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语文教材如何体现更多功能?

2010-06-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北京市东城区任国征 我有话说

贵报“书评周刊”版(2010-6-16)刊登了两篇探讨初中语文教材的差错和不足的文章,具有各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延续了去年同期光明日报的讨论;二是正是教育规

划纲要颁布的重要时机;三是从逻辑上由宏观层面转向具体细节方面;四是在今年热议高考语文特别是作文的教育导向时使讨论关口前移。由于去年我曾参

与过语文教材的讨论(《语文课本的五个必要条件》光明日报“国学”版2009年6月8日),所以很有兴趣再作以补充,思考一下如何解决、完善初中语文教材的典雅性和权威性,仅供参考,以表支持。

一、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增强语文在各科教学中的引导功能。文史哲不分家,“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与政治学),数学的反证法就是语文表述,这说明语文在基础教育各课程间起着独特的“搭桥”作用。编写教材时,可以同步加入历史人物、地理风光、科学史、社论、导游词和科学家的文章(如钱学森的《问渠哪得清如许》,居里夫人的散文)等。这既丰富了语文教材,又联动了各科教学。

二、注重古文内容的选择,增加教材文言文的数量和内容,体现语文的文化传承功能。由于中国语文经历了“白话文”运动,古代名言中还有赋、骈文、诗词的区别,文言文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文言文数量的增加,可以推想文章语境、背景,也可以通过推敲译文,培养综合阅读和写作能力。尤其应该增加启蒙类、励志类和经典类文言文的数量,此时,文言文就应该更加注重翻译和注释的严谨性。

三、利用新兴媒体的崛起,增加教材的融合功能。现在,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突飞猛进,互联网的普及使“家家都有图书馆”、“人人都有麦克风”。语文教材“总体字数”或“册数”的讨论已经没有必要,可以通过增加文章附着的注释,来增强语文教材的引导、点拨和链接功能,指引师生,利用网络的信息海量、即时互动和天然落地的优势,使“文化的枝叶得以延伸”。

四、承接古代教育的延续,增添教材的“模仿性”功能。古代语文教育很多精华,如清朝皖南的龙门书院要求每位学生坚持写日程(记进度)和日记(记心得),江苏南菁书院山长黄以周教育学生的格言是“实事求是,莫作调人”。我们在重视教材平面功能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课后作业题或思考题的形式,发挥教材的隐性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和主动阅读的习惯。五、应对乡土民俗的影响,增

强教材的趣味性和综合性,实现语文教材的文化吸纳功能。我的中学母校在讲授《木兰辞》时,让我们先欣赏了常香玉的豫剧《花木兰》,学生既为虞城县作为木兰故里而自豪,又觉得语文对于文化吸纳的有趣性。若教材再介绍一下更多地方风俗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个例子说明教材应该增加各地不同风貌、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内容介绍。

孙中山先生在撰写《民权初步》的重要著作时,先从翻译一本“如何开会”的小书入手,结果获得成功。语文教材“是一种地位、作用极为特殊的图书,对它们的规范性、精确性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很期望书评周刊关于“语文课本”的深入而高效的讨论,能够成为素质教育和振兴国学的“入门”载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