文字那种敏锐的审美感。

在《千山夕阳――王振忠论明清社会与文化》中,作者缀合历史片断,尽可能地复原社会历史的原生态,在“斜阳残照”的意象中,追寻审美的愉悦和发现的欣喜。

读书报:作为国内“徽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者之一,近十几年来,您出版了《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至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水岚村纪事:1949年》等一系列徽州研究专著,与此前这些著作相比,《千山夕阳》有哪些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王振忠:《千山夕阳》主要围绕着徽学及明清以来社会文化史的研究,以历史文献学的方法,综合历史地理及人类学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的手段,通过对契约文书、徽商书信、启蒙读物、图文图书、竹枝词、小说等不同资料的解读,拓展了徽州研究的学术视野,将文书研究从以往狭义文书(即契约)的研究转向全方位民间文书的探讨,这一研究成果,将赋予徽州文书以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别是为今后利用文书档案研究民间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重新建构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史,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较之此前的著作,此书除了对本土田野资料的发掘外,还特别注意收集域外汉籍。由于大量发掘出新史料,通过中外文献的相互印证,在一些方面较前人的研究有所推进。

  读书报:上世纪80年代起,“徽学”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请问新兴“徽学”与以往文献中的“徽学”(传统徽学)有何区别?

王振忠:以往文献中的“徽学”,是指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安理学。而现在的“徽学”,则是指对徽州区域社会和地域文化的综合研究,其核心是明清社会经济史。不过,近年来,徽州研究逐渐从传统历史学领域单纯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转变而为对徽州历史文化加以综合性探讨的一门独立学科。

  读书报: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曾被学界誉为继甲骨文、敦煌文书、大内档案和秦汉简帛之后的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上“第五大发现”的徽州文书,在八九十年代又经历了一次“再发现”的过程,能否谈谈这两次“发现”的情形呢?

王振忠:皖南的黄山白岳之间,在明清时代是著名的商贾之乡。频繁的商业活动和社会流动,培养出徽州人强烈的契约意识,再加上根深蒂固敬惜字纸的传统,使得徽州民间迄今仍留存有国内为数最多的契约文书。早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初,历史学家方豪就在南京收集到一些徽州文书。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及其后的政治运动,不少徽州文书因时过境迁而遭掷弃、化为纸浆或用以制作鞭炮。后经有识之士的呼吁,大批文书陆续被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大学研究机构收藏,这可以说是徽州文书第一次大规模的发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商业史研究成为史学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徽商研究愈益受到学界瞩目,这促进了对徽州文书的广泛收集。与此同时,随着民间“收藏热”的升温,徽州文书的流向更趋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散落民间的徽州文书面临着一个再发现的过程。除了文书实物的新发现外,徽州文书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再发现”,是指对文书研究内涵多向度的重新认识――亦即随着学术视野的拓展,人们将从狭义文书(即契约)的研究转向全方位民间文书的探讨,这一“再发现”,无疑将赋予徽州文书以更为丰富的内涵。

  读书报:几年前,您发现的《我之小史》抄稿本两种,是目前所知徽州历史上唯一的一部由徽商撰写、自叙家世的小说,可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王振忠:《我之小史》系章回体自传,是一部带有鲜明地域文化色彩的乡土小说。作者的叙事文笔颇为流畅,其内容从清光绪九年(1883年)迄至1925年,逐年记录了一个家庭的社会生活。作者詹鸣铎出身于婺源木商世家,阅历丰富,曾当过塾师,到过杭州和上海等地经商、游历,出入花街柳巷,进过新式学堂,并以乡绅的身份在桑梓邻族间排忧解难,参与晚清婺源乡间的地方自治。类似于此长达40余年、多达20余万字的连续记录,在以往的徽州文献中尚属首次发现,该书的发现,是近年来民间文献发掘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收获。因其内容的纪实性,对于明清以来社会文化史以及近代文学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读书报:“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您将这句唐人皇甫题赠诗人刘长卿的诗句提取出来用作书名,“千山夕阳”的意象是否可以理解为您对徽州文化的一种寓示和定位?

王振忠:“新安郡”为歙州(徽州)之前身,地处万山之中,徽州文化代表的是一种逝去的繁华,一种日渐消失的传统生活方式。日暮夕阳,与帝制时代晚期的明清时期寓意恰相契合,而夕阳映照下的千山万壑,形态各异,又与广土众民的地域文化之多姿多彩颇可比照而观。“斜阳残照”的意象,是对徽州文化的恰当定位。如今我们研究徽州,是希望通过对历史片断的缀合,尽最大可能地复原社会历史的原生态,追寻审美的愉悦和发现的欣喜。

(《千山夕阳――王振忠论明清社会与文化》,王振忠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3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