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世之作《全宋诗》

1999-07-0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丰捷 我有话说

1998年岁末,历经12个寒暑,72册《全宋诗》终于全部出齐了。看到精美的《全宋诗》,著名旅美学者杨振宁教授由衷感叹:“真不愧为国之瑰宝。”著名学者、宋史专家邓广铭为《全宋诗》题词:“这部《全宋诗》,搜采广博,涵容繁富,名家巨制,散篇佚作,全部荟萃于斯。而考订之精审,比勘之是当,亦远非《全唐诗》之所可比拟。”

或许,对于编纂、出版《全宋诗》的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出版社来说,12载耕耘,能得到这样的评价,是最大的欣慰。毕竟,无论对于集体还是个人,《全宋诗》的编纂出版都将是一段辉煌的历史。

记者:宋诗自欧阳修开始,即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最终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唐风宋韵,各擅其胜,然而在清代编有《全唐诗》之后,宋诗一直无一代总集,以至人们对宋诗始终难以有系统全面的认识,许多千古佳句也难以像唐诗那样被人们广为吟诵。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宋诗》无疑可与《全唐诗》并称为中国文学史之双璧。

孙钦善(《全宋诗》主编之一、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宋诗与唐诗,世称我国古代诗歌并峙之双峰。宋诗自有其特色,与唐诗各擅其胜。宋诗有承于前代,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已有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为其总汇,又有今人编纂的《外编》为其补苴罅漏;而宋诗尚无一代总集,因此,《全宋诗》的编纂是中国诗歌史、文学史甚至通史研究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所急需的。

从学术角度看,以前关于宋诗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一些大家或几个主要的流派,同时,人们历来认为中国诗歌到唐代已经发展到顶峰,后人不可能有所突破。而事实上,准确地说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宋人在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对唐诗进行搜集、校刻的同时,在诗歌创作方面也确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诗歌等文学作品不是孤立的,它是反映社会生活、文化情态的一个部分。宋代的社会和文化都有许多新的特点,过去人们对宋代乃至宋诗有一些偏见,从这一点来说,《全宋诗》展现了有宋一代的诗歌全貌,为整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宋诗》不仅是文学史研究者所必须披读的,也是宋史研究者必要的参考读物。可以说,《全宋诗》的出版将改写宋代诗歌史,而且反映宋诗特点和面貌的选本也将重新编写。

记者:据我所知,《全唐诗》的修纂始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四月,成于四十五年十月,前后不足两年。而今天,《全宋诗》的编纂却比《全唐诗》多用了整整10年时间,这是否意味着《全宋诗》的编纂难度远远超过《全唐诗》?

孙钦善:是的,《全宋诗》可以说是中国近百年来古籍整理难度最大、最具规模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国诗歌史、文学史研究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全宋诗》全书收录诗人9000余人,字数近4000万,家数林立,流派纷呈。与《全唐诗》相比,诗人数量相当于《全唐诗》的4倍,篇幅字数相当于12倍。而且《全唐诗》的编纂有明胡震亨《唐音统签》、清季振宜《唐诗》作基础,《全宋诗》则绝少依傍。尽管前人也编过不少宋诗总集,但多为选本,而我们在总结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材料,认真选取底本和校本,同时制定了《全宋诗》自己的体例,诸如按作者生平时代统一编次、小传随文标注史料来源、校勘说明版本依据异文情况并交代取舍理由、辑佚详注出处、辨伪列“存目”及“附录”等等,都具有开创性,从而确保了《全宋诗》成果的学术质量和价值。

《全宋诗》的编纂涵盖了古文献学科的丰富内涵,从传世宋人诗集的整理看,包括有关版本的调查研究及诗作的校勘、补遗和辨伪,每一方面都存在着复杂的问题;从散佚诗作的辑集看,涉猎文献极为广泛,诗作署名大多用字、号或官称,要查考主名为谁,是否宋人,已极不易,加之古人同姓名的很多,极易张冠李戴,因此搜罗、稽考、删重、去伪的难度很大;从诗人小传的撰写看,要求翔实有据,而原始史料十分复杂,且往往有误,考实的任务也很重。

记者:唐、宋诗歌孰优孰劣自古就有争论,历史上尊唐黜宋的观念曾很长时间占主导地位,随着《全宋诗》的出版,宋诗的全貌得以全面展现,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宋诗呢?

孙钦善:刚才我已经谈到,唐诗确实是一个高峰,但不能说是顶峰。正如钱仲联先生所说,唐、宋诗歌是并峙的双峰。宋诗题材广阔,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创新之处。同时,宋诗的大量佳作中,不少是表现民族气节、凝聚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篇章,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国济世的积极愿望。可以说,宋诗在形式、内容、艺术上对唐诗都有所突破。

记者:《全宋诗》的出版历经12年,累计投入近500万元,从文化积累的角度看,它无疑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宏大工程,而对于出版者来说,的确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大手笔,可以说,如果没有出版工作者的鼎力支持,《全宋诗》这样的学术工程不会如此顺利地完成。

温儒敏(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前后12年间,《全宋诗》牵涉的人力、物力很多,我们矢志不渝地做这件事就是明确地认识到,出版社担负的功能除了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为教学科研服务外,还有文化积累的职责。一个出版部门总要对民族文化有自己的贡献,所以尽管目前这套书很难挣到钱,但我们还是很愿意做这样的大项目。也许100年后,今天的许多书都不存在了,但我想《全宋诗》会流传下去。值得欣慰的是,这套书出版后已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认同,将成为各图书馆的基本藏书。书做出来了,我们松了一口气。人一辈子能做成几件事不容易,出版社也是如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