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彼得•潘: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男孩

2010-04-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余凤高 我有话说

彼得・潘雕像

詹姆斯・巴里

肯幸顿宫

伦敦“海德公园”西面的“肯幸顿花园”(Kensington Gardens)是一处著名的花园群。它原来属英国王宫肯幸顿宫(Kensington Palace)的皇家花园,占地111公顷,约275英亩。这里到处是花丛林木,欣赏不完的幽美景色,特别是彼得・潘的青铜雕像,这个两腿叉开、双臂挥舞、像要腾空起飞的小男孩,吸引着每一个孩子,甚至许多成人。

彼得・潘是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不朽人物,肯幸顿花园是这个孩子和他的团队的主要活动场所。巴里也是1897年在这里获得灵感,创造出彼得・潘这个形象和他的有趣故事的。

詹姆斯・巴里(Sir James Matthew Barrie)是苏格兰作家和戏剧家。他生于安格斯的基里缪尔,曾在爱丁堡大学就读;1885年定居伦敦后,抱着要成为一位作家的愿望自由撰稿,先后出版了《古老轻松的田园诗》(1888)、《瑟拉姆的窗户》(1889)、《小牧师》(1891)和《多愁善感的汤米》(1896)等作品,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巴里的家离肯幸顿公园很近,他喜欢带着那只叫“珀托斯”的纽芬兰狗,去这公园散步。1897年的那天,他在那里遇见戴维斯家的三个孩子,和他们交上了朋友。

亚瑟・卢埃林・戴维斯(Arthur Llewelyn Davies)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大律师,他和他的妻子西尔维亚当时已有三个孩子:五岁的乔治、四岁的约翰(杰克)和一岁的彼得;后来又于1900年生了迈克尔,于1903年生了尼古拉斯??尼科。每天,戴维斯家的保姆玛丽・霍奇森都会带乔治、杰克和一岁的婴孩彼得来公园玩。巴里性喜孩子,他平时就喜欢跟孩子而不是跟成人交往,他也很容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他那特有的幽默和怪异的故事很快就使孩子们不把他看成一个成人。

巴里见到戴维斯这三个有趣的孩子,立刻就喜欢上他们了。新年的前夜,巴里夫妇参加一个午餐会,此间,在巴里的座位近旁,坐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巴里立刻惊异地看出,他就是他的朋友乔治、杰克和彼得的母亲西尔维亚・卢埃林・戴维斯。西尔维亚同样也惊异地看出,这个爱眨眼睛的神秘男子就是名作家J・M・巴里。西尔维亚为巴里对孩子的热情所感动,邀请巴里去她家。巴里马上就去了。

1901年,巴里去黑湖别墅(Black Lake Cottage)戴维斯家做客,在那里,他以戴维斯的孩子们做海盗游戏的照片制成相册,题名《逃生黑湖岛的男孩》(TheBoyCastawaysofBlackLakeIs鄄land),很使他们全家喜欢。此后不久,巴里就成了他家的常客。巴里的情感完全倾注在西尔维亚的孩子们身上。正是与这些孩子的感情,激发了巴里的灵感,让他写出了彼得・潘的故事。

巴里最初是在1902年写了《小白鸟,或在肯幸顿花园的冒险》(The Little White Bird,or Adventures in Kensington gardens)。小说的叙事者是一个脾气不好的单身男子,他家靠近伦敦的肯幸顿公园,在这里,他遇见一个小男孩,并给他讲了一个名叫彼得・潘的孩子的故事:这个彼得・潘是一个离家出逃的婴孩,他在“盘旋湖”中的一个岛上,跟小鸟和小精灵们一起生活。因为所有的婴孩原来都是小鸟,现在仍然还能飞,所以父母一定得把窗子关严,免得他们的婴孩夜里从窗口飞走。彼得・潘听他妈妈说过这事,激发他飞到了肯幸顿公园。在公园里,他既不是鸟,也不是婴孩,而是一个“又是鸟又是婴孩”的生物,他为这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而骄傲,于是决定永远不要长大。但是最后,当他想要回家时,发现已经太迟了,因为他的母亲已经另外有一个婴孩了,且婴儿室的窗子都已经上了栓,他进不去了。

1903年,巴里开始创作他最著名的童话《彼得・潘》(Peter Pan)。

虽然和《小白鸟》不同,《彼得・潘》里的彼得・潘已经不是婴儿,而是一个比较大的男孩了。他居住在“永无乡”,在那里干一些像西尔维亚的孩子们常干的那种冒险。但童话中也交待了他的过去,即在《小白鸟》里的身世。在《彼得・潘》中,这位小主人公告诉其他几个“遗失的孩子”,说“很久以前”,他离开父母、飞出家之后,“也和你们一样,相信我的母亲会永远开着窗子等我;所以,我在外面呆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才飞回去;可是,窗子已经上了栓,因为母亲已经把我全忘了,另有一个小男孩睡在了我的床上。”就这样,他一直待在“永无乡”。

在《彼得・潘》中,巴里把故事背景达林的家设置在伦敦布卢姆斯伯里的那条破旧的街道“门牌14号的那所宅子里”。“不过,”作家告诉采访者说,“你也可以随便把它放在任何一个你所喜欢的地方,只要你认为这是你的家,大概都不算错。”漂亮的达林太太是以西尔维亚为原型的。

巴里年轻时一定听过或读过不少苏格兰小精灵的故事,特别在他作为爱好苏格兰民间传说的作家华尔特・司各特的粉丝那段时期。只是他的故事中的小精灵,却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长有一对轻盈小翅膀的仙子,而是古老苏格兰民间传统中的小精灵。在这类故事中,小精灵把孩子引诱进他们的树心或者山洞,在那里过一天,人间已经过了一百年,于是当孩子们回到家,他们的父母都已经去世。

在《彼得・潘》中,“孩子们每人有一株空心树”,这是他们的“地下的家”,“这个家像所有的家一样”,有大厅,有卧室、起居室,也有床铺,有桌子,等等,都非常奇妙,凳子是地上长出的五颜六色的蘑菇。故事的最后,尽管不愿长大的彼得始终都是这么个样,他的好朋友温迪已经有一个女儿简,后来温迪“她头发变白了”,她的女儿简也有了一个女儿玛格丽特。只有彼得・潘“还和从前一样,一点没变……还长着满口的乳牙”。

童话主人公彼得・潘的最后名是“潘”,它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丰产神,赫尔墨斯的儿子“潘神”(Pan),它长了一对山羊的角,还有山羊的腿与耳朵,经常居住在高山上,关心羊群和牛群,和牧人一样吹吹笛子。在古代作家的作品中,它被描述为一个富有活力、精力无穷、且又有些未开化的生命。巴里笔下的彼得・潘不是小精灵,只因他长期生活在“永无乡”,使他像是苏格兰传统中的小精灵,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混杂了冷酷和仁慈、细心和轻率、傲慢和温柔、伤感和凶暴的性格,是一个具有经典意义的形象。

《彼得・潘》的故事大致如下:

彼得・潘,一个不愿长大的孩子,从家里逃了出来,先是在肯幸顿公园游荡,随后就在一座远离英国的“永无乡”永住了下来。在这奇异的岛上,住有印第安人部落,还有一帮强盗,以及各种野兽、人鱼、小仙人,当然还有一群被大人遗失了的孩子。彼得・潘就是这些人的队长。在这里,他们既不用上学读书,也不必学规矩,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不时倒还可以碰上一两件冒险的事,挺快活的。唯一遗憾的是,他们全是男孩子,不懂得料理生活,需要有一位母亲。但彼得・潘看不上人间的成年母亲,而希望找一位小姑娘做母亲。于是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夏夜,他飞到伦敦,趁达林先生和达林太太外出赴宴,为他们做保姆的狗娜娜也被锁住的时候,飞进他家的育儿室,诱使小女孩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约翰和迈克尔跟他飞到了“永无乡”。于是,这三个来自内陆的孩子便过起奇妙生活,温迪还做了这些孩子们的小母亲。他们在地下的家里,经过树洞出入;在礁湖里玩人鱼的水泡游戏,和印第安人进行游戏战争,搭救过他们的首领―――美丽高傲的虎莲公主;此外还有孩子们被劫持到海盗船,得到永无鸟的救助,彼得和海盗头子胡克的决战,使他掉进鳄鱼之口等等惊险故事。最后,温迪思念母亲了,央求彼得送他们回到了伦敦的家。多年以后,温迪长大了,自己也做了母亲,彼得又把温迪的小女儿简带去永无乡。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小母亲不断更换,彼得却始终是个满口乳牙的小男孩。

两年后,1904年,巴里又写了一个剧本《彼得・潘:或不愿长大的男孩》(Peter Pan: or,The Boy Who Wouldn't Grow Up),该剧描写彼得・潘这个会飞的顽皮小男孩,与温迪・达林姐弟们,还有小精灵叮叮铃、遗失的孩子们、印第安公主虎莲,以及海盗胡克在“永无乡”的冒险故事。剧作于1904年12月27日在伦敦圣马丁巷的约克公爵剧院(Duke of York's Theatre)上演,获得极大的成功,连续演出多场。著名的《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于1905年1月7日以《无边的幻想,梦一样的豪华》为题发表评论,极力赞美此剧。

创建于1840年代、曾经多次改制的“霍德和斯托顿”公司(Hodder&Stoughton)原是一家出版宗教和世俗题材的出版社,它从《彼得・潘:或不愿长大的男孩》演出的成功中看到潜在的商机,便设法将原来是斯克里勃纳兄弟公司(C.Scribner's Sons)出版的这部长达368页的《小白鸟》中,抽出第13至18章,以《彼得・潘在肯幸顿公园》(Peter Pan in Kensington Gardens)为题,并配上50幅著名画家亚瑟・拉克姆(Arthur Rackham)极其精致优美的插图,于1906年重版。这部重版书也取得很大的成功,成为当年的“圣诞礼书”。后来,这部书经不断改编和补充,成为一部中篇童话,以《彼得和温迪》(Peter and Wendy)为题,于1911年出版,后来又改题为《潘和温迪》,最后就简化为《彼得・潘》。

巴里从来没有对彼得・潘的形象做过详细的描写。这给每一个读者和改编者留下许多想象和解释的余地。在剧本中,巴里说彼得・潘的衣服是用秋天的树叶和蜘蛛网连成的;在《彼得和温迪》和后来的《彼得・潘》中,他也只提“他是一个很可爱的男孩,穿着用干树叶和树桨做的衣服”,总是“一口小牙”。这很合乎神话中那个野生的“潘神”的身份。不过,尽管这样,在每个读者的心目中,或者在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和为这个不朽形象所作的造型艺术中,都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彼得・潘。

如今,彼得・潘的形象已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但《彼得・潘》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1912年经巴里应允,由雕塑家乔治・弗兰普顿(George Frampton)创作了彼得・潘的像树立在肯幸顿公园外,根据这座像的模型重创的彼得・潘像,还在英国的利物浦、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美国新泽西州的卡姆登、澳大利亚的珀斯、加拿大的多伦多和加拿大的新约翰等六地建立起来。此外,另有一座由另一位艺术家创作的彼得・潘像还树立在巴里的诞生地基里缪尔,又有一座由雕塑家戴蒙德・拜伦・奥康诺创作、表现彼得・潘和叮叮铃在一起的彼得・潘青铜雕像,也已经于2000年在伦敦揭幕。

更有意思的是还出现一些有关彼得・潘故事的续编:斯蒂文・斯皮尔伯格1991年的影片《胡克船长》(Hook)描写彼得・潘长大、有了孩子后,一次去看望也已成人的温迪时,胡克船长劫持了他的孩子,迫使他与胡克作了一场最后的决战。罗宾・巴德2002年导演的电影《重返永无乡》(Return to Never Land)描写二战期间,温迪的女儿简被胡克船长绑架,彼得・潘把她救了出来,要求她去做迷失的孩子们的新“母亲”。还有作家戴维・巴里(Davy Barry)和里德利・皮尔逊(Ridley Pearson)合作创作了《彼得和隐蔽盗贼》等多部描写彼得・潘和温迪的系列冒险故事及《血潮》等多部“永无乡”的系列故事,其中有几本已经成为畅销童书。还有作家杰拉尔丁・马克考里恩(Geraldine McCaughren)描写温迪、约翰和多数迷失的孩子们回到永无乡取代了胡克船长的位置的小说,被认为是《彼得和温迪》的最好的续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