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谈李鸿藻的爱国情怀

1999-07-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清朝中期重臣李鸿藻(1820-1897),直隶高阳(现河北省高阳县)人。身为同治帝师,李鸿藻在几十年的生涯中,历任咸丰、同治、光绪时期的诸多职务:内阁大学士,礼部、户部、工部、兵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晋赠太子太傅,谥号文正。李鸿藻经历了当时许多重大事件,尤其同治、光绪年间诸多政事,他或直接参与,或亲自目睹。考察李鸿藻生平的主要经历,对了解中国清代中期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李鸿藻所处的时代正值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时期。当时,西方列强,包括日本和沙俄对我领土、主权虎视眈眈,无时无刻不在策划侵略中国的阴谋和行动。面对政情诡谲、风云变幻的局势,他不畏强暴,一身正气,在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坚决主张抗战,反对屈辱求和,始终坚持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的尊严,反对外国的干涉和侵略。在朝政更迭、政争不断的情况下,他以清流议政,主张严整纲纪,清明政治,以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为重,“持躬俭约,独守正,持大体,所荐多端士”。所以,他在朝廷内外,以其德高望重、爱国爱民、清正廉洁而名重京师。

1871年,沙俄政府乘阿古柏侵占乌鲁木齐并向东进犯之际,出兵强占我国伊犁地区。1877年,左宗棠率军队击败阿古柏。1878年,清政府派钦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国,就要求归还我伊犁问题与俄方进行谈判。然而,崇厚竟于次年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里瓦几亚擅自与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使中国丧失了伊犁城以外的大片领土,并使我主权蒙受巨大耻辱。李鸿藻坚决反对该条约的签订。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并奏请皇上治崇厚擅订之罪,改派使节出使俄国修改上述条约。在李鸿藻、张之洞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朝廷另派曾纪泽(曾国藩之子)赴俄。经过艰苦的谈判,曾与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和俄驻华公使布策于次年2月24日在圣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终于争回了《里瓦几亚条约》失去的伊犁南境的大片领土以及诸多军事要塞和关口,更正了许多有关分界及通商条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朝廷中妥协投降之风日盛。很多皇宫大臣、达官显贵多取退让求和的态度。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和既得利益,他们苟且偷安,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和黎民百姓的安危于不顾。当时,前方军情紧急,凤风、九莲城相继失陷。李鸿藻焦急万分,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书皇上,建议朝廷开源节流,动员全军,重整士气,保家卫国。然而,一些官僚依旧歌舞升平,忍辱求和,最终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这种情况下,李鸿藻与翁同再次重申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立场,表示为官一任,上要无愧于祖宗社稷,下要对得起黎民百姓,但终于抵挡不住朝廷中妥协投降势力,眼睁睁地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割让给日本侵略者,广大黎民百姓饱受侵略的欺凌和耻辱。从李鸿藻的日记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他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面前的奋力抗争以及无力挽救民族危机的无奈和痛苦。

从1868至1871年,同治皇帝和慈禧多次提出重修圆明园。当时国力日渐衰微,西方列强正对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心存野心,随时窥探时机以求一逞之时。李鸿藻念及国力日衰,百姓穷困,多次或“明疏”或“密谏”,明确提出“不应虚糜帑糈,为此不急之务”,竭尽全力阻止重修并多次直接劝阻同治帝。最后,终于迫使同治帝收回成命。

此时,河间等地又出现大灾,灾区饿殍遍野。李鸿藻和张之洞拟定了一份启事,呼吁朝廷官员募捐助赈。据保留至今的启事原稿及帐单记载,当时有29人响应。募捐多则白银一百两,少则十两、二十两。李鸿藻身体力行捐银五百两,并将全部捐款送至灾民手中。在当时朝廷日趋腐败,国库日渐空虚的情况下,能够体恤黎民疾苦,并以己之所能解囊助赈者实为寥寥无几。因此,李鸿藻之廉洁清正一直为后人称道。他的家乡至今传颂着他爱国爱民、清正廉洁的往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