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文化时代飞出的“彩乌鸦”

2010-04-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彩乌鸦”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从德国引进的当代儿童文学的系列图书,由德国青少年文学研究院选荐,引进版自2002年起陆续推出,到2007年出齐20册,平均印刷17次,最高单册发行量达25.3万册。自2009年春开始推出中文原创系列,迄今已推出11册。秉承“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

”的编辑理念,走过一条从引进到模仿再到中文原创的八年品牌经营之旅。

当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和杜鹃花把江西这片红土地映照得绚丽斑斓时,一次难得的出版盛会也在抚河之滨拉开帷幕。于友先、桂晓风、海飞等出版界领导、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钟健华等江西出版集团领导,连同20余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评论家、插画家,以及全国各大书业媒体齐集南昌,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彩乌鸦’原创中文系列”为引子,展开了一场“‘彩乌鸦’和新文化时代”的研讨会。会上,各位专家除了对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运作“彩乌鸦”的模式精彩地各抒己见外,会议的话题还直指“新文化时代的儿童文学创作”、“新文化时代的儿童文学出版”、“新文化时代的儿童文学阅读”……

2010彩乌鸦芳菲之旅总结了“彩乌鸦”从引进到原创、又从原创到版权输出的成功经验,这种真正参与国际对话与合作的方式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和走出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首次把儿童插画提升到与儿童文学创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好的插画是艺术创造,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作品内容的再创作、再诠释;提出了“新文化时代”的命题,指出了“新文化时代”儿童文学的出路在于对文学艺术本质的把握,在于直指人性、感动人心,让读者在日益世俗化的世界里能够诗意的栖息;影视文化时代、流行文化时代、消费文化时代……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和命名我们所处的文化时代,会议尝试用“新文化时代”来集合并指称这些概念,为在此背景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阅读之前景和对策的深入讨论做了开题,给各种忧虑、企盼和思虑提供了表达和交流的平台。

钟健华

江西出版集团公司董事长

在江南鲜花盛开的早春二月,欢迎各位领导来我们集团指导工作和观光考察,也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们江西出版集团的支持。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这几年的发展为我们集团增添了许多自信,我们也为他们的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2009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一般图书销售码洋已经达到3.3亿,是4年前的4倍。这几年出版社为品牌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斐然。这四年他们有《今日出门昨夜归》和《腰门》两本书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能评上这个奖是很不容易的。这几年他们总共有几十本图书获得全国性大奖,在每年浩如烟海的图书出版物中获得如此多的奖项同样不容易。荣获全国百佳出版社并在同类出版社中保持前三甲,我认为这与他们的出版理念、发展理念及改革理念是分不开的。这个团队的精神状态,比前面取得的这些成绩更加重要,可以预见他们灿烂辉煌的未来。

魏钢强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副总编辑

“彩乌鸦”系列图书责任编辑

做这套书时我刚接触出版,很幸运一开始就接触到了这么高层次的儿童文学。我们没有按最初的计划:去掉大部分插图,把几本书拼成一本德国当代中篇儿童小说的精选,那样的书不是给孩子读的。而是用“临摹”的方式,看德国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人家的用心和细节。与当时流行的许多童书不同,我们把功夫下在体现对小读者阅读关怀的细节上。彭学军和我在一篇文章中记录了当时的感受,“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一次一次地被感动,被引吸,被滋养、被激活……我们还深情地期望着,它的璀璨明丽的身影能生动地投映到孩子们纯净的心湖,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一个别致而不朽的标本”。

“彩乌鸦”见证了中国少年儿童文学出版的三大变化。第一是编辑本位向读者本位的转变;第二是从品种推销向品牌营销的转变;第三是从国外引进向国内原创的转变。经过数年的品牌建设,原创“彩乌鸦”顺理成章地诞生了,它和引进的彩乌鸦系列一样,反映的都是生命、爱、成长、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原创版“彩乌鸦”作品不拘新旧,但都对作品科学定位、重新诠释、重新包装,使之更适合孩子阅读。德国青少年文学院院长弗朗兹先生看了我们原创的题材后,他说他感觉中国对西方世界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他很希望介绍这套原创系列到德国去。

我觉得在做“彩乌鸦”这套书的时候,我找到了一种久违的甚而是陌生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叫做崇高。

高洪波

中国作协副主席

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参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活动,对作家的尊重以及出版人对自己出版物从上线到下线的良好互动关系,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到今天,我终于看到了我心里想了很久的我们中国自己的原创,去年底我先看了4本,现在又看了3本,我相信这群“彩乌鸦”在未来成为一个翱翔在我们出版界天空的群体是指日可待的。它的定位是3到5万字,“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特别适合那种小学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咱们的儿童文学是枣核型的,有一大截空白。特别希望这样的空白由一些有志于此的作家来填补,其实有志与此的作家是很多的,但要没有出版界这种配合,那终究只是一种空怀壮志。我希望将来能有70只也许是700只彩乌鸦飞抵中国孩子的心灵,那将让他们拥有一种莫大的幸福,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为了我们这趟红色之旅,我作了一首小诗――“心相一半走瑞金,饮水莫忘掘井人。把脉溯源思往事,岁月无涯史有痕”,大家会记住今天的。

桂晓风

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编辑协会会长

对少儿出版的重视反应了一个国家进入了更加成熟并具有远见的阶段。我觉得出版的创新首先是内容的创新,而少儿出版的创新是以人为本的一个核心理念。少儿的全面发展,更多地应该关注少儿出版中的非智力因素,比如爱心,责任感,想象力和意志力。从这一点来讲,我很欣赏这次会议邀请了多位年轻的插图工作者来参加。我欣赏创新的手段能把过去复杂的事情变成简单、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我相信以网络、手机和阅读器等数字技术代表着未来出版业的方向和未来。

我赞赏少儿工作者扩大活动半径,把工作延伸到出版的上游和下游,成为文化出版组织者和文化价值的有力推动者。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总结和推介,我觉得对广大的编辑界和出版界都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在出版社和作家的合作方面,我想提倡大作家写小作品。少儿出版物因为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比较少,意识形态的制约程度也比较小,少儿出版手段如果用更多的美术手段来展现,可以在更多的国家得到沟通和认同。

朱自强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一个是儿童文学正处于一个什么时代?还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儿童文学?我觉得这次的研讨会开的恰逢其时,反映了儿童文学的创作正在回归艺术的正道。这两年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中国儿童文学进入分化的时期”,这个分化指的是儿童文学的内部,它的类型和文体的这种分化,我们姑且把它认为是我对儿童文学内部研究的一个观点。

从去年开始,我感觉中国儿童文学正越来越成为幼儿园和学前教育的需求。这就意味着现在的儿童文学进入了一个应用的时代,和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甚至初中语文教育越来越融为一体。这个就是当代儿童发展的题中之意,艺术的儿童文学和通俗的儿童文学越来越得以分化,这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向成熟和多元丰富的一个必经的阶段。我们有参与儿童阅读推广经验的人,曾经到幼儿园和小学推广我们的儿童文学,我深信艺术的儿童文学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有深度的阅读恰恰是影像时代的互补。

12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