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话题2009》:感受时代的痛痒

2010-03-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春田 我有话说
从2005到2009年,三联书店每年会推出一本《话题》,对年度热点文化现象特别是媒体热点,来个“立此存照”。这种年鉴式的编集方式,让我不免想到鲁迅1935年编《且介亭杂文》时对“编年”文集的意义的阐述:“分类有益于揣
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那些有着“时代的眉目”的杂文,在他看来,“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价值不言自明(《且介亭杂文序言》)。《话题》书系里收录的当然不是杂文,而是由“1217俱乐部”的博士们撰写的文化批评文章。不过,在立足于当下文化和社会现象,并给予及时回应这一点上,我想他们的步履是追踪着先贤的。不同于一般传媒所做的年度总结,他们希望在平面化的回顾与重放之外,更能够凸显事件的历史脉络以及意见的众声喧哗。他们想做的,是“把个性化的思考留给历史”―――他们的野心也实在不小。

基于这样的追求,他们的“记录”,与其说是浮光掠影的“盘点”,毋宁说是认真严肃的“批评”。看得出编者对“话题”的选择煞费苦心,他们希望兼及众人关注的“热点”与精神生活的“新变”。而文章的作者们大多是毕业于知名大学的人文学科方面的博士,他们通常会将文化事件历史化和语境化,放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互网络中去解释,在文本与语境、符号的分析与生产机制的揭示之间穿梭互动。本书中,像张慧瑜将“谍战片热”与后冷战的意识形态变迁结合起来,萨支山从一句网络流行语谈到赛博空间里的资本操作策略与后现代迷思,从个案启发去反思正在出现的新的文化机制及其效果。他们的批评出自直观,但警惕未经反省的“常识”;带有感情,但告别自恋滥调的“文艺腔”。无论是深入探讨的“专题”,还是体现后设评论特质的“月份观察”,从中都不难感受到这一群作者对如何深切把握变化,如何与时代痛痒相关的探索。

《话题2009》的另一个可贵之处,是通过写作和编排的设计,保证多元声音的“对话”得以真实展开。每篇专题文章后都有“讨论”。有些是俱乐部其他成员对作者的质疑,有些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而之后又有作者再来“答辩”,也可能是自我修正。这样循环往复的意见交锋,或者说认真的闲聊,不仅防止了单一观点的“独白”,避免文章只是一己“偏见”的简单传递,也提醒读者对他们的看法非但不必全盘接受,反倒可以参与进来,做个再反思。我印象中,陶子与杨早围绕单纯的民族主义框架是否能有效检讨《中国不高兴》一书的争论,以及卫纯对关于知识分子“告密”问题讨论中当下伦理替代历史维度的质疑,都深刻而激烈;甚至跃出了话题本身,牵涉到了诸如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普世价值与中国经验的主体性等大问题。而这种纸面上的对话讨论,或许也示范了公共文化批评如何可以理性展开。

近年来“文化研究”在中文学界里方兴未艾,不过同时遇到了如何把学院理论与中国当下现实结合起来的问题。《话题2009》里很多文章在思路、言路上都对文化研究的视野与方法有所借鉴,不过他们显然不是要套用西方理论热点,而是努力尝试中国式的文化批评的可能。进步的空间或许还有不小,但在与跟时代“问题”短兵相接,实践文化“介入”的自觉上,一年年的《话题》当得起鼓励,也值得期待。

《话题2009》,杨早、萨支山编,三联书店2010年1月第一版,29.8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