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慢下来

2010-05-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朱铁志 我有话说

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时代巨轮飞速运转,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个人命运朝不保夕。所有的一切都在催逼你,杂乱的世相都在鼓励你:快一点,再快一点!要有敏感性、敏锐性!要和时间赛跑,和自己较劲!要超负荷运转,要更高、更快、更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于是,有速配的爱

情,有闪电的婚姻,有快餐的文化,有浓缩的过程,有缩略的思想,有速成的主义,有预制的经典,有转瞬即逝的热闹,有流星似的明星,有不学无术的学者,有泡沫一般脆弱的股市,有气球一样轻飘的房市,有昨天颐指气使、今天锒铛入狱的官员,有白天腰缠万贯、夜晚一贫如洗的商贾……万物皆变,万物皆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然而,飞速旋转的时代巨轮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加速度下的高节奏、高效率,到底使我们更充实、更智慧、更安详?还是使我们更空虚、更愚蠢、更浮躁?当我们把目光放在书页上的时候,是马上沉浸在阅读的平静和喜悦之中,还是立刻像通了电流一样,不由自主、不可遏制地一目十行?我们有多久没有享受静静的阅读带来的快慰,有多久没有体验深沉思考带来的充实?快!快!快!我们整天就在为身边所有的一切像风车一样快速地运转,像战士听到集结号跃出战壕一样冲出清晨的家门。启明星和北斗星是我们每天见到的朋友,永远处理不完的公务成为我们自然而然的功课。日子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年龄像老树一样一圈儿一圈儿地增加,头脑却像鹅卵石一样越来越平滑。这样的现实,使我们不得不稍微放慢脚步,开始冷静思考人生的“快”与“慢”。

其实,我们似乎并不总在享受争分夺秒的乐趣,并不总在为自己的高效率、高节奏而得意。多少人常常感慨:什么时候能够慢下来,不再为生计、为事业、为名利而奔忙就好了。什么时候能够像五柳先生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好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慢下来的渴望,都想在慢下来的过程中反躬自省、思考人生、享受生活。

据说近年来西方社会流行一种“慢生活”理念,仅在意大利就有30多个城市加入“慢城市”行列。车要开得慢,路要走得慢,书要读得慢,饭要吃得慢。不仅如此,还有“放慢时间协会”的志愿者手拿秒表热心地监督行人,如果谁不到半分钟走了50米,志愿者会善意地提醒他慢下来。笔者曾造访意大利,对那里人们的悠闲自在深有所感,一顿饭可以吃上半天,一杯咖啡可以喝上两个小时。中国人出趟国不容易,我心里盘算着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看几个地方,而时间就这样慢慢悠悠地过去了。那里的朋友总是不解地问:“朱先生,你干嘛总是背个相机像行军一样?”他们认为:“慢生活并不意味着懒惰,而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找到平衡和乐趣。”

以《失乐园》而闻名的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过一本叫做《钝感力》的书。有感于后工业社会对人的生活、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挤压,渡边提出要与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适当放慢自认为很有意义的人生脚步,适当放弃所谓的“敏感性”,而让自己“迟钝”一点,多一些“钝感力”。其实是认清浮华的世相,保持一份内心清醒的能力,是明确自己到底应该要什么、能要什么、怎么要的现实能力,一句话,是一种把握自我的自主能力。

我们身边有太多“机灵”而“敏感”的“聪明人”。他们什么都懂,对任何大人物都“熟极了”,对所有官场变化都了如指掌,对每一次市场风云变幻都洞若观火。他们陶醉于自己的“明察秋毫”,得意于自己的“卓尔不群”。每场热闹都有他们在场,每轮风光都有他们出彩。他们永远是繁华夜宴的主角,永远是社交沙龙的明星,永远是众星捧月的焦点。只有夜深人静回到自己的豪宅,面对老婆孩子的时候,他们才似乎发现自己是谁;只有光荣致仕以后,他们才明白自己是普通人一个;当年的风光,不过是伊索笔下“屋顶上山羊”的风光而已。

狂奔的时代快车,装载了多少徒有虚名的过客!我们不得不放慢节奏看清自己,看清周遭那些模糊的面容。对于我这样一个愚钝的人而言,只有慢一点,再慢一点。或许才能做好一件事,读懂一本书,认清一个人。有人说“慢是一种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有助于培养从容优雅的情致”,说得真好。而我觉得,对于读书人来说,只有把工作、生活的节奏慢下来,头脑才能高速地运转起来,才能在“学”与“思”当中找到适当的平衡。古希腊人说“闲暇和财富是哲学思辨的前提”,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是一个性格急躁,而阅读速度缓慢的人,常常为此而苦恼。我很羡慕那些自称“花一个星期时间把黑格尔《小逻辑》研读一遍”的朋友,也很佩服用一个晚上读完一部长篇的才子。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张世英教授用一个学期时间带我们学习《小逻辑》,结果还是不敢说读懂了,至今为自己的愚钝感到惭愧。现在回头想来,能够真正在头脑中留下较深痕迹的书,恰恰是那些慢慢细读、反复揣摩的书。对我来说,泛读所获,十分有限。只有慢慢地精度,才能略有收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最愚蠢的一代》作者、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研究部主任马克鲍尔莱因教授痛心于如今的美国青年“有最好的机会和资源成为最聪明、最博学的一代,却没有善加利用”。他奉劝自己的学生适当远离电视机、远离电脑网络,不要成为“数字技术的奴隶”。他要求自己的学生通过背诵经典诗歌积累词汇、锻炼记忆、丰富想象、提升境界。他认为“需要有一些东西使学生们慢下来”,在没有图像、没有视频、没有声频的安静世界里,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使用自己的头脑思维,依靠自己的想象完成“二度创作”。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内存、丰富自己的想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否则,很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湮灭在“技术进步带来的黑暗无知”之中。

鲍尔莱因的话朴实、真诚,在一些人看来可能不合时宜,但深得我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