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器遇合杨英风

2010-03-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范迪安 我有话说

和风,1993,不锈钢

经过多年各自发展,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文化既血脉相连难以

割断,又各具风姿和而不同。两岸的往来始终不曾中断,文化艺术交流也日渐频繁。在思想与精神的碰撞和交融之后,两岸人民的理解不断加深,情谊日益浓厚。中国美术馆又一次献上台湾艺术家的展览,这首先是出于学术和艺术上的孜孜追求,同时是一种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更是一种历史使命、社会责任的大力担当。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美术馆主办,台湾杨英风美术馆、杨英风艺术教育基金会承办的“大器遇合――杨英风艺术展”,共展出各个时期的雕塑作品57件,浮雕以及奖座3件,版画19件,景观规划案6件,以及相关的文献史料。

杨英风是战后台湾知名也是颇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创作范畴广阔,油画、水彩、水墨、版画、漫画、美术设计,乃至雕塑、镭射等,无一不有杰出的表现,其中尤以雕塑成就最为可观。此次展出,即以雕塑为主轴,展现其一生创作的几个重要面向和成果。

杨英风的雕塑,从“形象”写实出发,历经“意象”、“意念”、“观念”等几个阶段,从台座到景观、从人间到宇宙,展现恢宏大器、天人遇合的杰出艺术思维与手法,创造艺坛的无数第一。“景观雕塑”是杨英风独创、也是一生致力推广的创作观念,强调作品和生活、生命,乃至生态全体的关系,充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他是台湾公共艺术、文化产业最早的推动者,也是创作质量最丰富的一位艺术家。

杨英风深具国际视野与经验,一生活动的区域遍及日本、新加坡、意大利、英国、美国及沙特阿拉伯等地,均有作品留存。杨英风首件安置在北京的作品是1990年的《凤凌霄汉》(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迄今计有四件作品分布在北京各个角落。此次展出,观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艺术家的面貌,和他始终站在乡土、朝向前卫的一贯创作精神。

杨英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值得骄傲的父亲。他的儿子杨奉琛自幼耳濡目染,在艺术方面也很有造诣。此次伴随着“大器遇合――杨英风创作展”,共同开幕的还有“五行再生――杨奉琛创作展”。共展出杨奉琛的代表性的雕塑作品26件,镭射作品15件。

父子两代台湾知名艺术家的展览此番同时在中国美术馆与广大观众见面,想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也是艺术思想之光彩的共同绽放。中国大陆的同行与观众对这样的盛事始终怀有热切的期待,由衷的欢迎。艺术的桥梁沟通两岸的情谊,艺术的魅力凝聚两岸的心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