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络72小时生存测试有何意义

1999-09-01 来源:光明日报 林克 我有话说

最近,一个叫“梦想家”的网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原因是他们推出了一项名为“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的活动。活动的大致安排是:从北京、上海、广州的志愿报名者中选出12名网络冲浪者,以北京、上海和广州的酒店作为测试场地,场地内部除了基本的起居设备、沐浴设备外,仅摆放一台上网电脑和用于记录测试过程的摄影机及WebCam。9月3日13:00,所有测试者将同时进入三地的测试场地,在生存72小时后即9月6日的13:00离开测试场地。测试开始前,所有参加者将接受全面的心理和身体检查,并只能携带三日换洗衣物、眼镜以及由主办者提供的文件袋。文件袋内有记录用笔、记录表格、信用卡说明、1500元现金、ISP帐号以及生存地址的搜索办法说明,其他物品将由工作人员保管。测试开始后,测试者不能离开测试房,如果离开,此人的测试自动终止。测试期间参赛者不得破坏房间内部一切设备,也不能通过除因特网沟通外的其他一切方式获得外界的帮助。

笔者研究了“梦想家”们在网上发布的大部分资料,却越看越感到不解。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能得出像样的结果吗?为什么有这么多媒体参与进去?

质疑一:此次活动是否能够反映网络存在的真正意义?

从测试活动的规则来看,基本的一条,也是各大媒体争相炒作的一条,就是隔离:一个人+网络+信用卡,没吃的,没穿的……

其实,这与网络的根本属性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网络的实质是开放。也就是说,除了必要的安全限制,网络发布的内容可以传递到任何人。然而,此次活动却要把人放到封闭的环境中去。这与网络所推进的开放思想和共享精神格格不入。网络的出现,就是大幅度地拓展了人的活动空间,让世界成为“地球村”。这才是网络存在的真正意义。

质疑二:此次活动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吗?

“梦想家”主页上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某连锁食品厂商表示,为了配合此次网络生存测试,公司将立即全力以赴,在9月3日之前开通网络送餐服务,让本活动的测试人员及更多的中国网民能通过网络获得该公司的美食。

这次活动也许能让该食品厂商在网上售出一些产品,但活动过后一切将恢复原态、归于平静。那时网络零售的发展情况会怎么样,还受制于许多现实国情的钳制。

一位IT评论人这样说过,网络零售只能是现实店铺的一种补充,无法代替现实商店。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网上卖。如果目前一个网络零售店受到这种活动的启发,想做可以提供全部生活用品的网站,那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生活用品中很多东西都是低值低利润的。

质疑三:测试有足够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吗?

要通过网络来生存,无非是上网找到几家开办网上购物的公司,从网上订购到食品和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具体的操作,一是要找到这些网址,一是要了解网上购物的手续。

虽然活动组织者规定参加者进入测试室时不能携带其他规定外的物品,可是,事先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炒作,完全可以让即将参加测试活动的人有足够的时间靠各种手段作好事先准备。譬如,参加者在活动开始前先亲自上网查询三个城市的有关网上购物方面的资料,或者委托外地网友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其所在地的网上购物的信息。然后,事先申请一个别人不知道的电子信箱,将预先查询到的所有资料发送过去。在测试活动开始时,上网收一下邮件就全有了;或者随便申请一个主页空间,甚至干脆借用一下别人的主页空间,将这些资料以网页的形式放上去。到时,只要上网浏览,所有的资料就都历历在目了;或者找几个网友帮助,在测试时到事先约好的论坛上“见面”,所需的资料让他们以“帖子”的形式发布,参加者直接看就是了。这样,就不必死记许多资料,也不必在网上盲目搜索,可以轻松获得所需信息。

如果做最坏的打算,没有任何可供利用的有效资料,组织者提出:“可以通过网络请朋友送东西来。但只能送到活动组委会指定的地点,并交给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转交给测试者。”通过网络找人帮忙,实际上不费吹灰之力;另一方面,这又与组织者的初衷相矛盾,既不能实现网上购物,又破坏了他们所突出的“封闭”、“隔离”。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与其说借这样的事情可以考验网络商务的状况,还不如说是考验“网络社交术”。

更让人不解的是,据组委会人士透露,他们在给参测者提供的文件袋中还包括一份“生存地址的搜索办法说明”。这到底是一份什么材料呢?他们没有说。至于这里面能有多大文章可做,就尽可猜想了。

可见,进行这样一场经过充分准备的测试,代表不了参测者的实际水平,也无法真实体现一个人面临“网络生存”的处境。

质疑四:参加测试的人选有多大的代表性?

大家能在网上看到的方案是:在“梦想家”网站上公布这48位候选者名单,让网友进行票选,选出12位参加者和12位候选者,经联合主办单位媒体评选后最后决定。

毫无疑问,这种做法在透明度上有所欠缺。笔者就此次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时,大家议论较多的就是,为什么要由媒体来参与评选?“梦想家”网的论坛上,也有人猜测,最终定出的名单肯定是对他们的炒作有利用价值的人选。从组织者对参测者应该怎样接受外界采访的种种规定上,很容易让人感到,一些不利于这次活动的言论很可能被封杀。

质疑五:这个活动是不是一种纯粹的炒作行为?

这个问题是最尖锐的,组织者当然要做否定。事实上,的确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组织者却讳莫若深,答非所问,他们只是说:“其实每个中国人都希望网络市场蓬勃发展,政府也投资了上千亿的人民币来修筑网上高速公路,使它的资源更加用之于民。”

一位网上评论者说,在网络零售还没有形成基础的情况下,就用如此极端的办法来考验生存方式,只有唯一的理由,就是炒作。这样的炒作对于网络商务来说不但不是好事,而且是一个祸害。因为,以后网络零售业发达了,人们还是会以这次实验的失败作为理由,或者在潜意识里对网络零售业表示怀疑,甚至进行诋毁。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笔者说,这次活动的本意其实是好的,要让大家认识到网络与生活接近的程度,进而改变一些人对网络的偏见。可惜的是,他们的第一步——炒作,就意味着已经失败了。他还说,如果真是踏踏实实想测试的话,就应该在外界毫无所知的前提下,随机地寻找具备基本条件的参测者,让参测者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去进行。这样出来的结果才有说服力。

这位人士说,这样一个看似热闹,实际在创意、组织形式、操作方法上都有漏洞的活动,无非是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来加强其自身的影响,目的自然是让一个本来默默无闻的小网站一夜之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对我们的网络建设没有任何意义,毕竟炒作只能是炒作。

国家973信息技术与高性能软件项目首席科学家顾钧教授曾告诫说,一个网络企业究竟能否占领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而不是靠炒作,单靠炒作而没有先进的技术,只能在短期内造成影响,不可能持久。这话听起来好像是泼冷水,实则是金玉良言。在这方面,各种媒体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态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