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天才与天生

2010-02-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汤伏祥 我有话说
看完《触摸天空――航空航天博士胡铃心的成长启示录》后,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胡铃心的妈妈林燕玉女士写下的50多万字成长日记。虽然我也写女儿的成长日记,从她妈妈怀孕一直写到今天。但我现在写日记是用电脑写,方便。20多年前,林女士则只能靠手记了。

胡铃心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获得者(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在校大学生),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他从小对发明创造充满兴趣,中小学时代发明创造多达几十件,数十次获得各种大奖……

虽然《触摸天空》一书未将林女士的日记原汁原味地刊登出来,多少有点遗憾。但我还是可以透过其中的表述看出这位被誉为航空航天天才的胡铃心的成长轨迹。林女士在日记中记载说:“心最早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约在他7个月大的时候。”这句话不像当时记录的,应该是后来补充上去的。但从她的进一步描述中可知,胡铃心在7个半月开始喜欢玩开关;8个月开始试着用手摸各种开关,对汽车轮子、电灯很注意。其实,小孩对新鲜事物都会感兴趣的,家长拿什么给他玩、看,他就会玩什么、看什么,这是很自然的天性,并不是天才的表现。

再看,书中的记录:“12个月时胡铃心对每件物品都感兴趣。懂得菜、饭、鱼,放在锅里,灶里生火;妈妈跟他讲开关打开,电从电线跑到电灯,电灯会亮。”“胡铃心1周岁生日时‘抓阉’,不假思索地抓住他感兴趣的玩具――坦克。”“1岁2个月……爸爸、妈妈努力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如汽车、轮子、狮子、嘴巴、脚等,并教他将不同事物联系起来,天空中有太阳、月亮,鸟在天上飞等。”“1岁3个月,胡铃心玩‘三用机’非常认真,用手拨调频开关和音响开关,指示灯闪闪发亮。”

对照这些,我的日记是这样记录的:“她现在(11月加7天)已经知道‘头’、‘脚’等……教她看图画,她也知道认,认出了‘公鸡、小兔、老鼠’等。”生日那天的记录是这样的:“晚上,给宝宝抓周了,不过抓周东西不多,一是蛋,还有就是笔和钱、书。宝宝觉得红蛋希奇,自然就先拿红蛋了……其次,宝宝就拿笔了,她拿笔的时间最长。再次是拿钱,不过她把钱给了我。”

我作此对照,想说的是,小孩在小时候对哪些事物感兴趣,或者展示出所谓的天赋,都是正常的,或者多是家长美好的记录罢了。小时候的一点聪颖,是不能跟后来成就的事业成必然关系的。

胡铃心小时候对汽车、电、自然现象等充满兴趣,这是很自然的。一者因为他是男孩子,对这些兴趣是天性。二者林女士是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多少受这影响的。就像我女儿现在对邮政东西很感兴趣,街上看到邮车、邮政报刊亭等,就会很高兴,因为她妈妈是邮政的职工。

但可贵的是,林女士知道自己儿子的兴趣后,在兴趣上做了重点培养,让他修理玩具汽车,跟他讲“天空为什么有云”,讲大自然动态平衡,讲森林雷击着火、火山喷发,讲分子、质子、电子等,还带他到鞋厂参观机器、汽车,这些都为胡铃心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书中列了一个表格,是胡铃心儿童时期和少年时代发明设计的情况表。其中在5岁1个月的时候,他觉得开水太烫,就提出将“开水放冰箱冷冻”的设想。我觉得这设想很一般,小孩知道烫,知道冰箱能冷冻,两者联系起来很正常。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胡铃心有了“推雨器设想”“空气调节器设想”“抽水消毒器设想”“超音速飞机设想”等。这些设想,在林女士看来,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她对胡铃心大加鼓励,这也促使胡铃心更加自信地提出自己的设想,以致直到后来12岁就能完成“卫星定位测量山峰设计”。

从兴趣到设想,再到设计。这过程并不是必然,有相当多的孩子,可能一直停留在兴趣阶段。胡铃心走进了航空航天的领域,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这是他天才的体现,而这天才是他的父母和成长的环境造就的。天才不是天生的,是靠培养的。对于同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来说,确实应该行动起来了,为孩子多做一些引导和鼓励的事,多花点时间跟孩子一起玩、一起动手动脑。我们不是要人人培养天才,但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出色的。难道不是吗?

《触摸天空――航空航天博士胡铃心的成长启示录》,林公翔、林燕玉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1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