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消费与阅读

2010-08-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路文彬 我有话说
法国学者波德里亚说过:“消费的真相在于它并非一种享受功能,而是一种生产功能。”可是我认为,这里的生产却同时也是一种消费行为;它是对于地球有限资源的无情损耗,是为了满足消费而进行的非享受性消费。不过,话又说回来,归根结底,消费的指归还是不可能真正偏离开消费。创造虽然难免有所消耗,但其消耗要远远小于
它对于这个世界的给予。从根本上说,创造是对消耗的消耗,通过这种消耗,它保留了丰富。换言之,创造是拒绝依赖的自由能力。将消费等同于创造的论调,致使丰富成了肉眼可见的量的形式,它掩盖了背后精神的贫困。这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是进步的幻象,它因透支得来,即将碰面的必然是亏空的灾难。

消费主义掌控下的文学现状,就是写作已不再是创造,而只是消费性的生产;为的是产品流通之后尽可能无限的利润。这一宗旨要求作家首先是写的更多而非更好,结果,写作的速度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在过去的作家那里,是一部长篇小说需要几年时间完成的问题;在今天的作家这里,则变成了一年可能完成几部长篇小说的问题。作家之间展开的是一场体力上的比拼。落实到阅读上,阅读也同样变成了纯粹的消费。打开作品,是为了有趣和放松,而不是期待着思考与启示。这和上一次按摩院没有多大不同,略有差异的只是一个是为了身体上的放松,另一个是为了让心灵获得放松。放松之后即是迅速的遗忘,按摩不再同我们相干,作品不再同我们相干。只有等到再度疲惫无聊的时刻,我们才又会想到按摩、想到作品。但要命的是,此种文学的按摩永远不可能令我们真正摆脱掉疲惫无聊,而只不过是让我们对其滋生出永久性的依赖;提示着疲惫无聊对于我们身心的终生束缚。

这一时代的消费性阅读既无法使我们独立,又无以令我们成熟,它只是让我们以尽可能快乐的方式放纵着自己对于文字的任性。阅读行为本身不再是对读者自己提出要求,而是对作者提出要求。也就是说,写作的中心不再是作者,而是变成了读者。真正的创造者不是作者,乃是读者。作者呢?他仅仅是个服务者。如果没有读者的需要和买单,那么作者便根本不可能存在。在过去,写作或许是一种自恋的形式。在今天,阅读才是一种自恋的形式。不客气地说,正是消费主义自以为是的享乐动机在侵蚀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写作和阅读。既然阅读已然失却既往的意义,写作同样也不会摆脱掉这样的命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