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任彦申出书论“政”

2010-08-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谈到写《后知后觉》的初衷,任彦申表示:“有些事干的时候不明白,事后明白了;有些事自己身在其中不明白,跳出‘庐山’之后,无欲无求,才明白;再一个,在位的时候不好说,不便说,不在位,有些话就好说了。在职的时候不好说,说了会得罪人,退休后不说真话,对不起良心。”做人和做官,说真话和说假话,报忧和报喜,对上和对下,“痛有所感,就应该说出来”。同时,任彦申有自己的原则。曾经有人建议将书背后的故事写出来,但是,任先生表示,“到此为止”。

组织工作,千头万绪,而任彦申认为,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知人善任。“如果忙于做事,疏于管人,那是失职。如果识人不准,用人不当,分不清人才还是庸才,好人还是坏人,那是最大的昏聩无能。”

任彦申表示,在讨论干部任用时常常发生这种情形,越是处于要害部门、知名度越高、大家越了解的干部,争议越多,越不易通过;越是处于偏僻部门、知名度不高、大家不熟悉的人,越容易通过,“这显然与知人善任的原则是相背离的”。他同时提出,一般来说,一个干部实绩好也会有好公论、好口碑,但实绩和公论并不能直接划等号。那些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坚持原则的干部,在选举中总会丢一些票。在谈论大学精神时,任彦申也提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是核心问题”,“越是专才,越是偏才;越是天才,越是怪才;越是经天纬地之才,越是凡眼不识、世俗难容之才”。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金融中心主任张海鱼透露,早在北大时期,任彦申就以敢于保护人才和提拔人才而著称。

至于现在的跑官要官、买官要官之流弊,任彦申认为,这与我国当前干部制度中权力过分集中,少数人划圈圈,甚至个别人说了算的弊端有关,尤其是,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是很突出的。同时,现行干部制度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自上而下的委任过多,而自下而上的选举太少。有些干部虽然是经过选举程序产生的,但候选人名单都是事先内部审定后才进入选举程序的。

“委任制造成的后果,势必是干部只对决定自己命运的上级负责,而不对下负责。政治恩赐式的任命增加了干部对上级领导个人的感恩和敬畏,而减少了对组织的忠诚。”当然民主选举也会选错人,但任彦申认为,选举本身包含一种纠错机制,这次选错了人下次一定会把他选下去。

同时,任彦申指出,现行干部制度最根本的弊端就是权力过分集中,不正视和触动这个弊端,其他的改革都难以到位。“世界之大,贤才之多,决非一人一司可以掌握。”而改革干部制度,应该首先从提名环节开始,把少数人关门划圈,变为领导提名、组织提名、群众提名、个人自荐、竞争性提名等相结合,经集体研究后决定提名人选。

在做人与做官的问题上,任彦申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品决定官品。一个人品不正的人不可能成为好官,即使官职再高,权势再大,也缺乏人格的力量,不为人信服。”在说真话和说假话、报忧和报喜的问题上,任彦申表示,越是高层领导,越要带头讲真话,敢于听真话,“你可能不喜欢直言快语、敢说真话的人,但应当坚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个领导者身边,如果都是一帮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溜须拍马之徒,那就离垮台不远了”。如何看待掌握权力的官员挣不了大钱,从而铤而走险?任彦申认为:“当干部挣不了大钱,但日子一般也不比别人差,还有地位、权力、声誉等别人没有的东西。因此,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职位,自重自爱,如果贪图眼前利益,断送一生前程,甚至身败名裂,家破人亡,那是很不值得的。”

记者问到媒体的原则,任彦申提炼了五点,“一要弄清真假,二要明辨是非,三要权衡利害,四要把握深浅,五要与时俱进”。可谓切中要害。

任彦申先生对文山会海深恶痛绝,“不说官话,套话,空话,废话”。有江苏官员回忆,任彦申先生任职江苏时,其讲话之犀利,思想之解放,待人之直率,行事之果敢,为江苏政坛带来一股别致清新之气。谈到先生之书《后知后觉》,他更是感慨:“圆融世故明哲保身之人,何必说得这般‘又疼又痒’!”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将任彦申先生称为“半师半友”,“从河北的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这个干部很值得研究”。所以,从任彦申身上,“有一种非常朴素的老百姓的东西,和在政治舞台上历练出的高屋建瓴的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

“领导写书,对现实针对性这么强,而且语言这么痛快,确实少见。”张海鱼表示,《后知后觉》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该书是任彦申先生的从政经验总结,更是先生的人生经验总结,“读完书,闭上眼睛,生活中左右周围人和事就显现出来”。评论家王干表示,在他阅读过的图书中,王蒙先生的《我的人生哲学》与《后知后觉》非常相似,不过,“一个是文学家版的,一个是政治家版的”。

任彦申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