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圣殿里迷失了什么

2010-07-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永年 我有话说

《教授变形记》以锦海大学为场景,刻画了人文社科部主任皇甫钟贤们“才华横溢”的猎艳和色情生涯:他们借助自己的地位和和手中掌握的资源,玩尽了身旁几乎所有能够接近的“美女”,不分老幼,不分教师、学生。他们不学无术,结党营私,上课时“黄话连篇”,上床时“才华横溢”,追女人时不择手段、锲而不舍、一个也不放过,整天所有的心思不是教书育人,而是排斥异己和拉美女上床;一旦不能得手,便茶不思、饭不香,千方百计地打击报复。

小说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特色,是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杨丽芬秀外惠内、色义兼具、忠孝两全,是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典型;皇甫忠贤心地龌龊、形容丑陋、行为卑鄙,是一个集假丑恶于一身的典型;宁紫荆嫉恶如仇、耿直刚烈、慷慨大方,是一个“义”的化身;霍丽友、潘茹莲、甄晟莲等蝇营狗苟、行为放荡、人格丧尽,是一个“邪”的标本……但这些人物的性格又都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特点,如皇甫忠贤“恶”中有“善”,杨丽芬虽然善良但又软弱,宁紫荆阳刚有余阴柔不足……

小说以典型的题材、新颖的视角和别致的表现手法,揭示了作为圣殿的高等学府在“神圣”光环笼罩下的另一面:当权者道德沦丧、欲壑难填,教师在当权者和学生的双重夹磨下如履薄冰、朝不保夕,学生为了生存和出路而不得不挖空心思、处心积虑。小说一问世,社会便对其投以了广泛的关注,各种相关评论接踵而至……何以至此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的教育界出了毛病,小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作者以自身亲历教育界的独特感知,写出了中国教育界的原生态,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而又如此真实的真实。

在《教授变形记》里,既看不到那些所谓的教授们理想的智慧,又看不到他们学术的精华,所能看到的只有他们生活的奢靡、颓废和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阴险。描绘的真可谓是一幅圣殿里的“官场现形记”。当谴责小说首次直面人们曾经神圣的教育界时,人们才发现教育与官场的交集生活如此令人瞠目结舌。正因为作者有亲身经历,所以才能以点带面地再现了圣殿中所发生的一切:财色贿赂、权力诱惑、情爱婚恋侵蚀下的教育界文化人在官场中的浮躁命运和生存态势。

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经这样说过:“我平生最大的奢望,就是但愿有可能阻止一个知识分子向世俗化的堕落。”在这部小说中,分明是在告诉人们在权力失去有效监督的大学中,这种集群“向世俗化的堕落”的趋势又是难以避免的。堕落的根源在权力,权力能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正因为那些获得权力的人往往是像皇甫忠贤那样在运用权力,所以,他们往往能把手中的一根鸡毛当作一把掸子用。但一根鸡毛又毕竟不是一把掸子,因而,如果不看对象地使用一根鸡毛,那么,它最终也会毁掉的就不仅是自己了。

一般来说,谴责小说里都应是燃烧着抗议火苗的。作家写作的目的,就是通过书中的“幽灵”来寻找为改善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人物和历险的事情,从而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安慰自己,并为那些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者和理想生活的追求者做出补偿。因此,当《教授变形记》的人物杨丽芬因不堪忍受上司的强暴而奋起咬掉其舌头时,就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黑暗和非人道的抗议和讽刺。而当杨丽芬5年之后再回到曾经的锦海大学时,实际上早已接受了上帝的感召――“下流人在世人中升高,就有恶人到处游行”。她没有再抱怨这个世界对她的不公,而是默默地向上帝祈祷:“锦海大学,你也该改改了。但愿这个世界不再如此丑陋,也再没有人遭受损害。只要在大学播下真理的种子,它们自然就能生长。”此时的杨丽芬,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自我精神升华,以一种健康和宽容的心态,与教育界群体的堕落和腐败进行着博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又体现了作者的善良愿望。那么,这一个人的微弱呐喊,真的能改变这个强大的社会吗?

《教授变形记》,老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4.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