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阅读电子化出书需谨慎

2010-04-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一月观察

■丁杨

万物生长的四月也是书业的春天,新书蓬勃,话题多多。作家学者们走马灯似地各地穿梭,口出豪言的和跨界表演的不管评判如何两极分化,起码博得个眼球效应。“如果给我权力,我先消灭网络,网络文学99.9%是垃圾。”作家麦家前些天在四川的惊人之语激起网上网下千层浪,却不妨碍各类图

书排行榜上诸多系出网络的纸质作品继续挤占前列。大势所趋,假网络之名的各类写作评奖层出不穷,之后成书迅速攻占传统图书市场,更不要说微博带来的精短、即时的交流如何在改变着人们的表达习惯。刘心武老师早就上了“百家讲坛”,还抽空“写了”他自己的《红楼梦》,毕淑敏老师也过了一把电视瘾,只不过今后不能再动不动CCTV、NBA地叫,汉语的纯洁岂容外来缩略语侵犯?越是这样乱象纷呈、信息驳杂的年代,才越有必要潜心静读,从书里去找内心的平和。

说来说去,益发显得本报每月的“推荐榜”有点主观的“不合时宜”,不惟销量是从,不刻意孤高,只选我们眼中的“好书”。这些榜单上的图书担负着隐隐彰显一份文化、阅读类纸媒的观点、视野的使命。所以,如《三十年河东》、《中国模式》、《从混沌到秩序》、《重新发现社会》这般水准的时政、学术著作自然不能错过,像《风云际会下的书生》、《蒋介石传》、《枯木开花:圣严法师传》一样有料、有立场的纪实、传记读物也不可或缺,文学艺术图书向来是图书市场的大类,香港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和译自意大利原文的埃柯名著《玫瑰的名字》,还有才情洋溢、风格特别的《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或许不及东野圭吾、劳伦斯・布洛克的类型小说们热门,却是为读者查缺补漏、锦上添花的首选。还有,《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中乡愁和影像的互证、《等云到》对大师黑泽明的近距离描述,都值得为之展卷,而科普读物《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又何尝没有文学、艺术含量?

这一年多来,关于阅读电子化的说法很盛,电子书的广告攻势和话题营造也初见端倪,成规模出现在新一代读书人手中并不虚妄,其中,便携是其杀手锏之一,另一温柔地打动环保观念强烈人士的必杀技是──电子书的海量存储功能令很多树木免于被砍伐造纸印成纸质书的命运,何况,印出来的很多书其品质之差令树木死不瞑目。一转眼,4月23日将至,又一个世界读书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书市将在成都上演,新一轮图书井喷在即,传统阅读固然优雅而美好,出版人能够真正不辜负读者的期待,用心出些好书,才是与这个书香满溢的四月最契合的风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