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爱德华•琼斯的已知世界

2010-07-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曹元勇 我有话说

爱德华・琼斯

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应该感谢华盛顿的《税务评论》(Tax Notes)杂志社。2002年1月,这家杂志社辞退了他们的黑人职

员,年届52岁的爱德华・保罗・琼斯(Edward Paul Jones)。爱德华・琼斯在这家杂志社已经做了十多年校对员和专栏作者,如今杂志社付给他两个星期的辞退福利金,让他离开了。这件看似不幸的变故,无论是对爱德华・琼斯,还是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竟然是一种大幸。缪斯女神及时抓住这个契机,让靠失业救济金为生的爱德华・琼斯在简陋的家中安静地坐了下来,开始着手创作一部即将把美国黑人文学推向新的高峰的长篇小说。

在此之前,爱德华・琼斯将近十年没有真正写过任何创作性的文字片断。他上一本书―――短篇小说集《迷失在都市》的出版还是1993年的事情,尽管那本书获得了海明威笔会奖、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当时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声誉,但他为了生计之故,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为那家杂志的工作中。万幸的是,现在,他终于又在窘迫的生活中回到了他的小说创作上。他坐在租赁来的电脑面前,用了十二个星期(不到三个月),一鼓作气把他在心底酝酿了十多年的《已知的世界》“敲”了出来。整个过程中,他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因为所有的故事线索―――无论多么复杂―――早已像一目了然的地图一样清晰镌刻在他的脑海里,所有的人物形象―――他们刚步入人生时的生活和他们临死时的生活―――全都像过电影似的被这个“创造者”看得清清楚楚。可以说,在他坐下来写作之前,整部书稿就几乎已经在他脑子里成形了。

一年之后,出版过爱德华・琼斯第一本小说集的阿米斯塔德出版社(Amisitad)出版了他的这部长篇处女作,随之而来的便是浪潮般迎接不暇的赞誉。美国的文学评论家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出惊呼,爱德华・琼斯的名字从此与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南方作家代表威廉・福克纳、黑人女作家托尼・莫瑞森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这部作品当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第二年4月,由美国各家媒体的700多位专职书评人组成的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把“最佳小说奖”授予《已知的世界》;紧接着,美国最高文学大奖“普利策小说奖”也颁给了这部作品。到了2005年,这部作品又使他获得了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麦克阿瑟奖”和国际上奖金最高的小说奖爱尔兰“IMPAC都柏林文学奖”,《纽约时报书评》也把这部作品列入“近二十五年来美国最佳小说”书单。2006年,爱德华・琼斯再接再厉,出版了他第三本书―――一部在风格和题材上延续《迷失在都市》的小说集―――《夏甲姨妈的孩子们》。该书先是入围2007年“福克纳笔会文学奖”,之后获得2010年度“马拉默德笔会优秀短篇小说奖”。当初,《税务评论》杂志社将他辞退的时候,肯定没有预料到这次人生的低谷竟然变成他跃上辉煌巅峰的起点,也肯定没有想到他们所辞退的可能是他们的首都华盛顿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位作家。

《已知的世界》触及了美国黑人历史最为敏感的一页。以往的美国黑人文学通常都是侧重书写奴隶制和种族歧视背景下的黑人的痛苦遭遇,侧重从黑人与白人的二元对立角度,书写白人如何残酷、黑人如何屈辱,以及黑人为自由和尊严如何进行抗争等。而这部小说前所未有地写到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前,拥有种植园和黑奴的不仅是白人奴隶主,而且也有不少黑人奴隶主。可以说是在世人似乎已经熟知的世界和历史中,发现了一个人们并不了解或被遮蔽了的现实,从而用令人震惊的方式再现了美国历史上蓄奴制问题的复杂性。

这部小说的主要线索之一是黑人奴隶主亨利・汤森一生。亨利从一出生就是黑奴,他的原来也是黑奴的父母先是为他们自己赎身变成了自由民,后来又花钱给他赎得自由。成为自由民的亨利在白人奴隶主威廉・罗宾斯的引导下,凭借自己的手艺和善于经营的头脑,从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小片土地开始,逐渐发展到拥有自己的种植园和三十多个黑奴,成为在作者虚构的弗吉尼亚州曼彻斯特县里的大奴隶主之一。亨利的理想是做一个跟别的奴隶主不一样的奴隶主,“做一个上帝一直想要的那种牧羊主”。但是,在当时蓄奴制的大背景下,他想象中的乌托邦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他一直没有超越他的奴隶主身份,而这个身份使他像残暴的白人奴隶主一样需要维护他的权威,需要用暴力手段来对待他那些不肯做奴隶的黑奴。

当然,如果《已知的世界》只是描写亨利如何从黑奴变成自由民、又如何变成种植园主、如何把一个个他的同种族的人变成他的奴隶财产、甚至如何对他的奴隶财产施以酷刑,那么这部小说的力量势必会大打折扣。实际上,黑人奴隶主亨利的故事只是这部小说的一个有力的切入点。关于黑人奴隶主的历史,作者爱德华・琼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有所了解。但从八十年代开始,他一直思考的问题是一个人如何成为压迫他的同类的社会机制的一部分。在此后的十多年中,随着亨利这个人物形象在他的脑子里日渐成熟,其他许许多多身份各异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也逐渐浮现出来。最后,当他坐下来开始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黑人奴隶主亨利的故事已经只是他的整个构思中的一个环节,只是他要书写的那个庞大社会机器―――蓄奴制社会―――的一个部件。他真正要勘探的是把亨利和其他各色人物联结在一起的非人道的奴隶制度,以及在这个非人道的制度下,不同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复杂人性。

与很多有成就的作家一样,爱德华・琼斯也是很早就表现出了对文学的兴趣。13岁的时候,他发现了小说。他曾对《出版人周刊》的一位记者回忆说:“当我开始阅读黑人作家的作品时,我发现了两本对我后来影响至深的书―――伊瑟尔・瓦特的《救主看顾麻雀》和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我觉得他们仿佛是在跟我说话,因为两本书里写的人物,我在自己的生活里也认识。我惊讶地发现黑人也可以写出那样的东西。”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创作了第一篇小说习作,尽管有一位教授对他表现出来的写作才华大加鼓励,当时的家境却让他觉得不可能靠写作为生。1972年大学毕业后,为了生计,他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始终没能摆脱穷困,不过他一直保持着对文学的兴趣。1979年至1981年,他在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写作艺术硕士学位期间读到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大受启发,决心用同样的方式写一本关于华盛顿特区的书,并开始酝酿这本书的人物和故事。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他一边干着各式各样的工作,一边创作了构成《迷失在都市》的十四个短篇小说。尽管写作这部小说集给他带来一定声誉,但他仍需要找寻别的谋生方式。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即便是非常枯燥的,只要有机会,他也会接受。他常年过着单身汉生活,住着几乎没有家具的陋室,没买过一辆汽车,只是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之余,神游于他要构思的故事中。

按照一般人的逻辑,如此贫寒、艰辛的经历会让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免不了充满愤慨的激情,尽力去表达对社会、历史的不满和反抗。但爱德华・琼斯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一方面让写作扎根于自己的艰难经历,另一方面又超越了自己人生的坎坷,理性甚至超然地面对自己所要书写的对象。他像一个安静的、经验丰富的智者,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周围的社会人生,洞悉着不同人物―――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身上的坚强与软弱、卑微与高尚、痛苦与矛盾。所以在《已知的世界》中,他所塑造的很多人物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都是复杂而充满矛盾的。只有个别人物被他赋予了单纯的高尚品质,或是被他赋予了令人鄙视的卑劣品行,而更多的人物都被各式各样的矛盾纠缠着,难以自拔。在塑造这些矛盾重重的人物的时候,爱德华・琼斯完全超越了他的黑人作家前辈们的视野,也超越了很多在作品中描写过黑人生活的其他美国作家的视野。他虽然并不回避白人与黑人之间的不平等,但却没有刻意在肤色对立、种族问题上做文章,而是突破肤色对立和种族意识的局限,站在当代人文精神更高的视野上,把触觉推进到历史和社会制度的深处,对在特定社会体制中无论白人或黑人人性中的复杂矛盾进行深入挖掘和再现。从这个角度去看,《已知的世界》所要表现的真正主角其实是那个非人道的社会制度,其中一个个色彩饱满的人物不过是在那个制度机体上面活动的有机细胞而已。而爱德华・琼斯则如同万能的造物主,不动声色地俯视着每一个人物的外部活动和灵魂世界,在赋予这部小说史诗气魄的同时,也展示出了人类自身残酷的复杂性。这一切使得这部小说在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不仅把美国黑人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在新世纪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筑起一座奇峰。

(《已知的世界》,[美]爱德华・琼斯著,曹元勇、卢肖慧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8月即将出版)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